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實中..2010-07-09 16:55:20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
第四層:關于書法藝術創作的理論。孫過庭在書法創作的問題上闡述了書家創作時心理上的作用,他提出了“心悟手從,言忘意得。”、“謀而后動,動不失宜。”、“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思慮通審,志氣平和,不激不厲,風規自遠。”以及書法藝術創作要達到“心手雙暢”、“心手會歸”、“無問心手”的藝術境界。他認為書法創作要有一種興會淋漓、不可遏止的創作狀態,去追求藝術創作的自由王國。
第五層:關于書法藝術風格和批評的理論。孫過庭在書法風格方面主張融合各種風格兼取其長,他追求的是一種綜合而和諧的中庸之美。如他對書法藝術中疾勁和遲緩兩種風格表現的論述:“夫勁速者,超逸之機;遲留者,賞會之致。將返其速,行臻會美之方;專溺于遲,終爽絕倫之妙。能速不速,所謂淹留,因遲就遲,詎名賞會。非夫心閑手敏,難以兼通者焉。”另外,《書譜》還傳遞出了理性的批評氣息。孫過庭的《書譜》的理論精神是求實致用,所以他能從歷史宏觀角度對書家和書法理論進行批評。如對書界陋習的批評:“古今阻絕,無所質問,設有所會,緘秘已深。”、“假令薄解草書,粗傳隸法,則好溺偏固,自閡通規。”如他對漢以來書論的批評:“自漢魏以來,論書者多矣。妍蚩雜糅,條目糾紛;或重述舊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茍興新說,竟無益于將來;徒使繁者彌繁闕者仍闕。”
二、孫過庭的書學思想對中國書法理論的貢獻
孫過庭的書學思想為中國的書法藝術創作個性的多元發展與選擇吹響了號角,他的書學思想是前無古人的。我們要堅持發揚和發展他的書學思想,這體現于中國書法理論領域,就是要弘揚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孫過庭以及中國古典書學理論。孫過庭的書學理論思想通篇閃耀著辨證思想的光輝,其中精辟之處比比皆是,真正體現了書法藝術發展的歷史邏輯,對中國書法理論的發展和書法藝術創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對這一點,我們不能夠有絲毫的含糊。孫過庭的書學思想在中國書法理論發展史上和現實代有著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是歷史和時代造就的,是中國古代書法大師創作實踐的智慧結晶,也是孫過庭個人的智慧、藝術素養和書法創作實踐相聯系的,孫過庭的書學思想對中國書法理論進行了全新的推動,其對中國古典書學理論特別是對中國書法理論的貢獻,意義重大,對這一點,我們僅做一些概略性認識:
1、孫過庭的書學思想創造性地應用和繼承了中國古典哲學和美學崇尚變易的優良傳統。
孫過庭是中國書學理論第一人,他的書學思想不僅應用了中國古典哲學的思辯性,還從哲學上分析了書法創作的變易關系,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在新的時代,有人認為哲學特別是中國古典哲學和中國古代美學思想是陳舊的、空泛的,對書法藝術創作和中國書法理論的發展是沒有用的,難以解決和回答現實問題,因而陷于矛盾和困惑之中。出現這種情況,在有的人的思想中,是那種不應有的“淡化”哲學的思想和觀念在作怪;但在較多人的思想中,主要的是對哲學特別是對中國古典哲學和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缺乏完整準確的理解。
孫過庭把中國古典哲學和美學貫通到書法的各個層次,具體化為書法美學的眾多范疇,提出一系列融入了變易思想的書法美學命題。他的書學理論都是運用中國古典哲學的觀點和理性,并在中國古代書法大師和自己創作實踐的基礎上建構的書學理論體系,是從考察了書法藝術創作中主客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歸納出來的,它指導著后來的書法藝術創作和指引中國書法理論的發展方向,并不斷被證明了的是科學的書法理論體系。這在上面述對孫過庭書學思想的論述中,已清晰可見,不在贅述。在孫過庭的書學思想中,堅持把中國古典哲學和美學思想滲透到其中,其基礎就是深刻的藝術辯證法的動用。而辯證法是用普遍聯系的、永恒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的(雖然中國古典哲學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但在當時 已難得可貴)。這使得孫過庭的書學思想具有深厚的內涵,也使得中國古典書學理論有了嶄新的局面和開創性的發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