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斌,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派詩、書、畫、印大藝術的開創者,開新了一代風氣,創造了真正的經典。中共中央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于2015年元月作出‘一代書圣、印圣——行斌’的隆重推舉。特別自中國精彩推出:“中國核心藝術家: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大型藝術形象專題片成功地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展示推廣以來,讓世界真正了解了一個更直觀更立體的中國藝術大家。成功地展示,“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及其“偉大的‘行派書法篆刻’”藝術,不僅博得全球更加廣泛關注,而且真正讓世人感受到了“東方大國藝術”的偉大生命力及其巨大的心靈震撼!中國新聞聯播也做了“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專題報道”。行斌,筆名丑石,齋名丑石齋,1956年生。系聞名中外的詩、書、畫、篆刻大家,并以著名詩人和國學家、以及鑒賞家、收藏家、賞石家并譽海內外。
9月15日行斌先生應邀為故宮600周年題寫了“喜迎故宮六百年 眾星捧月共此時”的題詞。(4尺整張)
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應邀為故宮600周年題詞
世界的東方有一個文明古國——她就是中國;
全球最頂級的文化藝術殿堂——是中國故宮;
中華民族藝術文化最高象征——是北京故宮!
2020年,中國和世界將迎來故宮建成600周年,六百年是故宮的六百年,更是中國的六百年。國之盛世,無不激蕩著民族復興的自豪,值此故宮600周年之際,9月15日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先生應邀為故宮600周年題寫了“喜迎故宮六百年
眾星捧月共此時”的題詞。據悉:“故宮600年慶?;顒咏M委會”日前發布了“藝術名家對行斌作品的點評總結”點評詞。特授予先生“中國文化
百年巨匠”榮譽稱號。并發布了“百年文化巨匠——行斌”評鑒詞和“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紀念幣。
如是文化盛事正值中國人民初步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勝利,整個中華民族,上下一心。各行各業,興欣在旺的2020,特別在這“詩意中秋
美麗中國”“國慶佳節 普天同慶”之“十月一雙節合一”前夕獲此殊榮,不僅是對行斌先生的莫大榮譽,而且在中國書法篆刻史上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故宮六百年大型紀念活動組委會發布的“藝術名家對行斌書法的點評詞”
紫禁城與‘書圣’的世紀淵源
眾所周知,在中國藝術史(特別是近代美術史)上唯有紫禁城與‘書圣’有著割舍不開的淵源:不管是《唐人摹本蘭亭序》、《定武本蘭亭序》特別是被乾隆皇帝視為“書法生命”的“三希堂法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以及懷素的《自敘貼》和張旭的《古詩四貼》及其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的《黃州寒食詩》貼等都是紫禁城的……。2014年12月,故宮博物院經過專家學者反復論證,于當年的12月特地精選并編纂了以‘偉大的行斌書法’為主題的“行斌、懷素、米芾、王羲之、啟功”
6人經典合輯:《歷代名家書法》三萬冊在世界進行了首發。書中刊發了行斌的篆刻作品8方(皆7cm左右見方)和篆刻印屏作品《屈原·橘頌詩》(80
cm ×20
cm);行斌的:行派一線潮狂草:【《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并開語】(350×75×6)、行派一線潮狂草:【《唐·李太白·草書歌行》并后記
】(1100cm×150cm)、和行派一線潮狂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解讀】(1250cm×150cm)以及榜書兩幅和榜書詩聯等,并特別將先生的【《唐·韓愈·石鼓歌》
——大篆筆意書藤篆也】(八尺)扇作作為封面。書中發表了著名的“一代書圣柔而‘陽剛正大’
之書風——行派‘一線潮狂草’欣賞”的書(史)評。文中高度評價了先生開創的“行派‘一線潮狂草’”正以其奔放縱逸、雷霆萬鈞、雄強狂放,變化莫測,妙絕古今的氣派,張揚著我們蒸蒸日上的盛世中國的時代精神!她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種:真正充滿“將21世紀的中國書法推向書法史的頂峰”之藝術創造力和藐視東洋和前人書法審美的人格魅力!同時還發表了歐陽中石先生的著名書法論評——《正論“一代書圣——行斌”》。首發就震驚了世界,得到了令人意象不到的一片贊嘆……面對不絕于耳的敬佩和贊揚,時至今日故宮還不斷接到世界各地……以及。就此,世界吉尼斯特于2015年一月特授予:“行斌、達芬奇、梵高和畢加索”4位藝術家“世界藝術巨匠”榮譽稱號(并頒發了獎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貢獻獎文化藝術類評審委員會”和“中國文化藝術終身成就獎評定中心”聯合授予先生
“人類貢獻獎文化藝術類金獎”;同時中國人民杰出藝術家評審委員會經:初評篩選——專家評分——委員會成員投票——委員會綜合審核評定的嚴格過程特授予先生“中國人民杰出藝術家”榮譽稱號。如是云云,我們倍感偉大的行派書法、篆刻藝術的世紀震撼!平心而論,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在中外藝術史上,是一個巨大的存在!正如中國新聞聯播的《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書圣精神——國寶藝術大師行斌致敬祖國最可愛的人》報道中所指出:“……偉大的書圣、印圣不是呼喚出來的,也不是憑空產生出來的。他是我們偉大時代所特有的文化情勢、及其境遇的產物!故宮博物院的《大美中國
紫禁之巔——中國傳世藝術名家》新聞詞如是說:……他的藝術深深地根植于我們中華民族及其博大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行斌先生開創的經典的一代行派——書法、篆刻‘藝術及圖式’,不僅已成為書法(篆刻)傳統的永恒象征,而且更以其對書法(篆刻)史的創造性轉換,使他真正成為彪炳書法(篆刻)史的偉大書家?!?
行派篆刻(印屏):《金石造像頌鄧公》(300cm×120cm)
釋文:(從右至左)
我們的總設計師【(附邊款)12cm×7cm】(1992年刻)實事求是【7.8cm×7.8cm(附邊款)】發展是硬道理【10.5cm×10.5cm】(1992年刻)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12cm×12cm(附邊款)】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5cm×9.5cm(附邊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2.5cm×12.5cm(附邊款)】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2.5cm×12.5cm(附邊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3cm×12.5cm(附邊款)】科教興國12cm×12.5cm(附邊款)和平統一【12.5cm×12.5cm(附邊款)】一國兩制【12.5cm×12.5cm(附邊款)】
《金石造像頌鄧公》欣賞
(這件創作于2001年的252×96cm的大型扇作——《金石造像頌鄧公》的作品中,不僅那13方‘朱紅色巨印’及13塊‘深紅色(注:傳統為黑色)邊款’乃是刀鑿而成,就連鄧小平同志的畫像(注:小平同志‘面部’那飽經滄桑的‘質感’都表現的……)以及蒼勁古老的松柏、雄偉的萬里長城,還有深圳、香港等‘大型畫面’也都是在‘巨大印石’上刀鑿而成,然后再用他那——‘行派’獨創之‘技法’再現于‘畫面上’的“金石造像畫”(行斌先生獨造的“金石造像畫”,分為‘西洋具像式’‘和‘中國漢畫像式’兩種風格。該作即典型的:“‘行派’‘西洋具像式’金石造像畫”)!
而早在八十年代: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先生就與故宮結下了深深的藝術大緣。1989年初春,盡管還‘冷風’嗖嗖……。但對于行斌先生的藝術生涯來說可真是極不平凡:在一代國畫大師,時任榮寶齋顧問的董壽平和國學大師、書壇巨星啟功先生(剛從日本回國)的親切關懷下,由榮寶齋和中國書畫家協會(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前身)中國書畫研究會(社)中國書畫學會等主辦的行斌的“丑石書畫篆刻藝術展”(注:丑石乃行斌先生筆名)
先后如期在榮寶齋二樓南大廳和中國美術館及香港國際畫廊展出:然就在他于北京辦展覽間隙,啟功先生曾幾度引薦并陪同先生于榮寶齋、故宮、中國美術館(特別是故宮)……在大師前輩引導下,親眼賞閱歷代名家精品,特別是啟功先生幾度陪同先生于故宮,零距離品鑒故宮所藏歷古至今的中國書畫精品的真跡使他……厚積頓化,境界升華。不僅書畫大進,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創舉’,全身心地浸淫于中國詩、書、畫、篆刻的巔峰求索及其“篆刻印屏”以及由此而派生的“金石造像畫”畫種的獨造之中。他說:就篆刻而言:除了‘印作’本身的創作外,如何推陳出新地從根本上改變篆刻為俗稱的“雕蟲小技”的陳俗偏見,還東方明珠——篆刻藝術以‘與其他姊妹藝術同等地位’之本來面目?!诜磸脱芯苛酥袊鴼v代藝術家的審美方式以及東方傳統的審美習慣,特別是在北京舉辦展覽期間親眼看到的榮寶齋、故宮、中國美術館,特別是故宮等所藏歷古至今的中國書畫精品的真跡中,由于歲月及時代的變遷,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留下的歷史痕跡:大小、輕重、風格各異的各式朱紅艷麗的諸如:“三希堂精鑒璽”、“御覽之寶”、以及“精藏”之類的璽、印猶如眾星麗天般自然撒落于各式題跋、詩款、鑒跋特別是書畫之間……。如是一切,在先生眼里已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精鑒璽”、“印記”之類的信物……而是按照自然法則,于不經意中天然形成的勝似“書畫本身”的天然印屏!然這(原創美)正是先生所苦苦尋覓和追求的!
這種‘印屏美的發現’不僅使先生積淀多年的藝術理念受到了沖撞,同時也使他非常驚喜!……就是這種“驚喜”,才激發了他對“印屏美”的探索和創造的興趣!行斌先生說:“中國古代的藝術家雖將詩歌、繪畫和篆刻一起組成堪稱中國三絕的獨特而完美的繪畫布局(畫屏),開創了融詩、書、畫、印于一屏,追求‘寫意’和‘形神皆備’的傳統。但這其中書畫、詩文是主體,而篆刻僅作為‘點睛’之類的點綴,僅此而已!而我偏要大膽地在東方藝術之長河中,試圖‘本末倒置’地集書畫、詩文、篆刻的精華之大成,一改傳統,獨辟一徑,自成一格。……”經過苦苦求索,終于實現了他那以金石篆刻為主(唱主角),詩書畫并舉(作配角)的前無古人的“‘篆刻’印屏”創作新領域!
扇面《金石造像頌鄧公》作品中:巨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2.5cm×12.5cm(附邊款)】
書圣印圣題詞 紀念故宮600歲
但說今年——2020,整個中華大地,東西南北中…大事、喜事…其中,中國故宮為喜迎故宮六百年,特在“我國初步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用“微信的形式”隆重舉辦了“慶祝故宮六百年”——《大美中國
紫禁之巔》大型活動。并隆重推出了“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根植于我們中華民族及其博大的文化土壤中”圖文相印板塊引人入勝……也真正引起了中外書畫史學界、特別是書法藝術界的高度關注:故宮博物院的《大美中國
紫禁之巔——中國傳世藝術名家》新聞詞如是說:……謹此,我們特別隆重推舉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及其藝術,并以此共品和見證故宮600年的榮耀,共享這場文化盛宴。就在“雙十節”前夕的9月15日,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先生又應邀為故宮600周年題寫了“喜迎故宮六百年
眾星捧月共此時”的題詞。著名書法家、文物鑒賞家、故宮博物院院長(原)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先生也向世人發布了“行斌先生的書法造詣足以代表當代書法界最高水準,難能可貴,他的作品以后將成為故宮博物院‘座上賓’,將永久收藏展覽,可謂當代一代書法大家。行斌其書法作品在故宮的展出定能夠使故宮博物院蓬蓽生輝”的點評??梢钥隙ǎ簜ゴ蟮臅ビ∈バ斜笙壬c故宮的“2020互動”,不僅永遠銘記于紫禁城600周年,而且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
行派篆刻(印屏):《屈原·橘頌詩》(80cm ×20 cm)
釋文(4方巨印):
(一)《屈原·橘頌詩》全文?。ǘ┥罟屉y徙,更壹志兮。(三)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四)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咀ⅲ?方巨印皆8cm×8cm】
作為偉大的書圣,行斌先生在詩、書、畫、印的造詣堪稱四絕,特別是“偉大的書圣和偉大的印圣”之藝術及其偉大的書法精神,早已是中外書畫史學界、藝術界盛贊不衰的熱門話題。而早在1986年他就應邀代表中國參加中日第二回蘭亭筆會,是此次筆會中年齡最年青的一位。其書、畫、篆刻曾多次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諸如:(法國)中國青年畫展、14屆世界美術博覽會……并獲(日本)“第三屆中日水墨畫聯展(獲特別優秀獎)1999日本書人會所第23回國際親善書畫展最高獎___文部大臣獎以及中日美術交流協會1988年特別優秀獎……為中國贏得了榮譽!歐陽中石先生在他的著名書法論評——《正論“一代書圣——行斌”》中指出:“……他(行斌)是書法史上真正實現了不受書體(真、草【特別是狂草】、隸、篆【包括甲骨、鐘鼎、秦篆】、……行)、尺幅形式及大小等的約束,不論小幅短札或立軸、或橫幛、或扇面、或……,徹底打破了千年以來真、草、隸、篆及其狂草書法創作的‘禁格’和‘法界森嚴’,特別將狂草書法及篆刻的獨造推向了一個近極的,貫以巨幅大幛的,氣勢奪人的……全新境界。他是書法史上真正從書法藝術的必然王國進入了自由王國,他更以其爐火純青和登峰造極的境界真正成就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峰?!逼纷x歐陽中石教授的書法論評,再縱觀漫長的中國書法史,我們驚奇地看到:行斌書法不僅在‘造法’的積古開新上橫貫千古,而且其形式和內涵上的獨造更是曠古的。
《唐·韓愈·石鼓歌》——大篆筆意書藤篆也(八尺)
【釋文: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蒐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盡備無差訛。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鬃游餍胁坏角兀徂撬捱z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圣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大廈深檐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娿。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 安能以此尚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時在壬午三月 行斌書篆于丑石齋】
作為中國書法史上真正開一代書風的“行派‘一線潮狂草’”,被譽為“是盛世中國奉獻給中國書法史的一份‘最厚重的禮物’!”“……它不僅為“狂草的創作”開啟了一扇‘法門’,而且真正實現了“行派‘一線潮狂草’”橫貫魏、晉、唐……的“時代性突破”!被譽為:“……行斌后千年無人可逾越!它是懷素后1200多年,狂草書法創作的又一高峰……”!
行派楷書《宋·蘇軾·留侯論》(長6尺)
身為偉大的書圣,行斌先生的楷書造詣也頗具風采。他的《蘇軾·留侯論》的正楷立軸(長:8尺)即有鐘、王之意,更有對唐楷、魏碑的深悟,通篇文字結體大小自如,灑落隨韻。書寫一氣呵成,用筆流暢但又凝重,起筆收筆和提按頓挫有斬釘截鐵之感,流暢之中又彌漫著濃厚的金石氣息。是的,他的正楷之最大優勢就在于不落俗套,脫巾獨步!也有人認為:他的楷書與他篆刻邊款的單刀頓切、筆意豪放、清淳雅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楷法,一些權威媒體如此評價:“楷法蕩魄,靜氣逼人,晉風颼颼,真正難得一見的好楷書?!薄啊@件楷書的價值在于:使傳統楷法的線條和結構模式有了質的變化。筆法多用篆法,改變了一般寫楷書偏重于提按的習慣。線條中截圓滿雄厚,是唐以后楷書家不可企及的!特別是結構充滿了篆隸的質樸和魏碑俊厚洞達之氣。這也只有這位篆刻大師才能達到。
”【注:本段文字快照于《盛世收藏》網】
行派一線潮狂草:《李太白 ? 草書歌行》并后記(73cm×225cm×6)
【釋文: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湖南七郡凡幾家,家(三)
家屏障書題遍。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行斌于壬辰冬至(四)】
……
行斌獨創的‘行派藤篆’和‘行派草篆’兩種篆書書體,被譽為是書法藝術史上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合璧的經典!他獨造的:“金石造像畫”
畫種(具有‘金石味’的西洋具像式和中國漢畫像式兩種風格)、及其獨特之“篆刻‘印屏’”
在中外書畫史學界、藝術界享有廣泛高度贊譽,并載入藝術史冊。而這些都集中在先生一人身上,就不能不讓中國乃至世界為之驚嘆!……
行派藤篆:《南朝宋·包照·飛白書勢銘》(長6尺)【款:大篆筆意融狂草之韻別具藤篆光輝也刻】
【行派篆書四種(釋文)秋毫精勁,霜素凝鮮。沾此瑤波,染彼松煙。超工八法,盡奇六文。鳥企龍
躍,珠解泉分。輕如游霧,重似崩云。絕鋒劍摧,驚勢箭飛。差池燕起,振迅鴻 歸,臨危制節,中險騰機。圭角星芒,明麗爛逸。絲縈發垂,平理端密。盈尺錦
兩,片字金鎰。故仙、芝煩弱,既匪足雙;蟲、虎瑣碎,又安能匹。君子品之, 是最神筆。】
當然,作為偉大的印圣,卓越的金石造詣及其‘一路從古走來’的……以及堅實而深厚的詩、書、畫、國學及傳統文化根基作保障……故而在篆刻創作上,不論從刀法的‘一任自然’,
還是到章法的‘大疏大密’與‘大實大虛’的相悟相生,直至開拓出極具“‘行派’
面目”的篆刻藝術風格。這其中在‘膽敢獨造’上是直造千古的!有評論指出:70——80年代,他縱觀秦漢以來金石善本,先是多年如一日地臨習漢?。ǘ嘣诖u上刻),……繼而又是多年如一日地在漢印與古璽中尋找突破口……。而眾所周知的是:行斌篆刻進入成熟和創新,是自80年代后。他憑借其得天獨厚的詩、書、畫和傳統文化的堅實根基以及多年來用近數千方磚塊、石頭上練就的‘較硬的手底工夫’和敏銳的藝術洞察力,在對秦漢印蛻、戰國古璽、宋抑、元朱及歷代銅鏡,金石碑版等傳統經典深入刻苦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變通古今、取其巧妙,避開習氣、取其質樸,摒除粗劣……在古意和今意、文人氣與工匠氣等諸多矛盾中尋求統一。形成了他粗獷渾厚、刀痕斑駁,雄健率真,險峻自然的“大寫意型”印風:大至20公分見方的巨印,小至不足1厘米的子璽,方方布局疏密有致,筆意雄渾奔放,用刀剛健潑辣,每每治印信手隨筆(刀),粗放斑駁,看似沖、切、頓、挫隨意,但巧意匠心卻隱居其中,更見印面燦爛石花,磊磊落落,生機蓬勃,增添著隨意鑿成的風格。而到了90年代后期,他的“篆刻語言”開始了全新的詩意化開拓時期。
行派“篆刻印屏” 作品:《金石造像——頌奧運》(四尺整張)
作品中:四方(20×20cm)朱紅色巨?。骸昂推健⒂颜x、進步。”、“以人為本,大眾參與。”、“更高、更快、更強。”、“公開、公正、公平?!迸c‘同刊于石’的四方黑色款識(邊款)交相輝映,自然散布于:以奧林匹克會徽---‘五環’為主題而精心創作,且典雅的“行派‘金石造像畫’”——《同在五環下》作品[即:具有‘金石味’之‘中國漢畫像式風格’的金石造像畫]之間?!?
如今其篆刻已成功地將其‘行派藤篆’篆法與《天發神讖碑》以及魏碑中的《比丘惠感為亡父母造像題記》、《云陽伯鄭長酞亡父母造像題記》的布陣、用筆及刀法等熔成一體,并在此基礎上,挹取秦代權量、漢魏六朝磚甓意趣于一堂,使‘行派篆刻’生面別開,獨樹一幟!實為極具開拓意義的偉大之舉。莊子曰:“既雕既琢,復歸于樸”。讓我們吟著古人的名言,來親身感受一次——‘行派篆刻’新作之‘此中滋味’吧:篆刻新作:“澄澈萬古厚積秀”【(
13.8×16.8cm)行斌詩句】和“丑石弈千古,‘行派’斂厚積 。開山造大美,啟后萬戶林
?!薄荆?5×15cm)行斌詩:《行派吟》】。明眼人一看便會感知:……既:極具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又“痛快爽利”。同時又“自古無此面目”!他說:“‘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篆刻要有自己的風格,首先書法要有自己的風格!……歷史上,凡開一代篆刻宗派的大家,皆一代名書家、畫家和詩人……?!彼终f:“真正‘自具面目’的篆刻大家的‘印’,如同‘莊主坐堂,面目曠古’!而時下‘潮流派’”
的‘印’如同‘無家游民,面目散淡無從’!假如我們從一代大家齊白石50年代后所刻大量印作中隨意拿任何一方印,都能感受到大師那‘痛快爽利’的‘白石面目’——渾厚蒼勁、生辣樸茂的篆刻氣息和他由《三公山》及《天發神讖碑》等演化而生的氣勢雄偉,既有秦漢人的雄強樸厚,又有現代人以古為今的生氣的‘篆書書法氣息’是
互為印證的!而假如你在時下的一些展覽中拿出 一些‘入展甚至獲大奬的‘潮流派’的‘印作’
就不會有這樣的感受了!因為當下的許多印人就根本不會寫篆書!是東拚西湊‘做作’的。如果讓他再拿出‘另外一方印’,就不會有‘如此面目’了。至于風格就更是……。因為
‘潮流派’”浮澡成風,把入展、獲獎和投其“評委”所好作為藝術的目標,追求視覺的刺激與感官的悅目,使篆刻創作流于形式,……他們忽略甚至對中國藝術內核的要素——傳統的中國文化,特別是詩、書、畫等對“篆刻的根本作用”是否定的!——因為他們最怕、當然也‘無心’和‘無力’馱負千年積淀的優秀的人文精神的……就更不知“書從印入,印從書出”之……。多年來,行斌先生始終把啟功大師贈于他的“雅的境界是從厚學中得來的”。堅信“成就就是人品學養的匯聚”始終把讀萬卷書和把書畫篆刻、詩文作為內養修心的手段。正確地把握自己,不趨時、不盲從、甘于寂寞,堅定地走經典大道是行斌成長為一代偉大印圣的根本所在!
行派‘一線潮狂草’”: 【《宋·周敦頤·愛蓮說》】橫幛(144cm×458cm)
(戊戌立秋日過會,茶余午后,趁著雅興,與眾賓友蓮池閑步亦共品周敦頤‘愛蓮說’,別一番……“出淤泥而不染”之此中意味也。豈止人品?就我們中:苦心于中國書畫巔峰之登攀者更關乎——“道”之藝術命題也。)
如上,我們品賞了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先生為故宮600周年題寫的“喜迎故宮六百年
眾星捧月共此時”題詞;“故宮600年慶祝活動組委會”發布的“藝術名家對行斌作品的點評總結”點評詞。并特授予先生“中國文化
百年巨匠”榮譽稱號,發布了“百年文化巨匠——行斌”評鑒詞。如此品書賞評不僅使人養眼悅心,而且仿佛把人引入云間霧里的感受了一回:作為偉大的書圣、印圣的行斌‘偉大的人格魅力’!他是真正意義上以國學大家的‘境界’和詩人的‘情懷’以及政治家的睿智遠慮,攀沿于歷古至今“藝術大師”們的成功之道而‘全面的修養自我’和‘全面的創造自我’的……。是詩、書、畫、印相悟相生‘合而化之’的結果!我們說先生的偉大,不僅取決于他“致廣大、盡精微”的大美境界,而且更在于他歷史而唯物的‘直越雷池的治書境界’:當然,中外藝術界普遍公認的他的真正與偉大,還取決于他偉大的
“‘大藝術觀、藝術大國’思想”指導下的“藝術創造精神”及其“不僅為往圣繼絕學,而且以前無古人
后無來者的‘大手筆’為中國藝術造新法、開絕學”之偉大之舉!我們看到:他不僅把中國書法篆刻(包括真、草‘特別是狂草’、隸、篆、行)藝術開江到一種“互為營養,雜糅相嵴的全新境界”,創造出了令中國藝術耳目一新的行派藤篆(包括藤篆?。┖托信刹葑òú葑。?;對中國書法(包括真、草‘特別是狂草’、隸、篆及其甲骨、鐘鼎、秦篆、行)用詩、書、畫、印,特別是中國哲學的‘綜合思維和眼光’進行了全新的‘靈根再造’;創造性地用“詩境及其‘詩的語言’”
對中國書法(包括真、草‘特別是狂草’、隸、篆、行)、篆刻進行‘體系性’創造(作)和詮釋的先河。
行派一線潮狂草:【《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并開語】(350×75×6)
釋文:
【《春江花月夜》——大唐詩人:張若虛詩抄。行斌書并記于庚寅。
開語:中國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之“曲名”可謂改了千年,最終還是以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春江花月夜》之“詩名”而……。這或許是因為‘此曲’悠揚委婉的旋律與‘此詩’清澄窅遠的藝術境界相為一體之……。而詩中傷感之情的流(一)露反倒增添了些許“‘飛白’之‘書情’”……如是一切,恰與“行派——狂草書法之‘造景(境)之旨’”相拍和。故飛白狂草圖之于中秋。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二)】
就以先生‘為往圣繼絕學’來說吧:首先是他歷史而唯物的‘直越雷池的治書境界’:也因此,我們會在他的書法中看到:即吸收了‘二王’“絞轉筆法”和“(時而是‘王羲之書’之)不急不迫的‘運(行)筆”的優點,時而……。但又對歷史上被人認為“王書過于姿媚而少雄壯之氣”以及“由于思想方法和認識上的局限招致缺乏民族氣節”
等等……打破和革故了‘王羲之書’所淡出的
“有女郎才,而無丈夫氣”(唐·張懷瓘評王羲之)……以及“……古來草圣無不知,豈不知右軍與獻之,雖有壯麗之骨,恨無狂逸之姿?!?
(唐·任華詩)之弊……包括歷史上著名的如:祝允明狂而不肆……雖狂但乏神無勢,缺少發乎情性的神采氣韻……等等,他還對歷代書家因使才而時入輕薄,求端莊卻入板滯之弊進行了大膽的革造。我們可從他的書法:無論是“行派‘一線潮狂草’”還是行、楷書或篆書,用筆之從容,筆端變化之豐富中明顯的看到:(比如他的‘一線潮狂草’)不僅比懷素筆下多致,而且不急不迫,不僅沒有懷素由于用筆瘦硬,純用中鋒,而表現出的起伏提按變化不大和只顧用筆迅疾而造成的輕重緩急無甚變化……之弊。又融入了畫意意象美和他獨到的‘印章的單刀直入式’簡潔為上的明快與……直至以虛勝實,以一當十之篆刻布陣之法。他還總結了歷代草書大家轉折處太猛、不自然,或章法考慮太多和過于求變化而失氣韻,
以及王鐸草書的行距疏空,字距茂密,使狂草書法的“情感容量”趨于‘欣賞乏味’和 墨法上雖“數百年仍見潤澤”但忽視了“流于造作”等不意垢跡……
……鑒于行斌先生對中國書法篆刻藝術的偉大貢獻,中共中央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于公元二零一五年,作出了《一代書圣、印圣行斌》的隆重推舉。(全文如下):
篆刻釋文:(自左至右)
輝耀九州(9×9cm)和平統一(9×9cm)祥光北指(9×11cm
)全文?。骸囤w樸老·為西泠印社題詩》(5.5×5.5cm)【附邊款:“篆該力追秦漢遠,功深自有神來腕。刀鋒所到意有余,異識齊飛稱浙皖。西泠諸子多錚錚,不襲古貌取其神。摒除奇巧重風貌,待看推陳以出新?!薄砍跎翰晃坊ⅲㄗ迎t0.9×0.9cm)【附邊款:元朱文宜細宜工。然細則易弱,工則易板。何以得到醇雅寧靜之藝術效果?余在線條之變化,刀法之錘煉,文字之修養上有所感悟。何如?請指正之……】乳臭未盡之人(子璽0.9×0.9cm)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7×7cm)肖形狗(0.7×0.7cm)浙皖有嶺【附邊款:百年前的印壇有方圓分馳,南(浙派)北(皖派)對峙之說。故作此印。(1.6×1.6cm)】書印恒光(子璽1.1×1.1cm)乳臭未盡之人(子璽0.9×0.9cm)既雕既琢,復歸于璞(封泥印·附邊款:吳昌碩《西泠印社記》4.8×4.8cm)肖形人物【附邊款:搜盡平凡,取神遺貌,得不似之似乃吾創作肖形印之真意也。此印已流入日本,今又重刻。壬申年八月行斌記】}(4.8×4.8cm)
一代書圣、印圣行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隆重推舉‘一代書圣、印圣——行斌’及其:由行斌先生開創的經典的“一代‘行派’詩、書、畫、印‘大藝術’”。正如中共中央宣傳部所指出:
“……中共中央宣傳部特鄭重嚴肅而隆重地推舉‘一代書圣、印圣——行斌’及其:由行斌先生開創的經典的‘一代行派詩、書、畫、印大藝術’。作為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及其共同主辦此次大型活動的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毛澤東思想研究會、中國國家畫院、中央美術學院及其組織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盡管我們一再認為‘書圣大師的產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起碼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歷史接受和檢驗過程!因為歷史上已經蓋棺定論或被舉世公認為書法大師,皆為身后事……特別是‘一代書圣、印圣’更屬‘深遠而漫長的歷史定位’。但我們及其組織和專家委員會還是在非常鄭重而嚴肅地縱覽漫長的書法篆刻史時驚奇地看到:從先生近半個世紀的書法(篆刻)藝術人生和在漫長的書法史中——‘經典的行派書法(篆刻)’不僅將中國書法(篆刻)之‘感情容量’和‘文化內涵’擴展和通達于‘最廣大’之‘境界’,而且更以其:深具極其寬廣的中西文化視野。他的藝術是真正意義上用精神照亮人的審美世界的!其藝術及其博大之精神,已事實地成為書法史中最中堅的支撐和重鎮,并已事實地成為厚重的書法篆刻傳統中最為輝煌和燦爛的永恒象征!被譽為:‘……行斌后千年無人可逾越’!!……他以‘行派書法(篆刻)’‘前無古人 后無來者’的‘永恒經典’‘獨造’真正贏得了書法史!……更贏得了中外藝術界所一致公認的:‘一代書圣’和‘一代印(篆刻)圣’!……”
為隆重介紹‘一代書圣、印圣——行斌’在世界藝術史的特殊地位和藝術成就,及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我們特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來重點展現其最具時代感、歷史感和民族感的“行派”絕世精品,真正以“真善美”讓眾人感知“一代書圣、印圣——行斌”及其:由行斌先生開創的經典的“一代‘行派’詩、書、畫、印‘大藝術’”魅力以及精髓所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2015年元月
寫意國畫:《嬌紅傲春圖》九四年寫意(寬4尺)
望文思遠,我們介著“偉大的書圣、印圣與故宮的歷史淵源”的話題,歷史而現實地看到:從歷代對王羲之的評論看,其在歷史上的地位,雖然得到了唐太宗的鼎力推舉,但也是經過反復比對和評論以后才確定下來的。據悉,將王羲之奉為“書圣”,最早見于唐代李嗣真《書后品》,從此至今的千年過去了,圍繞“書圣”和“二王”以及“蘭亭序的真偽”等話題和爭論千年未休。而‘學習、挑戰和超越王羲之’,又是千百年來成千上萬的書家積極進取向上和為之而奮斗的正當和理想。不管是哪個時代,要是能有人的書法真正超越了王羲之,那肯定是這個時代的驕傲!而千百年來為之奮斗一生的硯邊人和仁人志士不計其數,卻都以學(功)力不足或缺乏……或……以至今天,一則“偉大的書圣、印圣”的“話題”如劃破時空,大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但為止至今,除了一些“牢騷和情緒的發泄”外,還真沒能看見對“偉大的書圣、印圣”之藝術的“實質和正當”的“學術性批評”的意見和點評。只是正面和正能量的“主流”卻給與了客觀、公證而事實地高度贊譽。所以我們說“偉大的時代才會產生偉大的書畫家”,這已被漫長的‘美術史’,特別是中國美術史所印證。而作為中國書法:不論是以流美遒勁的書風開一代風氣的王羲之也好,(注: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書圣地位是盛唐確立的),或是把王羲之行草書中的放達不拘推向極致的草圣張旭及其懷素、顏真卿也罷……。他們的產生是“大唐盛世”這個偉大時代的必然!……而在中國有史以來最鼎盛的當今,我們終于看到了:一代偉大的書圣、印圣——行斌先生的巨大存在!
正如專家學者評論中所說:“……盛世、融合的時代,才會產生象行斌先生這樣的真真切切的書圣、印圣。是自然的法則!”歐陽中石先生在他的著名書法論文——《正論“一代書圣——行斌”》中指出:“……書法史雄辯地證明:行斌先生‘書圣’之稱是當之無愧的。我們不怕有不同意見,也不必要什么組織來命名。歷史自有公斷。就像書圣王羲之那樣,也有人批評他,他本身也不是盡善盡美,但是,他還是書圣,行斌更是書圣。”
衷心祝愿:中國故宮與盛世中國夢鼎世界。也祝行斌的“藝術峰韻”和“偉大的書法精神”彪炳史冊,爍之千代!
寫意國畫:《云歸處觀林壑圖》九四年秋寫意(寬4尺)
另悉:【11月5日,著名書法家、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原顧問、當代書法學科建設重要開拓者歐陽中石先生于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3歲?!?
……為深切懷念和表達對老教授的無比……之情,特選刊歐陽中石教授‘對行斌書法點評’的著名書法論文及其題詞,以為……。行斌先生沉痛而低沉地告訴筆者:“……書法,作為中國的國粹!如何繼承和發揚?歐陽中石老先生的去世,讓書法界真正少了一位導師和敢于直白中國書法真偽和真善美的書法泰斗?。。?
……深深的祈愿和禱祝敬愛的導師一路走好!”
時在公元2020年11月11日(文化各界在北京八寶山舉行“歐陽中石追悼會”時)
寫意國畫:《峨眉冬雪》一九八五年寫生(寬4尺)
正論“一代書圣”——行斌
歐陽中石/文
書本小道,自古已然。但在中國文化史上,卻只有書法被公認為是最能代表中國藝術精神之藝術。而書法史上又是把“書圣”作為中華文化中書藝創造的“盡善盡美”的象征。比如:雖推崇王羲之為“書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象,而只是看作中華文化中書藝創造的“盡善盡美”之象征。就是說:王羲之在他那一時代到達“盡善盡美”的頂峰,這一“圣象”必將召喚后來者在各自的時代去登攀新的書藝頂峰。
行斌先生被人們稱作“一代書圣”,
同樣也是經過反復論證和歷史比對而認定的。對于行斌的書法成就,我認為堪與“書圣”王羲之比肩。為什么說行斌先生是當之無愧的書圣,什么樣的人才可稱為“書圣”
。我認為書圣首先應是大書法家,即書法大家,大師。是他們中被后世公認的最杰出的極個別人。這里,首先要明確,什么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書法家,我認為,書法家至少必須具備下列幾個條件:一是有正確的美學價值觀,有正確的審美取向,不能以丑為美或踐行旁門左道;二是具有較高的結字和控筆水準。能熟練完成優秀書法作品的創作;三是具有比較鮮明的個人風格或特色;四是具有繼承傳統和勇于創新的能力,特別是能夠較好地找到繼承傳統和敢于創新(造)的最佳結合點。至于書法大家或大師,只有書藝、書論、書德較高的極少數書法家,并且深具把握創作領域之能力者方可稱之。而且他們中的堪稱是橫貫百代之千古集大成者:諸如書道超群,書藝、書論、書德影響超越時代的真正大師,才可能被后世稱之為書圣。在中國書法史上,被后世稱之為書圣的人當然極少。有此尊稱的,除晉代王羲之和被稱作“草圣”的唐代懷素之外,則只有被稱作“一代書圣”的行斌。說到底,行斌對中國的書論、書藝和書德等方面的貢獻確實杰出,表現確實非凡,這才是他被稱作“書圣”的根本緣由。
2014年11月,歐陽中石先生的題詞。
行斌書法是開創性的和劃時代的,堪若挾時代之氣,成浩蕩之勢也!它以一種創造性的書法藝術實踐,開辟了一種全新的技法體系和風格模式,開辟了全新的審美境界,承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人文精神和時代內涵。他為書法演繹時代精神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十分完美的表現形式,而且以自己的豐富實踐為這種表現和演繹找到和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筆墨語言。如今,行斌書法已是一個兼容并蓄的風格體系:所獨造“行派一線潮狂草”已是狂草史上經典的圭臬和天下第一!所獨造的行派藤篆和行派草篆更是一種脫手而出的篆書體。并以“古不乖時,時不同弊”之義蘊將篆書創作推向全新境界;所獨享天下的榜書已不是簡單地把字寫大,而是開辟了一條與大幅巨障相匹配,以氣勢宏闊,陽剛大美為價值取向的行派榜書體系!他是書法史上真正實現了不受書體(真、草‘特別是狂草’、隸、篆‘包括甲骨、鐘鼎、秦篆……’、行)、尺幅形式及大小等的約束,不論小幅短札或立軸、或橫幛、或扇面、或……,徹底打破了千年以來真、草、隸、篆及其狂草書法創作的“禁格”和“法界森嚴”,特別將狂草書法及篆刻的獨造推向了一個近極的,貫以巨幅大幛的,氣勢奪人的……全新境界。
他是書法史上真正從書法藝術的必然王國進入了自由王國,他更以其爐火純青和登峰造極的境界真正成就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峰。
藝術源于人民,服務人民。作為藝術門類之一的書法,同樣如此。真正的書法家因為熱愛藝術而追求書法,立志使書法服務人民,絕不會把書法當作追逐名利的工具。以弘揚和熱愛書法藝術、服務人民而寫,是書法家書德的最高境界。行斌先生從不計較自己的字能賣多少錢,只便在市場經濟帶來的文化雜糅及其商業炒作的表現欲前先生仍保持“古代藝術家”那種寵辱不驚,一以貫之之平靜、純明而穩定的心態,并以之為中國書法造法、創變、義務書寫、免費贈送不計其數。他富于善愛,熱心公益事業,表現了一位藝術大家為人民、為國家竭誠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總而言之,行斌先生完全達到了書法為人民的最高境界,難能可貴。
2013年10月,歐陽中石先生的題詞。首次發表在2013年出版的《當代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鑒賞——盛世收藏 紅色寶典》。
我一向主張,每一位書家的書史地位應取決于他為書史貢獻了多少。行斌書法雄視古今,博精群法之書史地位,不僅取決于他是中國書法史上真正集大成者,還在于他自覺地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和時代的審美流變,瞅準盛世中國之整體風貌:精神的極其解放和大膽追求自然和個性的意愿,荊棘叢中開派,萬壑林中開法界。其開宗立派,獨窺太古;銳意創新,開法創變之舉在書法發展史上是亙古未有的。由于行斌先生在書法上突出成就和杰出貢獻,書法界乃至學術界早就有人把他稱作”一代書圣”這完全是實至名歸。歷史上已有“書圣王羲之”,現在出一個書圣,必須拿他與王羲之比對,其書道,包括書論、書藝、書德不應亞于王羲之,或者說,他應該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少應該旗鼓相當,在某些方面更應稍勝一籌。就是通過一些直觀的比對,書學界更有人提出“二王書法只不過是一個時期的代表,而行斌書法卻以遠邁魏、晉、唐,后蓋宋、元、明、清之整個書法史的全部”而真正贏得了書法史!……更贏得了中外藝術界所一致公認的“一代書圣”。
大型藝術經典專輯《一代天驕書圣 · 行斌》2017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出品(大8k精裝豪華版)。
大型藝術經典專輯《一代天驕書圣 · 行斌》封底
書法史雄辯地證明:行斌先生“書圣”之稱是當之無愧的。我們不怕有不同意見,也不必要什么組織來命名。歷史自有公斷。就像書圣王羲之那樣,也有人批評他,他本身也不是盡善盡美,但是,他還是書圣,行斌更是書圣。
……
嶙峋大峰,造于天化!余力之是,渾鐘鼾鳴。遂引《史記》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m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币栽⒁?!
于甲午二月
大型藝術經典專輯《一代天驕書圣·行斌》前言
大型藝術經典專輯《一代天驕書圣·行斌》編輯單位及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