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辦單位:寧波四明影社
協辦單位:寧波四明史氏歷史文化研究會、浙江布利杰集團有限公司
開幕時間:2025.8.26 上午10:10
展覽地點:寧波美術館4號廳
自序
四明長歌——南宋苔痕里的影像敘事
邵建奮攝影藝術展
自從新家遷至東錢湖畔起,我的鏡頭自然延伸到了錢湖的山水人文。
初期,我的照片側重表達錢湖山水的恬靜和浪漫,而我也更多地沉醉于形式上的完美,但一直沒有找準錢湖影像所要表達的內核主題。我一邊不懈地進行碎片式的素材積累,一邊在“看得見的影像”與“看不見的主題”之間彷徨。直到在黃梅山麓??偶遇了守護墓道的遺存“石像生”,我才豁然開朗。心頭的迷霧慢慢消退,思緒漸漸清晰起來——“錢湖宋韻”才是我最想表述的影像“愿景”。
在華夏歷史長河里,南宋時期的四明錢湖已有“一朝紫衣貴,皆是四明人”的說法。而錢湖史氏一門尤為顯赫,“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滿朝文武,半出史門”,其家族榮耀,震古爍今。此外,北宋王安石的卓越文才與政略、春秋戰國范蠡的超凡財商與智慧都與這片土地有所關聯。當眾多歷史人物如繁星般在這片土地上閃耀,當他們的身影逐漸清晰地浮現眼前,我就愈發想了解他們的時代、他們的故事。我深知只有熟悉錢湖的歷史和人文,才能將“錢湖宋韻”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于是便有了對錢湖石像生的深度探究:一炷香,兩盞茶,閱古籍,屈膝盤坐與石像生論古今;一輛車,兩個人,游湖畔,穿行巷陌找史家人話家常。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蘊,錢湖也是如此。崇文、重教、敬孝都是錢湖先賢們倡導的高貴品格。
走近錢湖,用心去聽、去體悟,錢湖仿佛就是一曲歲月長歌:歷代才俊輩出,他們的人生吟唱,或激昂、或婉轉、或深沉、或灑脫,在錢湖上空依然余音裊裊。這歲月長歌如今還在綿綿傳唱。而九百多年前,“孝、友、睦、姻、任、恤、中、和”的八行史氏家訓,則是這首長歌中最為深沉厚重的音色,奏響了“錢湖宋韻”流芳后世的輝煌樂章。
盡管歷史的書頁不斷翻過,但古老的石像生、村落遺跡,還有那如詩如畫的錢湖山水,向世人無聲訴說著南宋錢湖史家曾經的無上榮耀與輝煌的過往。于是我用鏡頭撿拾碎片,將時光串起,從而讓歷史的記憶得以再現。那段時間的攝影已不是簡單的創作,更多的是我與史氏家族文化之間更深層次的對話和交流。所有這些,總是讓人的內心充滿感嘆,有惆悵,也有欣喜,也有不經意間的禪悟。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心懷敬畏,我叩問默默佇立在荒野間的石像生,可曾感到寂寞;綠野尋蹤,湖畔遐思,又有多少人在時光的深處驀然回眸?村廓搖影,斜陽草樹,細水靜流,那滄桑之間的心心念念,有時竟作“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嘆。
四明長歌,必將在歲月長河中持續傳唱,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與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