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實中..2010-06-23 11:53:23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wǎng)
摘要 本文對紫砂壺素器和花貨的造型特色進行分析,闡述了紫砂素器的工藝特色,并結合個人創(chuàng)作實踐進行論證。
關鍵詞 紫砂 素器 花貨 比較 審美
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tài),自明正德至今的五百多年來,經(jīng)歷了由最初的以實用為主到賞用皆宜的功能演變。歷朝歷代的紫砂藝人,廣泛吸取中華文化和傳統(tǒng)藝術的精華,融入紫砂壺作品創(chuàng)作和審美之中,漸漸形成了區(qū)別于其他工藝品的一個特征。
紫砂壺造型形態(tài)大致可歸納為幾何形、自然形和筋紋形三大類。紫砂圈內習慣將幾何形稱之素器或光貨,將自然形稱之為花貨,將筋紋形稱之為筋瓤器。長期以來,人們在不同的領域創(chuàng)作自己擅長的形體,由此也形成了個人獨特的風格、流派。
素器化繁為簡,高度凝練。素器以幾何形體圓球、圓筒、圓錐、扁圓、橢圓、半圓或立方、長方、錐方、四方、六方、八方等,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地有機組合排列成壺的造型基本形態(tài),并經(jīng)藝術加工處理而成。
素器中圓器注重造型形態(tài)的圓、穩(wěn)、勻、正,講究氣韻的柔中有剛、珠圓玉潤、骨肉勻停。方器則要注重線面挺括,輪廓分明。同時,方、圓器均十分講究口蓋的吻合、形態(tài)的變化和點、線、面結構的勻稱。
如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的明代時大彬制的《書扁壺》,該壺器形線面屈曲和諧,瀟灑寓纖巧中,形雖扁而氣度卻逸放,是大彬壺中的神品,也是早期紫砂壺素器造型的代表作品。
當代壺藝泰斗顧景舟大師的《石瓢壺》,以流暢規(guī)整的線條、端莊秀美的比例,精雕細琢出古樸典雅、雄健嚴謹?shù)耐庥^形制,從而將內蘊的精氣神韻淋漓地表達了出來,凝聚著重若千鈞的藝術震撼力。
顧景舟大師另一件素器經(jīng)典作品《提璧壺》,是與中央工藝美院教授高莊先生精心合作設計的。為達到器型特點,他特制十余種制作工具,使其壺坯輪廓造型端莊周正,結構嚴謹,比例和諧勻稱,線面簡潔明快,節(jié)奏變化合度,氣質雄壯雄偉,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紫砂光器壺藝材質美、工藝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的至高境界。
花貨取意自然,生動逼真。花貨又稱塑器,它是把自然界植物的花、果、根、枝等自然形態(tài)或動物的形象,以捏塑、浮雕、半浮雕和圓雕等裝飾設計成仿生象形造型的紫砂壺。花貨的形態(tài)取意自然,通過設計師的提煉,生動逼真地將它運用于紫砂壺的創(chuàng)作中,從而使紫砂壺具有濃濃的自然情趣和審美價值。
花貨采用提煉取舍的手法,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突出自然形態(tài)中富有美學價值的部分。花貨創(chuàng)作時,既需要一定的藝術夸張,又不能嘩眾取寵,還要符合視覺美觀、功能合理和使用安全的原則。筆者以為,我們在構思花貨造型時,必須抓住自然形體的主要特征和最本質的美,既可以用自然形體(如荷花、梅樁、松段)作為壺體整體設計,也可在幾何形體上用鏤雕、捏塑手法將自然形體化作造型的某些附件,如嘴、把、紐等。同時,自然形態(tài)的選擇也要符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要求,比如荷的形象寓意高潔,荷的音與“和氣”之和諧音,是中國人素來喜愛之物。
傳統(tǒng)中的供春《樹癭壺》,是借鑒古老銀杏樹干的癭結捏塑而成器,身塑為老樹枯樁狀,樹皮斑駁,癭瘤坑洼起伏,嘴流沿肩微翹,執(zhí)柄下端分叉,壁胎勻薄輕盈,形制古樸端莊。這是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花貨,也是歷代名家競相模仿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款式。
當代花貨大師蔣蓉,更是將花貨推向了紫砂藝術的一座高峰。蔣蓉大師的作品除了具有陳鳴遠對自然物象的藝術提煉之美外,最顯著的特征是色彩的運用更為豐富。她充分利用紫泥、綠泥、紅泥的調配所產(chǎn)生的絢麗多彩的色調,著力表現(xiàn)物象的色彩之美,這使得她的壺更擁有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象。這種美在她的《牡丹壺》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筆者通過長期的觀察研究和實踐,認為將素器和花貨兩者結合運用到同一件作品上,使得作品既擁有素器的簡練,又具有花貨的自然情趣,無疑是錦上添花。素器紫砂壺藝作品自古至今多有出現(xiàn),以往有關論著中或將其歸為光貨范疇,或將其列為花貨之列,筆者認為,精確地劃歸,應納入“素塑器”范疇。
如我創(chuàng)作的《有龍則靈壺》,壺身為光素器圓鼓形態(tài),壺身臨底腳部寬厚更顯端莊穩(wěn)重之態(tài),平肩與嵌蓋處于同一平面,幾道圓紋組成“海面”。以花貨工藝捏塑的龍頭形壺嘴上翹,抽象的玉龍形壺壺肩高出有騰躍之狀,龍尾翹成壺把下飛,壺紐似擎天靈柱。整器以全手工制作完成,盡情渲染龍的精神,描繪龍吟龍躍的神態(tài),也是花、素工藝結合運用中比較成功的創(chuàng)作實踐。
與此同時,筆者還創(chuàng)作了《鼠竹》、《溫紋雅竹》、《翠竹》等以竹為題材的作品,其壺身采用光素圓器工藝設計,壺嘴、把、紐則以花貨工藝制作成竹節(jié)形。《鼠竹壺》把端、“溫紋雅竹”嘴根及紐蓋處,分別見到攀伸出的竹枝,自然靈動的竹葉貼塑于壺體及蓋面上。《鼠竹》扁平的壺蓋周邊飽鑲一圈竹條,壺蓋上以“雕塑竹鼠”為壺紐,充滿生活氣息,情趣盎然。以竹的形態(tài)入壺,彰顯高風亮節(jié)、清雅虛心之精神,也使作品的審美意境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
綜上所述,紫砂壺藝創(chuàng)作有很多奧妙之處,藝術表現(xiàn)手法有多種多樣的特點。作為一個壺藝創(chuàng)作人員,只有在不斷研究中學習,在深入研究中不斷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壺藝新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