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實中..2010-06-19 14:47:15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
木版畫發源于古老的中國,是中國藝術寶庫里的一大瑰寶。中國的版畫要發展,不能離開繼承傳統。
中國版畫之所以昂立于世界藝術之林,是因為繼承了民族傳統、擴大了版畫語言。繼承民族藝術的傳統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而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近一段時間,在我們的作品里,往往忽略了時代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思想內容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由于藝術形式跟不上思想內容的要求,或者是作品的思想內容不符合形式語言的發展。使作品顯得藝術性不高,缺乏一種感染人的藝術力量;或者是思想性不強,而缺少一種能夠打動人的精神內涵。如果僅有攀登藝術高峰的雄心壯志,而沒有足夠的提高其藝術質量的藝術語言和藝術手段,還是不能成功的。我們向一切優秀遺產學習,向外來藝術學習,向姊妹藝術學習,特別是向祖國的民族傳統繪畫學習,離開了民族傳統的正確繼承和民族文化遺產的批判接受,也就不可能創造出我們弘揚和發展民族傳統的新版畫。
版畫要發展不能離開傳統,版畫要發展更應站在時代的前列,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當然,要繼承首先需要解決觀點和態度問題。否則,往往會由于立場觀點的模糊,或態度的輕率,和受思想認識水平之所限,而錯誤地把“糟粕”作為“精華”,或把“精華”看作“糟粕”。在藝術實踐中,既然分不開是與非,好與壞,美與丑,必然會招致這樣或那樣的偏差。比方有人認為傳統是完美無缺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動不得的。這樣錯誤的觀點,勢必招致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只滿足于抱殘守缺,陳陳相因,老是重復前人的窠臼,這樣,是不能符合今天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偉大時代的需要的,對社會主義的新文化建設事業也起不到積極的作用。與此相反的另一種情況是,不重視繼承傳統。也許由于對傳統的無知,而對它采取了一概否定的態度。例如過去有人說傳統版畫早已過時了,只有思想性缺少藝術性等等,這樣以偏蓋全的結果,就會使中國版畫的發展脫離群眾,割斷歷史。我們必須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研究分析中國版畫的發展史,不應該由于曾經片面地理解藝術要配合當前的政治而忽視了版畫在風格、形式和技法諸方面應該呈現多樣性。木版畫應該發揚它固有的民族語言特點。發展它的傳統藝術規律以及比較成熟而完美的獨特表現形式。
今天的許多中國的木刻版畫家,正因為他們能與時代共呼吸,不論畫的是前人經常畫的題材,還是仍然運用傳統的幾把木刻刀,也絕不是前人的重復,而是通過自己的作品熱情洋溢地歌頌人民的理想,表現群眾的愿望,表達人民的情感,反映出大自然變革時代的精神。木刻版畫家們通過具體圖像來抒發他們各自新的思想感情,或表現對生活的熱愛和優美的情操。從傳統的小木刻版畫到今天的大幅作品、從黑白木刻到套色木刻、從油印木刻到水印木刻等等,無論是形式還是思想、無論是內容還是技巧,都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前進。像這樣的作品,既滿足了時代需要,起到陶冶性靈的作用,又滿足了藝術享受、審美需求。
中國木版畫對于傳統遺產,當然就不僅是要搞清吸取營養與借鑒的關系。對待自己的傳統,重要的是有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問題,它們的關系,是“繼承”與“發展”的關系。過去我們往往易于把這個特殊任務與關系忽視,因而就把它們的關系也混淆起來、等同起來,引起某些創作思想的混亂。民族藝術形式由于它具有極其顯著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它有民族藝術最可寶貴的藝術特點,這些東西是從外來藝術里吸收不到的,任何外來藝術都代替不了的。當然,我們必須認識到傳統藝術的發展過程,也有它的特殊情況。由于它在封閉社會不可能不受到時代的局限,其藝術形式又有一些是陳舊過時的東西。所以,對于傳統文化遺產我們必須批判地繼承,才能使它更好地為我們今天的時代服務。我們要反映新時代的現實生活,傳統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的某些方面,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被革新和突破,那是很自然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們脫離新的思想內容的要求而只滿足于傳統技巧的賣弄,當傳統的法式不能適應嶄新內容的反映時,我們不能靈活創造新的藝術語言來表達自己和時代的情思,結果,就必然導致:干巴巴的公式化、概念化。這樣,要求傳統得到發展也是不可能的。不過,應該強調的是,我們所要求的發展絕對不能離開民族傳統的基礎。如果不問具體情況,不作藝術分析,一律籠統地采取全盤否定的“創新”,未經反復的藝術實踐和認真的學術研究,就一概認定是“枷鎖”,這就會與“推陳出新”的精神相違背。
在木版畫的創作實踐中,經常會碰上一些表現形式上的具體問題,其實也是屬于中西繪畫各自表現形式的各自標準問題。如果我們以西方的審美標準來改變我們東方的審美情趣,忘記我們民族藝術固有的標準,就是忘記了自然科學之外還有藝術規律。其實,東西方藝術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各有各的優越性,也各有各的局限性,誰也不能代替誰,誰也不應否定誰,它們之間不存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而只有互相吸收營養,互相借鑒優長的關系。因此,我們只能認真嚴肅地去分析研究它,讓它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提高,成為更加完美,更加成熟,而且富有我們這個時代特色的新的木版畫體系。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繼承傳統藝術的目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才不至于違背對待民族傳統與文化遺產的原則而真正符合“推陳出新”的方針。
我們還須明確,繼承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但繼承的本身絕不能說就是發展。雖然前人的作品也是根據他們彼時彼地的現實生活原料所創造出來的。如果我們只是從這些作品的“流”里求“源”,舍本而求末,那么,只有使我們今天的木版畫藝術成為無源之水,勢必趨于枯涸,趨于萎縮,沒有多大前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