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實中..2012-08-16 09:44:21 來源:北國網-遼沈晚報
近30年間,搜集了全國30多個景區608棵不同風貌的松柏樹圖畫,并畫到了一幅108米的長卷之上,迄今為止,在國內還沒有見到過。
這幅令人震驚的百米畫卷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清代官員劉墉“劉羅鍋”的第九代傳人、65歲的劉永安。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阜新市細河區某小區劉永安的家。
劉永安說,他從小就酷愛畫松柏,兩年前,他開始把從前速寫過的祖國各地松柏畫作608幅重新整理到一起,畫成了108米的長卷。
劉永安說,他的爺爺的爺爺那代從山東來到阜新,“作為劉墉的后代,更多是要約束自己,不要給祖先臉上抹黑。 ”
劉永安出生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務歡池鎮,1964年應征入伍,成為空軍一級飛行員,從事飛行工作22年,轉業前曾任某部副團長,轉業后曾任阜新礦務局煤礦工人文化宮副主任,系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煤礦文聯美術家協會和書法家協會會員、阜新市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
談起自己作為劉墉的后代,劉永安表情嚴肅,“我的爺爺和父親都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當年人們對這些文化并不很感興趣。在我兒時的記憶中,就是每逢春節祭祖時,家人都要把劉墉傳下來的書籍、印章、家譜等擺放在香案上。 ”
在劉永安手里的“印盒”中,還有一個印,刻著“深造自得”四個字。
清朝一代宰相或許不曾想到,到他的第六代子孫也就是劉永安的曾祖父,已經徹底成為一個種田人,但他并沒忘記自己是宰相之后,因而劉墉的書籍、印盒、印章、家譜等都精心保存下來。“我從上小學開始,就特別喜愛畫畫,當上飛行員之后,我所有閑暇都搞美術了,轉業到地方也一直沒有放棄,特別是退休之后,更是‘專業’搞起了我一生鐘愛的書畫和篆刻。”劉永安說,“我在喜愛書畫的道路上,總感覺冥冥中有一股發自心底的力量在‘推我’!”
特派阜新記者 蔡紅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