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則周近照(攝于2020年8月)
多種文藝皆有成就的奇才
——訪著名作家、書畫大師陳則周
人民日報記者崔大鵬、 新華網記者
又見到陳則周,感親切。記得13年前記者在2007年第8期人民日報《新聞戰線》對他作專訪報道,請他講解如何寫好新聞論文。得知多年來陳則周在書畫、文學等方面成果更大,在記者節期間,又采訪了這位以奇才聞名的著名作家、書畫大師,訪談這位本身也是記者的同行,頗有共同的話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走過一條充滿坎坷又鋪滿鮮花的路,令人欽佩與啟迪。
國畫《華峰挺峻》2014年2月18日人民日報
才華橫溢的陳則周軍人出身、院校畢業;出生農村、從業媒體。數十年來他以現代的審美意識融入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他走遍了全國所有30多個省份,祖國的錦繡山川、歷史文化使他視野開闊,陶冶情操。他涉獵廣泛造詣高。早在1993年11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他的中國畫并評價他“融詩書畫印于一爐,相得益彰。”他還喜歡習武、音樂,能演奏多種樂器,也是音樂家協會會員。部隊在江西省上饒,他被這個美麗的江南水鄉的歷史文化所浸淫;部隊駐浙江省麗水,他陶醉于這里的豐厚人文,把青田石雕與福建福州壽山石雕加以兼容。說到這里,他便拿出刻刀,不用先寫字也不需架子夾住,而直接拿在手中刻,約六分鐘就刻出遒勁蒼古的篆刻章。怎練此高超絕技?他說當年為利用時間替戰友刻章,在山路行駛顛簸的野營軍車上練出懸手而刻。
國畫《樂哉寄情山水》2014年2月18日人民日報
【多種門類創佳績,實難能可貴】
多項并舉皆創佳績堪奇才。60后著名書畫家、書法家、篆刻家、作家、詩人陳則周現為福建日報記者、編輯,兼最高檢檢察日報、法制日報等多家國家級報刊特約記者,人民日報新聞培訓中心導師。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登出版其書畫、文學集11本,其中多本書由時任人民日報社長、解放軍中將、著名書法家邵華澤題寫書名。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等30多種國家級的報刊發表其繪畫、剪紙、書法、篆刻、雕刻、攝影等兩千多件;詩、詞、賦、散文、
小說、歌詞等兩千多篇,并報道其文藝、 新聞等方面突出業績。陳則周系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
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等10多種國家級會員,是全國加入國家級協會最多的人。他名列《中華書法大師》、《中國書法家選集》,國家一級美術師、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等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院院士。他數次作為“共和國杰出藝術家”成員出訪多個國家,名列《世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等60多種大型辭書。其美術、書法作品多次參展示于中國美協、
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書畫展。作品掛上人民大會堂等,選作郵票、碑林等。
健筆譜華章。作為著名作家、中國報告文學的陳則周所寫的報告文學《八閩抗天曲》,翔實而生動地記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任省長時帶領福建人民奮勇抗洪救災的歷程,獲“中國世紀大采風“一等獎,并載《走筆神州》一書,這大作是他在《人民日報》、《福建日報》刊登的報道基礎上作的改寫;發表在2018年《福建日報》的散文《
宛自天開》被選作福建省中考語文試題;他曾榮獲中國文學界最高獎項”魯迅文學獎“;在《人民日報》、《
中國文化報》、《中國書法報》等發表不少書畫類學術論文,出版《書法藝術論》專著,對書法的筆法、結構、章法三要素,以及用墨、氣韻、布局等,各書體特點及其由來、演變,
還有各種書體的比較等作精辟的闡釋、論述,這本書頗有影響力;他對十幾種書法的書體分別寫了賦這種古文學填補了中國書法史的空白。連續十年春節人民日報發表他篆刻,是全國在人民日報刊登篆刻最多的人。先后數十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當場觀看過他篆刻、書畫表演并合影。
篆刻:松鶴延年 2017年1月30日《人民日報》
篆刻:柳鶯爭春 2017年1月30日《人民日報》
【眾多國家級報刊,聚焦報道他】
陳則周的人生經歷曲折又多彩。媒體曾報道,在人民軍隊,智勇兼備的陳則周深受官兵青睞,當戰士時《前線報》等報刊就報道過其事跡。在文壇藝苑他碩果頗豐,成為著名作家書畫大師;在新聞崗位他銘記樂為黨和人民鼓與呼的職責,弘揚正能量,鞭撻邪丑惡。在人民日報、新華社、法制日報、檢察日報、福建日報等刊登過不少宣傳與監督報道。作為共產黨員,他致力濟困扶貧。作為著名藝術家,陳則周收入頗豐慷慨解囊,先后為困難戶、貧困生、災區、公益事業與活動捐款上百萬元。
作為記者的陳則周本身成新聞人物。早在1993年7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他的國畫,并評論:“陳則周融詩書畫印于一爐,相得益彰。”2004年7月16日《人民日報》
寫道:“陳則周以奇才聞名,先后被破格上大學和破格分配當記者。他天資穎悟,刻苦磨礪持之以恒。他經歷過挫折打擊卻堅韌不拔,樂觀向上。歌頌黨和祖國,歌唱人民軍隊是其創作主旋律。”2000年8月3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軍旅的火熱生活激發起他創作的沖動,社會的重視青睞為他的創作插上騰飛的翅膀。”新華社也多次報道其業績。1996年6月14日《解放軍報》:“陳則周一雙炯炯的目光透射出軍人特有英氣,在書畫藝術天地里展示美的世界。”《光明日報》載:“著名書畫家作家陳則周博學多才,端莊樸實、聰穎睿智,從軍人到記者,以出眾的才華執著的追求在文苑藝壇中辛勤耕耘。”
中紀委《中國紀檢監察報》評:“其書畫創作融情貫氣意在筆先,令人產生奇特的審美體驗和藝術熏陶。”《
中國新聞出版報》、《法制日報》、最高檢《檢察日報》等報道:“陳則周性格坦直剛正不阿,鞭撻邪惡崇向光明,描繪人世間的壯麗畫面,同時以犀利的筆鋒針砭時弊,大膽地寫下不少暴露丑惡的報道,在反腐倡廉的大潮中激流勇進!”他逆境時更加奮起,順境時再接再厲,遂被30多種國家級報刊所報道。
版畫《鋼鐵長城》2014年2月18日人民日報
【至今面仍體魄良好,當過偵察兵】
談及從軍路,則周懷念、感德父母雙親。他說,父親陳國祥(陳明南)是立過戰功的抗美援朝志愿軍,寫了申請書:為傳承革命傳統愿把獨生子送去參軍,母親流淚難舍。他先后從戎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江西省上饒市32381部隊和32380部隊。在野戰軍陳則周當過偵察兵、報道組組長,師政治部宣傳“編外干事”,到福州軍區《前線報》實習
。他作為戰地記者奔赴前線,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采寫報道并體驗生活搞文藝創作。他榮立三等功,被評為福州軍區文藝先進工作者。他生活閱歷較豐富,在武警福建總隊、閩侯縣武裝部等經歷過。與軍旅有緣!他兩位親兄弟皆為軍人出身。
多年來陳則周武風猶存:高1米多的水泥舞臺還能跳躍上、距離兩米多講臺不用助跑能跨過、長6米多直徑12公分的竹竿可頂在鼻上。還能倒立行走、翻跟斗等,擒拿格斗功不凡,使許多年輕人佩服。記者看過他近年“尚武”視頻。他幾乎每晚都加班到兩點多,早上8點多起來,中午從不午休,每天睡五個多小時就精力充沛,從來沒有頭痛過,體檢“三高”等方面皆無,
眼睛仍是一點五,奇哉!他說感覺自己仍像二三十年前一樣各種體能不變。一些人見到則周時感嘆:“十幾年來你人都沒什么變呀!”問及有何秘訣怎練身?他答,飲食只是粗飯淡菜,因忙常餓頓。他自己也覺奇怪,怎么“半吃餓”身體反而好。正如著名醫學家鐘南山所言:不能吃太飽,適當饑餓有益健康。他工作繁忙沒刻意專門花時間鍛煉,而常去采訪總背著大包走動,這客觀上就是鍛煉。
【歷盡艱辛創佳績,伯樂識奇才】
陳則周幾曾困擾,幾回奮起。他待崗過、冷遇過、茫然過,但他坦然應對,能自我批評,致力完善,不忘初心,執著追求,迎來了春暖花開。他歷盡艱辛卻心里素質佳,善處世為人,扶正壓邪,助人為樂。書畫乃心之言,德行兮遂當修煉之。凡事難一帆風順,他每一心中理想總努力進取,遇挫不消沉而尋新思路,力求遇煩事不煩心,故不損身心。他善知恥聞過,能盡力改之。“結友使心曉”,他胸懷廣誠待人,認為與人交往應記對方的好而忽略其短,人家對己有成見,先檢己而多為對方慮;要想得人助,先思怎幫人。朋友多、心境佳、身體好,遂能成就其宏業。大學中文系班主任劉新華在則周畢業紀念冊上題他“大智若愚”。
福建省閩侯縣祥謙鎮蘭圃村是其出生地,陳則周原名林師秀,蘭圃村是革命老區英才輩出。小時候因家貧寒被抱養到青口鎮大義村,大義“后竹林七賢”中陳介夫、陳薦夫是其先祖,明朝曾四代出九位四品以上文武官,相當現地級市以上官,史稱“九條金帶”。先賢的業績從小激勵他奮發有為!他種過田、放過牛、砍過柴、打過工、扛過槍。在閩侯大義中學讀高中成績優異,7科總分700分考651分平均93。命運會著弄人:他參軍無緣上大學;快提干時政策卻變化;半年后突出英才可提干可是他已退役。離高中畢業已五、六年的他到福州市閩侯二中只補習5個月,且原高中沒讀過地理、歷史等,高考差30幾分。老師說福建錄取線特別高,若在外省已上線,鼓勵他再考。因家貧無法再復讀,他就擺攤刻印畫像賺些錢維持,但常無米下鍋只能斷斷續續補習,很艱難,幾經拼搏終于扣開大學門。鄉親們夸他知書達理,尊老敬賢,孝順父母。
情感方面充滿傳奇色彩。陳則周幾次失戀,既傷心、迷惘、困惑,又爛漫、曼妙……頗具戲劇性。后來了個閃電似的愛,與張小丹三天喜結良緣。妻子張小丹在他的熏陶下也步上創作路,成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前幾年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文化報、中國文學網等媒體以《腹有詩書氣自華——記青年女作家張小丹》等為題報道她:“出生于福建省建甌市的張小丹是大學英語系畢業的高材生。她秀美文靜、氣質高雅,作品清新婉麗,筆致純情雋永,給人帶來如詩似畫的唯美感受。”夫妻倆常切磋文藝創作。福建日報社原社長夸小丹賢淑相夫,助力則周搞事業。其機靈乖巧才念初中的小孩也喜愛搞篆刻畫畫。
伯樂貴在能相出良馬,為社會引薦輸送人才。才識過人的陳則周曾多次有幸遇伯樂,較突出的有3次:
一是年少時聰穎睿智的陳則周被部隊看上破格參軍;二是高考本來福建師大美術系擬收他,而他作為文學創作專長生先被福州師專中文系破格錄取。在校因文藝創作成果大,寫作課被免修;三是大學畢業破格分配到福建日報社當記者。另外,雖然大學中文系畢業,他后來又考入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專業。能多方面取得成果,則周表示當感恩伯樂的關愛,感德各級領導的關懷與勉勵,感謝有福建日報社這良好的平臺,也得益于社會各界的贊許。
問他才藝為何這么全?他從自己名字里妙悟出“勤為徑,誠則周”之義,以勤奮為道,且心誠守規則能成全。作為藝術家不能只是獨特風格,當力求多種風格以適應各種層次人的需求。藝無止境!面對成績,陳則周這位記者、名作家、大師不會自滿,而是再接再厲。車站中、飛機上、深夜里,可看到珍惜時光在構思吟詩、刻章作畫;田間處、工地上、校園中,可看到他在忙綠采訪的身影。但愿這位奇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陳則周當兵的照片
2014年2月18日人民日報
2014年2月18日人民日報
陳則周書法原載福建日報
頌祖國(詞二首)陳則周
(一) 沁園春
十月金風,吹靚神州,染綠九疇。
看大江南北,升騰紫氣;
長城內外,展示風流。
虎躍龍鑲,鷹翔鵬翥,同慶中華青史猷。
思往昔、多崢嶸歲月烽火,可泣堪謳。
國旗插上城樓。喜無數天驕壯志酬。慰民族崛起,
高標特色;山川錦繡,馳譽寰球。
改革鼎新,與日月俱進,昌盛繁榮國力優。
須乘勝,更運籌開拓,鋪就春秋。
國畫《青山多壯麗》
(二)水調歌頭
大地山川秀,祖國艷陽天。
山川五岳昂首,解讀富強篇。
盛世良辰多好,一派豐頤景象,擊鼓喜爭先。
又是金風起,碩果滿人間。
永難忘,山河碎,鐵蹄躚。
九州覺醒,千軍跟黨怒揮鞭。
華夏終于崛起,不斷昌隆鼎盛,改革換新顏。
應續擎旃幟,前景闊無邊。
——原載2005年10月9日《人民日報》
長城雄關(中國畫)陳則周----原載2007年1月1日《光明日報》
春天來臨
陳則周
《人民日報》
(2014年02月03日08版)
穿越時間的經緯
掠過季節的原野
春天邁著輕盈的步履來到人間
和煦的春風把嶄新的日歷開揭
冰雪消融,枝頭有了嫣紅的花兒
堅冰已破,江河有了飛馳的白鴿
心的吟唱飄蕩在坊間阡陌
小草對春天吐露出一腔赤誠
流泉為春光譜寫著一曲戀歌
這春天來臨的美好辰光
百靈用歌聲啄亮曙色
讓大地山川披上著金色的盛裝
暖陽用七彩添色神筆
把江南水鄉描摹得綺麗和諧
春風用纖手巧作梳篦
梳理出九州風物的異彩與奇特
綿雨用絲線織出帷幄
迷蒙中令人感受春的美麗與羞澀
翻閱歲往,我們走過了冬天
讓彷徨隨著新年的鐘聲沉落
逡巡今朝,我們邁進了春天
擎起信念的火把一路昂首高歌
走進春天,相信自此飛轉的年輪
誓將一往無前碾平坎坷
凝眸春天,那爛漫的山花
疑是跳動在心坎的理想之火
寄意春天,撒下希望的種子
明日將是繁花后的累累碩果
陳則周 藝術簡介
陳則周,男,福建閩侯人,軍人出身,大學畢業,從事記者,中共黨員。60后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作家、詩人,世界名人。系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等10多種國家級協會會員,是全國加入國家級協會最多的人。名列《中華書法大師》、《中國書法家選集》。陳則周現為福建日報記者、編輯,兼最高檢檢察日報、法制日報等多家國家級報刊特約記者,人民日報新聞培訓中心導師。陳則周是國家一級美術師、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等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院院士。他作為著名作家、書畫大師,曾數次列為“共和國杰出藝術家”成員出訪多個國家,名列《世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等60多種大型辭書。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出版其書畫、文學集11本,其中多本書由時任人民日報社長、解放軍中將、
著名書法家邵華澤題寫書名。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等30多種國家級的報刊報道過陳則周業績,并發表其繪畫、剪紙、書法、篆刻、雕刻、攝影等兩千多件;詩、詞、賦、散文、小說、歌詞等兩千多篇。作品多次參加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書畫展,作品懸掛人民大會堂等,選作郵票、碑林等。他還喜歡武道、音樂,能演奏多種樂器,也是音樂家協會會員。
陳則周當過偵察兵、戰地記者,曾榮立三等功,被評為福州軍區文藝先進工作者。參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2381部隊、32380部隊,在江西省上饒市、永新縣,浙江省麗水市等地駐軍過,先后在武警福建總隊、閩侯縣武裝部等經歷過。至今仍體魄良好,2020年他還多次作了翻墻、跨越、跳高等表演,擒拿格斗功不凡。
凝情揮筆譜華章!作為著名作家
、中國報告文學的陳則周,將他刊登在人民日報、福建日報的報道改寫成報告文學《八閩抗天曲》,翔實而生動地記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任省長時帶領福建人民奮勇抗洪救災的歷程,獲“中國世紀大采風“一等獎,并載《走筆神州》一書。他兩篇新聞論文選入中國人民大學教材、曾獲中國文學界最高獎項“魯迅文學獎”,發表在2018年《福建日報》的散文《宛自天開》被選作福建省中考語文試題。他把十幾種書法的書體分別寫了賦這種古文學填補了中國書法史的空白。連續十年春節人民日報發表其篆刻,是全國在人民日報發表篆刻最多的人。在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書法報等發表不少書畫論文,出版《書法藝術論》專著,對書法的筆法、結構、章法三要素以及用墨、氣韻、布局等,各書體特點及其由來、演變,還有各書體的比較等作精辟的闡釋、論述,這本書頗有影響力。他篆刻技藝高超,既不用先寫打底稿也不需架子夾住,而是直接懸空拿在手上刻,六、七分鐘就能刻出雄渾遒勁的印章。多年來陳則周先后數十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當場觀看過他篆刻、書畫表演并合影。
陳則周的作品既有中華傳統文化底蘊又具現代審美意識,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陳則周作為記者銘記黨和人民鼓與呼的職責,扶正壓邪,傳播正能量披露邪丑惡。他所寫的宣傳與監督報道在人民日報、新華社、法制日報、檢察日報、福建日報等刊登過不少。2004年7月16日《人民日報》報道:“陳則周以奇才聞名。他經歷過挫折卻百折不撓樂觀向上,歌頌黨和祖國,歌唱人民軍隊是其創作主旋律。”《光明日報》載:“著名書畫家、作家陳則周博學多才,端莊樸實,聰穎睿智,從軍人到記者,以出眾的多種才華執著的追求,在文苑藝壇中辛勤耕耘。”中紀委《中國紀檢監察報》評:“其書畫創作融情貫氣意在筆先,令人產生奇特的審美體驗和藝術熏陶。”《中國新聞出版報》、《法制日報》、最高檢《檢察日報》等報道:“陳則周性格坦直,在描繪人世間的壯麗畫的同時以犀利的筆鋒針砭時弊,大膽地寫下不少暴露丑惡的報道,在反腐倡廉的大潮中激流勇進!”2007年第8期人民日報《新聞戰線》報道:“陳則周有一股剛正不阿的正氣,在歌頌人世間正善美的同時敢于針砭時弊鞭撻邪惡,為黨而歌為民而書。”他作為藝術家收入頗豐,致力濟困扶貧,先后為困難戶、貧困生、災區、公益事業與活動捐款上百萬元。
奇才陳則周曾多次幸遇伯樂,突出的破格有3次:一是年少聰穎睿智的陳則周被部隊看上破格參軍;二是高考本來福建師大美術系擬收他,而作為文學創作專長生先被福州師專中文系破格錄取。在校因文藝創作成果大,寫作課被免修;三是大學畢業破格分配到福建日報社當記者。雖然大學中文系畢業,后來又考上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