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實中..2012-07-31 12:45:35 來源:人民網(wǎng)
紅色收藏家程宸珍藏的1920年岀版的《友世畫報》(如圖),《友世畫報》的封面設計現(xiàn)在看來仍很前衛(wèi),全版紅色套印:16開本左上部是大幅紅色馬克思頭像,頭像下方有手寫體的“Karl Marx 馬格斯”字樣;頂部右側(cè)手寫體英文為“THE WOKLD FKIEND”,直譯即是“世界的朋友”或“朋友的世界”之意,這也就是《友世畫報》刊名的含義。“友世畫報”四個毛筆大字從右上方往左下方下來呈弧形狀圍繞著馬克思頭像;繁體的“創(chuàng)刊號”三字仍依“友世畫報”四字弧形排列。一條紅粗線條把右下角分隔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內(nèi)置有“地球”圖案,由此可見編刊者的全球視野。“友世畫報”如放在全國大型早期馬克思系列收藏品書報刊展覽上它也許會是吸引參觀者眼球的冠軍。
最珍貴的是,大幅馬克思紅色頭像刊登到早期革命進步書刊封面上,《友世畫報》是迄今為止唯一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考證得知,1907年上海出版的八開大畫冊《近世界六十名人》中,是我國首次刊載馬克思照片肖像,但馬克思像在此書的中間靠前位置,而不是首位。
另外,《友世畫報》是中國最早使用的是馬克思大型的紅色畫像,更是獨具特色。從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館藏1920年在上海出版馬克思、恩格斯《共產(chǎn)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可以看出,《共產(chǎn)黨宣言》用的是馬克思像照片,而《友世畫報》則用的是馬克思畫像,對照畫像與照片,兩者差異是很明顯的,照片中的馬克思雙眼顯平,而畫像則是由線條描摹出的馬克思形似與神似。其更具收藏價值。
資料鏈接:
《友世畫報》由陳獨秀、楊明齋扶助出版
《友世畫報》“是上海印刷工會的出版物,組織上一切的責任,都是由印刷同人擔任”, 刊中“本會經(jīng)過的紀略”一文稱此刊出版“并得陳獨秀、楊明齋幾位扶助”。 更顯其珍貴無比。
眾所周知,“南陳北李”的陳獨秀(1879-1942),是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人和旗幟,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qū),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及首任總書記,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間黨的最高領袖。
楊明齋(1882——1938)則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上海發(fā)起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籌建者之一,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立時期著名的革命活動家。他曾與李大釗、陳獨秀、張國燾等一起工作,對黨的早期事業(yè)做出過重大貢獻,周總理贊譽他為我黨歷史上受人尊敬的“忠厚長者”。
《友世畫報》封底版權(quán)頁標明:友世畫報第一期,每冊大洋五分,民國九年十二月出版,發(fā)行、編輯均為友世畫報社,出版者為上海印刷工會,地址在上海芝罘路鼎余里,分售處為各大書局。
從刊中對上海印刷工會籌備經(jīng)過的記述中得知,此會經(jīng)《救國日報》、《民國日報》館、德記印刷局三處工人最早發(fā)起,各印刷所工人贊成,并得陳獨秀、楊明齋幾位扶助。首批發(fā)起單位包括華盛五彩石印局、又新、太平洋、明星、國民、華豐等印刷所,包括商務印書館(微博)、中華書局(微博)、文明書局等上海著名書局,包括工商報、時事新報、新申報、國語日報等上海主流報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