-
作者:核實中..2011-11-05 11:54:53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
在澄海博物館有一位人稱“彬雅老”的老裱畫師陳有毖,他今年已89歲高齡了但仍有著一手過人的裱畫技藝。他從事字畫裝裱至今有七十多年的歷史,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裝裱技法,他不僅對一般字畫能裝裱得熨熨貼貼,而且對殘破的舊字畫也能“起死回生”。字畫裝裱是一項費神的精細活。
裱畫老字號家傳百多年
陳有毖出身于澄海樟林北聯的一個裱畫世家。陳有毖的祖父創下“彬雅齋”的金字招牌相傳至今。陳有毖現在也已將技藝傳給了兒子陳貞平,陳貞平從事裱畫至今出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
近日記者在澄海博物館走訪陳有毖老人,只見老人面容清秀,除了背駝耳聾之外,手不顫眼不花,思維相當敏捷。老人平時就住在博物館二樓西側一個大裱畫室的隔間,每天除了裱畫外極少下樓。據博物館的同志介紹,陳有毖老人裱畫融京、吳南北兩大流派,取長補短,在配色、用料、工藝方面相當考究,所裱書畫古樸素雅、大方規整。
修復古畫身懷絕技
陳有毖老人從事裝裱七十多年,在舊字畫的揭裱方面尤其精通。幾年前潮州開元寺有幾幅殘破不堪的日本古畫,畫面支離破碎,不少裝裱師望而生畏,后來送到陳有毖老人處,老人巧用自己獨創的固定畫面碎片的方法就讓古畫重放了光彩。 陳有毖老人修復古畫畫面的霉變更令人叫絕,據他介紹,一些舊畫由于畫家采用的顏料中含鉛,時間一久就變黑,所以要“修鉛”,他先將畫面用清水灑濕再澆上酒精,然后點火燒,再掌握火候噴水淋熄。陳有毖老人用此種方法已“醫好”不少霉變的古畫,令人嘆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