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意大利國際藝術家安德烈·加爾瓦尼(Andrea Galvani)的亞洲首次個展《虛空遷徙至表面》(The Void Migrates to the Surface)將于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隆重揭幕。
本次展覽由藝術家特別創作的多頻影像及聲音裝置構成,以突破性的沉浸式體驗,將科學精準性與詩意敘事交織于一體,帶領觀眾步入一個時間維度被重新定義的平行宇宙。
當數周等同73年:
一場蝴蝶丈量時間的藝術實驗
加爾瓦尼的藝術實踐始終扎根于對自然與人類生存境況的探索,并游走于藝術與科學的邊界。在此次最新影像創作中,藝術家運用每秒可捕捉百萬幀的超慢動作攝影技術,將二十種瀕危蝴蝶僅數周的短暫生命周期,精確延展至人類尺度的73年。
展覽特邀著名音樂家費德里科·阿爾巴內塞(Federico Albanese)創作原聲配樂。旋律既璀璨又憂郁,既繁復又充滿希望,與影像中蝴蝶的升騰、懸停、靜默與運動完美同步,強化了生命與隕落的詩意張力,在異質的時間秩序中編織出視聽共振。
《虛空遷徙至表面》不僅創造了一種超越常規感知的體驗——引領觀眾進入一個與現實世界并存但通常并不可見的維度,更隱含了對生命、時間、邊界及存在主義的本質思考。
加爾瓦尼通過科技“干預”自然時間,揭示人類中心主義視角的局限——當脆弱的生命以分秒倒計時,我們能否以它們的尺度重新理解世界?
關于藝術家
安德烈·加爾瓦尼(Andrea Galvani,1973年生于意大利)現居紐約和墨西哥城。他的嚴謹研究為其在攝影、視頻、繪畫、雕塑、聲音、表演、霓虹燈、檔案材料以及圍繞展覽空間建筑發展的宏大裝置藝術中的運用提供了信息。加爾瓦尼的創作似乎提升了我們的意識,從不同學科中汲取概念和工具,常常采用科學語言和方法論。藝術家記錄集體行動、富有遠見的實驗以及那些在其壯觀的紀念性中卻又矛盾地不穩定和短暫的物理現象。經驗、身體努力、失敗、媒介的限制以及他所工作的地點之間的關系,成為復雜項目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這些項目往往是與機構、大學和研究實驗室合作的結果。他廣泛而沉浸的作品體量將我們的視角從個人擴展到集體,從私密延展到全球,超越這些,將人類經驗置于地質時間、宇宙變化和社會轉型的背景下。
加爾瓦尼的作品在國際上展出,包括紐約的惠特尼博物館、第23屆米蘭三年展、第四屆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波蘭波茲南的中介雙年展、第九屆尼加拉瓜當代藝術雙年展、紐約的Art in General、紐約的Aperture Foundation、紐約的卡爾德基金會、斯德哥爾摩的Liljevalchs Konstall/諾貝爾獎博物館、布加勒斯特的當代藝術與文化中心Pavilion、特倫托的現代與當代藝術博物館Mart、羅馬的宏觀博物館、貝爾加莫的GAMeC、阿姆斯特丹的De Brakke Grond、哥本哈根的Den Frie當代藝術中心、紐約的雕塑中心等。
他的作品被包括亞特蘭大的高藝術博物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藝術博物館、倫敦的德意志銀行收藏、馬德里的拉卡伊薩基金會、德國庫默羅的當代攝影博物館、馬德里的SOLO收藏、紐約的藝術家養老金信托、米蘭的Banca Generali、紐約的當代藝術協會阿斯彭收藏、米蘭的UniCredit藝術收藏、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永久收藏(印刷和照片部)以及特倫托和羅維雷托的現代與當代藝術博物館Mart、舊金山的500 Capp Street基金會和羅馬的MAXXI二十一世紀藝術國家博物館在內的多個主要公共和私人收藏中展出。
他曾在紐約大學擔任訪問藝術家,并在紐約完成了多個藝術家駐留項目,包括Location One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下曼哈頓文化委員會(LMCC)和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的MIA藝術空間項目。2011年,他獲得紐約曝光獎,并被提名為德意志銀行攝影獎。2016年,特倫托和羅維雷托的現代與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加爾瓦尼在歐洲的首次中期回顧展。2017年,他的作品被選中代表德意志銀行收藏參加紐約弗里茲藝術展。2018年9月出版的《安德烈亞·加爾瓦尼(Mousse Publishing)》是一本涵蓋十多年創作與研究的綜合專著,已在全球發行。2019年,他獲得了享有盛譽的愛彼迎獎。2020年,藝術家在羅馬Mattatoio / MACRO Testaccio呈現了一場宏大的個展及為期四個月的持續表演。2022年,藝術家受邀在第23屆米蘭三年展的特定場地呈現一件委托創作的裝置作品,該展覽主題為《未知的未知:神秘的介紹》,由厄西莉亞·瓦烏多·斯卡爾佩塔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