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實中..2012-08-15 16:37:25 來源:東南快報
(記者 張樹福/ 文呂誠/圖)寺廟的古墻坍塌,廢墟中露出許多大塊的青磚,青磚上印著“同治丙寅南城”等文字清晰可辨。最近一段時間,福州烏塔旁的石塔寺經常有一些人聞訊而來,想從這坍塌的圍墻中“淘寶”。
磚上文字清晰可辨
倒塌的圍墻位于石塔寺右側,塌掉的地方約三米長,地上堆著一大堆磚頭?,F場已經有人用警戒線將周圍圍住。
據住在附近的陳先生介紹,石塔寺右側的圍墻已經坍塌有一段時間了,這段時間時不時看到有人在圍墻倒塌下的廢墟中仔細尋找著什么,甚至有人還神秘地將倒塌下來的磚頭帶走?!拔议_始也很奇怪,就上前想去看看這磚頭有什么不一樣?!标愊壬f,他仔細地找來找去,竟然發現有些倒下的磚頭上有字。
昨日,記者在廢墟中的一些磚頭上看到,果然如陳先生所說的上面都印有“同治丙寅南城”等文字。
“這應該是福州古代城墻的古城磚?!标愊壬f,他以前聽說過古城墻遭到破壞后,有一些磚頭被人撿去修房子或修路用了。
據烏塔附近的一保安人員介紹,這堵圍墻兩三個月前就倒塌了,由于沒有仔細查看,所以當時他們也沒發現有什么帶字的磚頭,只是為了安全,防止圍墻繼續坍塌砸到人,所以他們就在圍墻周邊設置了警戒線。
據石塔寺一姓賴管理人員介紹,由于缺乏經費,他們無法自行修繕,目前他們已經將倒塌圍墻的事情報告給上級部門。
帶字磚頭確定是古城磚
這些帶字的磚頭究竟有什么來
歷?有沒有文物價值?昨日,記者就此咨詢了福州的文史專家齊上志。
“這可以確定是清代的古城墻磚。”齊上志說,前幾年他也收藏了幾塊這樣的城墻磚。
據齊上志介紹,這些磚頭的來歷主要跟左宗棠有關。磚頭上所印的“同治丙寅”是指1866年。在這之前的1863年,左宗棠被任命為閩浙總督,當時正值太平天國后期,左宗棠帶軍先后占領了杭州,又率軍進入福建,“速籌進剿”。1865年,左宗棠率軍擊退太平軍汪海洋部,福建戰事才得以平息。
1866年,也就是“同治丙寅”,左宗棠來福州,并開始在福州駐扎,發現經過太平天國的戰亂后,福州的吏治混亂,城防遭到嚴重破壞。就開始整治官員作風,并修筑城防工事。這些古城墻磚也就是左宗棠在修筑清朝福州古城墻時使用的。清代的福州古城墻分東西南北幾段,而“南城”應該就是表示在古城的南邊。清代福州古城墻南邊就是現在的南門兜附近,也就在烏塔附近一帶。
齊上志說,民國時期為了修建馬路,政府就逐步拆除古城墻,以前的白馬路就是那時拆除城墻興建的。至于這些城墻為什么會在石塔寺的圍墻上,具體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不過之前也曾發現過一些古民居中有使用城墻的。
齊上志說,城磚的發現對于福州古城墻的演變,以及石塔寺的一些歷史都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相關鏈接
石塔寺
石塔寺也叫凈光寺,位于福州市中心南門兜烏塔西側,寺因塔興,建于唐朝貞元十五年(799年)。到了明代,曾數度重修。嘉靖年間,寺院被居民占去,清初順治六年(1649年)重興之時,就地造屋建殿。如今的石塔寺為清代建筑,寺后山坡上巖石間,有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蒂題刻。
《閩都記》就記載:“國朝永樂、宣德、景泰、成化間屢修葺。嘉靖間,寺地為居民侵沒,一塔僅存。會城龍角,頹廢非宜?!?br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