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劉玉璞,山東聊城人,早年從事版畫創作。83至85年在沈陽魯迅美術學院研究生班,隨著名畫家王盛烈、孫恩同研習山水畫。現為山東省美術館專業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多年受聘于山東藝術學院研究生導師,負責國外留學生的教學工作。
劉玉璞老師多次應邀赴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及國內多地,舉辦個人畫展。他還先后數十次為中南海、釣魚臺國賓館、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等國家重要單位作畫,共繪制90余件山水畫作品。2000年,劉玉璞老師獲選國家人事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及杰出國畫藝術家”稱號。2014年,長130米、高1.3米的長卷《賀蘭山頌》,懸掛在“天下黃河樓”內,成為寧夏黃河歷史文化博物館經典作品和地方文化名片。2015年,作品《長城雄姿》在深圳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上市。2016年受邀參加文化部對外文化交流,代表中國藝術家赴加拿大舉辦“視覺中國洲際行”水墨畫展,被授予中加文化使者,此活動由國務院新聞辦向全國新聞媒體發布了新聞通稿,報道了這次活動,中央電視臺國際臺也做了視頻報道。2017年參加“一帶一路”中加文化藝術交流巡回展(中國站)。2017年為北京泛亞文化收藏公司及文化部金藝橋文化傳媒公司簽約畫家。2018年入編中國文化名人人才庫。2018年中國美術百杰畫家。在創作與展覽的同時,發表了數十篇美術論文,并提出“以勢取視,立景造勢,境由心生”的創作心得。
劉玉璞老師在繼承發揚傳統的過程中,學習研究、臨摹了大量歷代名畫,并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古訓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撲捉最純樸的美。他的作品求新求變新穎大氣、與時俱進。經過艱辛地研究與努力,近幾年來他創作出大量的反映時代精神面貌的新作品。
看劉玉璞老師的畫,山水巨作撲面而來,座座青山俊秀挺拔、濃濃松柏渾厚如濤、大江大河波瀾壯闊、亭臺樓榭悄然聳立,還有夕陽下牽牛的老者、經幡前虔誠的藏民、素身尖頂的佛塔……這些無不展示著祖國山河的壯麗畫卷,也透視著人與自然的和諧氛圍。他擅長把握畫面的整體感,把自然山川的美,以一種大視野、大境界、大氣魄的胸懷,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從心底產生一種震撼和欽佩。
在洋溢著墨香而溫馨的畫室,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齊風魯韻和大畫家的風范。他為人情真大度、純樸謙遜、性格豪爽、不求虛名。雖然已過古稀之年,但依然思路敏捷、好學不倦,至今還在不斷地探索創新。
巨匠大師評價
劉海粟(近現代國畫大師 美術教育家)
作品畫的不錯,有基本功,畫的也很厚重,也有內涵。以后注意線的造型,留白要恰到好處,否則顯得畫面不整。我作畫時常喜歡用長線條去畫,你可試著用一下,畫時可以使用一下拖筆。在山水畫的創作中寫生是很重要的,要堅持寫生,收集素材,有了素材才可能去創作,才能畫出感人的作品來。要多讀書,各種類別的書都要去讀一讀。這樣才能去豐富你的創作思路,提高創作水準。(1983年10月黃山談話)
黃胄(著名國畫大師)
畫得很有靈氣,畫家不能沒有靈氣。沒有靈氣的畫家是個畫匠,作為一個畫家他會創作,會從傳統中走出來,不斷努力超越別人,也努力的超越自己。一個畫家要用現代人的情感,駕馭傳統筆墨,平時多讀些古人的畫,多去大自然中寫生,尤其山水畫家更得要到大自然中去“搜盡奇峰”,你的畫畫的不錯,有造型,有筆墨,很厚重,很整體,你敢用墨,敢用墨是個長處,畫家要不斷的研究筆墨技巧,這是個長期任務。石濤說過:“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所以畫家要在研究筆墨技巧的同時,不要忘記生活,生活是創作源泉,筆墨是為生活服務的。(1986年1月山東濟南南郊賓館談藝錄)
高占祥(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文化部常務副部長、中國文聯黨組書記)
玉璞先生是我國一位知名的國畫藝術家。他為人端方篤厚,謙虛謹慎。早年在部隊工作,并從事版畫創作,后又入沈陽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學習中國山水畫。在孫恩同、王盛烈老師的嚴格指導下,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他從藝五十年,“惜陰如金、兢兢業業”,并有著一種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之精神,他堅韌不懈的努力勤學、博學、耕耘,數十年如一日。“三更燈火五更雞”,他所付出的精力與拼搏精神及所取得的成績,不容置疑是我們這個社會中青年人的表率和榜樣。在事業上他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2002年還被國家人事部評定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他的畫在構思、構圖、賦彩設色上及用筆用墨上法度嚴謹、樸拙厚重,在空間、虛實、整體留白上、緊扣氣韻,節奏感強,生動耐看,并以形神兼備,雅淡清潤,色彩響亮,畫面整體雄渾壯闊而形成了他悠然自得、瀟灑豪放兼空靈鴻矇的繪畫風格。
惟大美 以抒懷
玉璞又要出畫集了,首先表示祝賀,他囑我為他寫序,朋友之托,我當鼎力為之。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很了解他。不僅畫得好,而且還很注重美術理論研究,其寫作水平亦是文采斐然。2012年他的文集選《璞玉含輝》出版凸顯出他在美術理論方面的見解有獨到之處,這對他的繪畫創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說起玉璞的畫,總有“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感,在他的畫中蘊藏著一種智慧和通達的氣度并有著濃郁的生活意蘊和強烈的時代氣息,他以澄懷觀道的宇宙觀認識世界、“已神道法,重在物我的精神感應,萬趣融其神思”去體察萬物,抒發胸中的浩然之氣,他擅長把握畫面的整體感,把自然山川的美以一種大時代、大視野、大境界和大格局、大氣魄的胸懷表現的淋漓盡致,給人以大氣磅礴崇高美的質感。他的畫境界高遠,神韻流淌,大氣中充滿靈性,雄渾中蘊含蒼潤,讓觀者從心底產生一種震撼和欽佩。他的畫道法自然、研古習今、博百家眾長,而畫中又不乏新穎的面貌和雋永的氣韻。他用剛勁的力度與和諧的韻律把自然、意趣、情思、神韻、筆墨進行了完美的結合,使畫面有天人合一的感覺,魅力無窮讓人浮聯翩,令人感動!
中國傳統山水畫在現代社會如何延續和發展是中國畫界面臨的重要課題,上世紀90年代初因受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的影響,中國畫界有很多人追求“藝術變革,為藝術而藝術”的創作思潮使藝術與現實脫節。而藝術是要與時代同步共榮的,需要有崇高的道德精神去為社會服務,美化和諧社會,畫家所創作的作品在新的社會環境里讓人們接納,是社會的要求,也是畫家的責任。在這個新的社會環境下有眾多畫家發揮出他們的創作激情,滿腔熱情的用作品贊美新時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繁榮新時期的文化做出貢獻。
這其中玉璞在探索創新中找尋自身和現況的不足,在繼承發揚傳統的過程中,他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古訓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撲捉最純樸的美,用寬宏的胸懷再造自然美并努力借鑒吸收西方繪畫藝術之精華融匯貫通。使他的作品新穎大氣、有時代感。他是個真正研究學問的藝術家,既有著敦厚的藝術品格、執著的精神和博學才思,又有著扎實的基本功底和藝術修養。經過他艱辛地研究與努力,近幾年來他創作出大量的反映時代精神面貌的新作品。
這些作品自始至終都打著時代烙印,充滿著現實中美好的民族精神面貌,如中南海、人民大會堂收藏的《泰山云海》,中辦、外交部收藏和美國大片《地心引力》用做背景畫的《長城雄姿》等面貌新穎恢宏、大氣磅礴、渾厚壯美、意境深邃,觀后讓人震撼。又如釣魚臺國賓館收藏的《春醉苗嶺》、曾獲中日水墨畫大賽金獎的《云南玉龍雪山》、北京市政府收藏的《蛟龍戲海》等作品集天地之精華,聚日月之靈氣,極富個性,物我到觸手可及,令人神往。
“外師造化得心源”,尤其他創作的來源于生活中的青、藏、新疆山水畫系列作品,絢麗多彩、意境高雅、氣韻生動、渾厚質樸、神形兼備、氣魄宏大,在這些作品中他有著對繪畫藝術的敏銳表現力和深刻的精神內涵與感悟。使他能從高寒廣褒神秘蒼雄的青藏高原,厚土蒼生、蕩蕩遼闊的新疆西域中提練出精髓,將筆墨融于自然之間;著力用畫面把外部景觀和精神內涵和諧統一地表現出來,使作品有一種高曠的胸懷與情操。他用樸實雄健的筆力、飽滿厚重的墨色,并施于朱砂、石青、石綠等多色并用與墨交融;形成了多樣化構成,增強了裝飾及趣味性,打破了以往簡單的景觀化敘事。
使作品在豪邁中不失深沉,粗獷中不失悠遠的筆下,傳奇生輝般地再造出來。他所使用的筆墨色彩皆從形象、形式美感來突破,增強了情致和抒情性因素,又以個人心悟體會為主,啟迪著心靈,抒發著情感,使情感與筆墨交匯;凸顯出他的作品從自然到情感、到意境。再到筆墨。達到一種物我兩忘境界。如《山中禪意深》、《佛地信徒》、《碧嵐青黛》等高原山峰雄偉壯麗,山中繚繞的云煙、廟宇、樓閣、古樹飄渺起伏……仿似高原真面目欲出躍然眼前,呈現出從繪畫語言到觀念上多方面拓展,這和以往的作品有著迥然不同的神秘氣質和深邃耐人尋味的繪畫風格。
在這些作品中他更加注重神韻和靈性,挖掘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強調了從現實性轉向精神層面的訴求;從有限中找無限,從無限中體現意蘊,在神、妙、逸、靈上下功夫,通過各種構圖和筆墨技法,在方寸之間找尋一種精神表達,心性表現。從內容到形式,從筆墨到色彩,從情感到意境,從意境到境界,從境界到化境。使作品寓意深刻,渾然天成,到達至真崇高的美,讓觀賞者有一種跨越時空遐想。
如《神韻青海湖》、《氣象萬千》、《天下黃河第一灣》等,他從遠、近、高、低多視角全方位移步換形,觀察大自然之態勢,取天地之意趣,得天地之靈氣,暢快淋漓的描繪出氣象萬千的境界,令人神往,蕩氣回腸。又如《一鳴警天地》、《云深僧意閑》、《古絲路上駝鈴聲》、《云里僧寺》所表現出來山的雄渾、云的流動、變化萬千的景象,可謂神情飄逸、意趣橫生、動人心魂,使人讀之,思緒萬千,心曠神怡。
這些作品通過浸透式的色彩冷暖對比,用冷調暖處理的手法。尋找意向符號中色調情感特征,在儲蓄幽靜抒情意味中創造色調意境,達到意向中的情感升華,完成一種情調和韻味;《布達拉宮的曙光》、《深山藏古寺》、《雪山圣地》、《夕陽下的祁連山》等作品,借助旭日、夕陽的景色將白色經塔渲染成紅色,再用墨色或青色點綴出古寺,配以五彩繽紛麗多彩的經幡置于連綿雄奇雪山之下,著意把客觀色調轉入主觀情感中的意向色調,使畫面色彩強烈而豐富,有一種濃郁的藏區風貌,觀后讓人動情;《黑河大峽谷》跌宕起伏的山谷橫跨在連綿的雪山之下。
他用紅色和橙色的夕陽過渡出空間,潺湲的泉水不時的出現在時隱時現的煙嵐中,使大峽谷增添了神秘的氣息;生成一種景物為情思的詩意化色彩品格,而在《近天湖水景更美》中則使用了冷色調的處理,近處平靜的湖水用石青色渲染與遠處雪山相映成輝,給人一種“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刪撥大要,凝想形物”的意向思考和“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境界,這些皆因玉璞領悟了至真至純的山水大美中的自然之氣、意境之氣、精神之氣等諸多方面的真諦,又嫻熟的把握,筆、墨、色的技巧,使他毫下筆墨一揮而就,彰顯出他所表現出來的大山、大水、大氣魄、大格局,惟大美抒懷的畫作。
作為新時代的畫家,要為新時期的文化繁榮興盛,到生活中去,緊扣時代氣息,勇于探索,不斷創新,創作更新、更美,無愧于時代的精品之作,弘揚中華文化,為社會服務。玉璞在不斷探索創新中尋找與時代面貌共存的作品并有著鮮明的個性,“雄渾大氣與奧妙幻化”是其個人的標志性風格,觀后使人震撼、陶醉、振奮,顯見出大家風范!
(劉大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