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實中..2010-07-07 14:18:47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
與上個世紀上半時期的現代主義繪畫相比較,西方后現代繪畫表現出明顯的政治化的傾向,很多藝術家突破現代主義的“自治律”,將視覺指向社會,關注和表現歷史、戰爭、暴力、道德、倫理、人性,生態、人的命運、女權、性、心理變態之類社會政治問題或事件,很多作品成功地展示了繪畫介入社會政治生活的方式和可能。前面講的漢密爾頓的《狀態》即運用復雜。模糊的方式揭露西方的社會問題,藝術家將自己置于客觀的角度,自然化地展現事件的悄境及多層面復臺的情感線索,引導觀者對其進行關住和評論。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家彭克、基弗、伊門多夫等人的畫作涉及抨擊法西斯暴行,兩德統一、歷史評價,社會現實寓諷等內容,情感傾向強烈,但非簡單化、標語口號化,意喻復雜而具有藝術的深度(圖6)。新表現主義繪畫的表現力、沖擊力與其政治化的傾向密不可分,一些藝術家筆下的形象具有特殊的暗示意義,英國畫家喬克,麥克菲迪筆下的人物畸形和怪誕,其變形不是為了形式的新奇和引人注目,是一種觀念化的處理方式,表現生存環境及社會的怪誕與畸形(圖7)。女畫家薩維爾釣畫在表現上有些相似,她筆下的女裸體顯現著巨人般的體量和強健的肌肉,并用明確有力的筆觸加以塑造,但卻予人無力之感,因為這些人體的構圖與動作顯得任人擺布和無奈,這些畫使人聯想到女權主義的主張(圖8)。
后現代主義文化具有超常或極端化的夸張性,此傾向也經常體現于后現代繪畫的創作中,霍森的《李子林入格魯勃的《審訊》、《雇傭兵》系列,拉斯汀的系列作品正以異常夸張的情節、反常的人物形象與動作表現政治性內容,制造出令人強烈震驚的效果。《李子林》中士兵遍體鱗傷,身體恣志古怪地扭曲,生殖器被閹割,而旁邊卻有兩個小孩子玩妥,背景陽光燦爛;《審訊》中面孔猙獰的男人兇殘地對一個女人施虐,衣服被剝光,雙手捆綁,眼睛與嘴被膠布封住,西方古典繪畫、近代繪畫。19世紀俄羅斯繪畫、蘇聯繪畫、西方現代主義時期的一些寫實具像繪畫出現過戰爭、傷殘,受審,死亡之類的場面,但如此殘酷、凄慘和大反差的情境少見,后現代式的夸張描繪了當代的現實(現實中確有此類情景發生),也從一個方向強化了繪畫藝術的表現力度。
后現代繪畫發展了波普藝術的通俗理念,很多藝術家用通俗的卡通漫畫,兒童畫,連環插圖。廣告畫甚至圖案的形式表現政治性內容。有釣描繪暴力和沖突(圖9)。有的揭露貪欲,有的宣揚女權,有的嘲弄世態的庸俗,有的強調平等主義,有的警示核武器的威脅及愛滋病傳播的災難等等。頗具反諷意味的是,一些藝術家運用波普藝術的通俗形式批判波普藝術所推崇的消費理念,納戈的《我是瞎的,買一技鉛筆》(圖10)、皮特曼的《一個裝飾的堅持和放棄的年表》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卡通漫畫、圖案等通俗的形式也被藝術家用于表現其他方面的內容或意象,有的闡述悄解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的企圖,有的渲泄內心的沖動,有的描繪自然物的感受,有的描繪不確定的幻象。提扎帕提阿里的《大、袋鼠之夢》用圖案畫的方式描繪了古怪的夢境,其同傳統的澳洲沙畫相聯系,體現、了地域文化的主張,普星期在大幅面的畫布上復制系列的粗糙的漫畫,意圖在于表達極端的“挪用”的觀念。在很多后現代畫家的筆下,通俗的形式表現了不通俗的內容,使繪畫的表現形態更為自由和多樣。
事物具有多面性,在分析、研究后現代繪畫的過程中,應當看到其諸多缺陷和不足,社會制度與文化背景不同,決定了其中很多東西我們不能一概贊同和接受。
對權威和英雄主義的反叛,促使了畫壇及創作心態的自由和多元,也導致無政府主義理念泛濫和無所作為之風盛行,與現代主義時期相比,畫壇顯得比較平庸,形式獨特、表現刻劃深入之作較少,少有獨領風騷、創一代新風、享盛譽于藝壇的大帥,這里有裝置類,表演類藝術擴“張,架上繪畫地位弱化的原回,又有文化及創作心態的原因,對真理的極端叛逆和對通俗、平庸的過度宣揚,導致很多畫作流于淺薄。庸俗和做作,一些畫家甚至津津樂道地描繪男女性交,手淫等狠褻場面,將藝術表現與色情宣揚相等同,對“主體”,“中心”的消解,對文本關系的重置以及開放性、不確定性的強調。增加了繪畫意義表達的復雜性和層次感,在很多畫中,又表現為意圖過于虛無飄渺:不著邊際、晦澀難懂的狀況,很多畫作僅是…,些圖像、文字的羅列堆砌,觀者無從理解其意義,“觀念”也時常成為故弄玄虛,嘩眾取寵,表現內容空泛,淺薄,愚弄觀者的借口。
一些后現代繪畫運用的手法很值得討論。如有藝術家使用人的體液,血液或排泄物創作,以此制造出令觀者震驚,發疹或作嘔等效果(裝置、表演類藝術更常見此類現象),漢密爾頓的雙聯畫《平民》將人物形象與排泄物徐抹的抽象圖像相井置(圖11),就此東西的運用而言,很難說是否合理或妥當,藝術雖無定法,但作為一種審美范型的繪畫藝術似乎仍應有一定邊界或底線。畫面卜的排泄物的抽象印跡顯然令人難以忍受,作者是以此加強觀者對此幅圖畫及畫中場景,人物的感受,此畫表現一個事件:70年代早期,愛爾蘭的一名囚犯開始一個5年的污穢罷工,拒絕洗浴,用他們白己的排泄物弄臟牢房的墻壁,(他們在這次和下階段的絕食罷工都未成功:英國政府讓他們死亡)。⑤畫中長發男于的形象顯現著圣徒般的莊嚴神情,此系列畫曾獲45屆威尼斯雙年展繪畫金獅獎,據說把“平民”放在排泄物和屎尿中間具備~種“常常與藝術相聯系的神秘力量”,是否的確如此?
西方后現代繪畫復雜而矛盾,種種國素相交合,有時很難分明地辯析清楚,對其一味推崇或一概拒絕,排斥都不可取,應當深入分析,堅持立足于國內文化背景與現實基礎上的“拿來主義”的態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