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實中..2012-08-01 21:45:15 來源:錢江晚報
炎炎夏日,避暑是人們的首要任務。有躲進空調房閉門不出的宅人,有跑去山里度假的逍遙人士,也有在商場、圖書館、博物館和書店“蹭”空調的廣大市民——三伏天,為了躲避那毒辣的太陽,人們各有各的高招。
那么,在各大博物館里的那些浙江的寶貝文物們又要如何度夏呢?記者走訪杭城各大博物館,發現文物過夏也各有絕招。
遼代天王像 宅在恒溫恒濕的柜子里
拱宸橋的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夏日里人氣很旺。這里聚集的刀剪劍、傘業和扇業博物館群落把杭州工藝美術“一網打盡”。因為舉辦的互動活動多,可以“動手動腳”,這里成為孩子們很愛逗留的地方,尤其到了暑假時間。
不過,有些金貴的寶貝,是不讓碰的。例如,傘博物館里那尊比真人還高大的遼代天王像,就靜靜站在玻璃展柜里,披著一身藍幽幽的燈光。
“因為這是木雕,溫度過高,或者被陽光直射,甚至只要被紫外線輻射,都會讓木雕開裂,顏色也會產生變化。”工藝美術館的資深文保顧問查永玲告訴記者。
雖然博物館里本身就有空調,不過像天王像這樣的精品文物,還是需要被隔離在玻璃展柜里,用專門的恒溫恒濕的設備來控制溫度和濕度。為了防止紫外線輻射,展柜里還要打起藍色的冷光燈。
“杭州的夏天不僅溫度高,濕度也高?!?nbsp;查永玲說,“因為空調本身有干燥的作用,白天開館的時候,館內的濕度比較低。但是閉館以后,空調一關,濕度就明顯上升了。所以在夏天,特別需要定時記錄展廳里的溫度濕度情況,以便隨時開啟控制溫度和濕度的設備。”
查永玲介紹,在專業的博物館,一般都會按照展品的材質來分類存放,并保持各自適合的溫濕度?!袄缃饘兕惖娜菀咨P,怕濕;木質的怕干燥,會開裂;玉器則需要一定的濕度,甚至需要有人去撫摸‘滋潤’它們……”
華南虎標本 時不時去冷藏室涼快一下
西湖文化廣場的自然博物館,暑期的“接客量”更是驚人,周末高峰已經突破每日萬人大關。
暴露在一樓展廳那頭巨大的鯨鯊,以及它周圍的動物標本們,似乎有點扛不住這一波波的“人氣”和熱浪。被梯子凌空架起的鯨鯊標本,有點“皮開肉綻”了。
2樓和3樓的動植物們要幸運得多,它們不像樓下的鯨鯊兄弟那樣暴露在外,而舒舒服服地躲在玻璃柜里。
“綠色浙江”展區的那頭華南虎尤其精神,怒瞪著一對綠眼,大張著血盆大口,好像隨時會撲上來。
這些珍貴動物標本的待遇,比文物還要好。不僅恒溫恒濕,還能享受冷凍服務。
“除了溫度和濕度,防蟲和防霉變也是很重要的?!弊匀徊┪镳^生命科學部副主任陳瑩說,“管理人員要經常檢查標本,定期向標本收藏柜里添加天然樟腦,來防蟲防霉變。還要對標本定期進行冷凍處理,也起到了防蟲害的作用。”
低溫冷藏室,這是自然類博物館的特色。每個新進博物館的標本,都會預先進行冷凍處理。標本被收藏以后,也會輪流排隊進冷藏室“涼快”一下。
在蟲害繁多的夏日,華南虎、丹頂鶴們自然更要進冷藏室保養保養了。
最“天不怕地不怕”的展品,是那些遠古化石們。耐得住凍受得了熱,風吹雨打也能活上億萬年。
《富春山居圖》 躲進庫房,謝絕觀賞
浙江省博物館,全省最珍貴的寶貝都集中在那里了,加上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夏日里逛西湖的游客,總會順道進省博去陶冶一下,順便避暑。
河姆渡的象牙雙鳥朝,良渚的玉琮,春秋的銅屋,唐朝的古琴,北宋的彩塑泥菩薩,還有那頂華麗的清代金箔貼花花轎……那些被觀眾票選出來的精品們,大部分都在展廳里受人膜拜。
即便是被藏在庫房的一些嬌貴的展品,許多專家學者們也有機會帶著手套研究一番。
不過,多雨的夏季是例外。《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更是例外。
浙博技術保護部主任鄭幼明介紹,在夏天多雨的時候,尤其遇到雷暴天氣時,濕度太高,存放在庫房的展品會謝絕外人參觀。
而在所有展品中,書畫類的展品是最嬌貴的,對天氣和光線十分敏感。
于是《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成了最難見天日的展品。
去年,《富春山居圖》兩岸合璧,在臺北展出,可謂千載難逢。
看不了《富春山居圖》,那還是看吳冠中作品吧。雖然是三伏天,吳冠中的畫作還是可以在恒溫恒濕的浙江美術館展廳里亮相。8月中旬,他的大作又將和杭城觀眾見面,這一次會不會排起長龍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