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報詳細講述了不同年代地方志中的揚州古地圖,描繪出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見4月24日《多幅古地圖還原揚州城前世今生》)。
在繼續尋找下,記者又通過搜尋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網站上發現,竟然保存一張名為《大運河地圖:從北京到長江》的巨大地圖,講述了大運河從北京到長江的具體走向,其中揚州地段運河走勢一一標注,一目了然。
地圖長近10米
起自北京南郊直至長江
昨天上午,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收藏的一幅名為《Map of the Grand Canal from Beijing to the Yangzi River》(《大運河地圖:從北京到長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其中還可找到運河揚州段地圖。
該圖已經不再是單色地圖,而是彩色繪制。圖片上河道橫豎交錯,脈絡清晰,繪制精美。據博物館網站上介紹,整幅畫創作時間大約可追溯到1737年到1761年時期,圖長932.2厘米,寬55.6厘米。
據網站介紹,這幅地圖是由“Friends of Asian Art Gifts”(或為一個組織)在2003年捐贈給博物館。
地圖上起自北京往南的鄰郊直至長江,沿著大運河的走向勾勒出了一座座城市,而其中一段,正是大運河流經揚州城。
整幅大運河地圖上,詳細勾勒出了運河到揚州瓜洲的走向,兩邊的支流和水系也勾畫得非常詳細。在圖片上,運河流經高郵城之后,一路向南而入,進入了今日的揚州市區。而地圖上,“高郵州、邵伯鎮、揚州府、新城、儀真(儀征)縣”也一一標出,內容詳盡,讓人驚嘆。
閘橋壩鎮等
各類水利設施標注清晰
“根據圖上標注,推測制圖時間應該是乾隆二年。整幅圖的繪成,前后花費近30年?!弊蛱煜挛?,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見后贊嘆,“從未見過清朝畫工如此精美的大運河圖片?!?
盡管這張圖片只是一幅示意圖,但是,各類閘、橋、壩等水利設施,甚至是運河流經的揚州城鎮、著名寺廟等均一一畫出并標注?!暗侥壳盀橹?,還沒有任何一張圖能標注得如此清晰,這是前所未有的。圖上內容如此直觀,讓人一目了然,對于后人了解當今運河的整個形勢,提供佐證。”韋明鏵興奮表示。
再次按照當年運河走勢可以看到,當時運河流經揚州,到達三汊河之后,分為兩支,一支流向西方,經過頭閘、四閘,從瓜洲進入長江?!肮现蕹钱敃r還保存得非常完整,根據圖上顯示,一共有4個城門?!表f明鏵興奮地說道。打開圖片,遠遠看去,高聳的瓜洲城屹立在河邊,它不僅是運河與長江交界處的一個重要堡壘,更像是鎮守在揚州的一個門戶。
河流分支的另外一支,則經過響水閘、通濟閘、邏水閘、攔潮閘等到達儀征境內,再從儀征城東側匯入長江。
運河走勢圖
和當今運河河道完全相符
“灣頭閘通向東面的這條河,到現在依舊存在,這條河就是‘運鹽河’。”韋明鏵一一指出,“再向北看去,壁虎橋、鳳凰橋遺址至今仍在,金灣滾壩、金灣三閘遺址目前也還能看到。”圖片上這些支叉的河流,至今仍能看到當年的風采。
“圖上運河走勢圖和當今運河河道完全相符,邵伯鎮的西邊,有著大片的卲伯湖,現在也還在,并且是揚州市區內的一條大湖?!表f明鏵道,“昭關壩也能在現在找到遺跡(邵伯鎮北和高郵搭界)。對照圖片和今日運河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大部分圖中標注的主要地名和設施,至今依然存在。”
不過,這幅地圖僅僅是一個示意圖,盡管信息很詳盡,但是地理位置標注上還并不是非常精確?!氨热?,三汊河和響水閘附近的一座寺廟,看到距離會以為是文峰寺,其實它是高旻寺?!表f明鏵。
“從圖畫上看,當年卲伯湖非常寬闊,隨著時代的變遷,開墾圍湖造田,現在早已沒有當年的寬闊,卲伯湖河流下方的淥洋湖和艾陵湖,幾乎湖水都已消失,只剩下了一個地名?!笨v觀圖上許多寬闊湖泊,記者發現,目前已所剩無幾,“如此能見生態的改變,非??上??!?
本地館藏
10張老地圖,記載揚城運河史上重大改變
除了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發現之外,昨天記者還在我市檔案館發現,有10張老地圖,清晰而詳細地講述了從古至今,古邗溝與揚州歷代城池演變和城內外水系布局之間的密切聯系。
10張老地圖,從春秋時代開始依次描繪,漢建安改造圖、晉永和引江入歐陽埭圖、晉興寧沿津湖東穿渠圖、隋開皇改造圖、唐開元……直至明末等朝代邗溝改造圖一一描述。在吳溝通江淮圖上,清晰地標明了當年邗溝流經的線路:最早的邗溝,從南大江(長江)開始,從邗城繞過,經過雷塘,高郵城旁到達樊良湖。再往東北處拐至博支湖。隨后向西拐彎,連通射陽湖,往西溝通淮水。而這段地圖的勾勒,也與酈道元的《水經注》對中瀆水(邗溝)的走向表述基本一致。
到了晉代永和年間,在圖片上能夠清晰畫出,南邊連通長江的入口,運河水已不通,圖上還清晰標識出,“江都水斷”四個字?!肮湃藳]有停止挖掘,而是選擇在歐陽埭處進行引流,向東到達射陽湖,最終到末口,這是一次改變的節點。因此被前人記錄下來,便有了晉永和引江入歐陽埭圖。”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隨著年代的不斷變遷,邗溝圖圖形也變得越發復雜?!?
“水位高低變化和航行安全這兩因素,導致運河不斷改造,歷朝歷代都在進行,已經改造無數次。”有文化學者指出,“就現有的保存資料上來看,這10張之多的老地圖,記載了揚城運河史上至少10次重大改變,給我們當今研究運河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據?!?
【名詞解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位于美國紐約5號大道上的82號大街。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圣彼得堡的列寧格勒美術館齊名的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共收藏有300萬件展品。
【新聞附件】
《大運河地圖:從北京到長江》解說(譯文)
管理中國復雜網絡的河流、運河和灌溉系統一直是統治者持久的擔憂。從14世紀起,大運河作為運送糧食的主要動脈,把糧食從長江以南的南方農業地區運送到位于北方的首都北京。同時還要擔憂黃河洪水的威脅和其他河流穿越運河系統帶來的危害。滿清王朝時期(1644-1911年),康熙(1662-1722年)和乾隆(1736-1795年)皇帝在執政期間,都會定期親自視察該區的水利管理措施。
這幅運河地圖起止北京往南的鄰郊直至長江。從藝術角度看,它使用20世紀時使用的現代地圖記錄方法和圖片繪圖法,然而大多數元素都得按照示意圖描繪,像紫禁城,長江,山脈甚至連地形特征在圖中都要描繪出來,不僅如此,所有的河流、運河、水壩、閘門、堤壩和匯水盆地以及坐落于運河附近的圍墻和重要城鎮也都一一描繪和備注了出來。整個水利系統的關鍵在于 黃河、淮河與大運河的匯合點,根據黃淮匯合點及其他區域地形變化的相關文件記錄,地圖的內容可以追溯到1737年到1761年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