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劉云濤,1962年9月生,山東壽光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山水畫藝委會委員、東營畫院山水畫研究室主任、東營市美術家協會山水畫藝委會副主任、東營市黃河口畫派藝術研究會理事、藝概學社成員。
參展獲獎情況:
2021年1月《又日新》入選首屆“時代中國”全國美術作品展。
2020年11月《正月里》入選“決勝齊魯”山東省決戰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
2019年8月《尚和合》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山東作品展。
2019年6月《云水秋》入選悲鴻精神·第三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12月東營市政府第八屆“黃河口文藝獎”二等獎。
2018年10月《盛世和風》入選“南田風骨——第三屆惲南田全國花鳥畫作品展”。
2018年9月《故土》入選“山水硯都 多彩肇慶——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9月《春風》入選2018“翰墨神木”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8月《家山新韻》榮獲“升庵詩畫——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
2018年8月《高天厚土》入選翰墨青州·2018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7月《夢游長白山》榮獲“神圣長白”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
2018年7月《母親河》入選“國風盛典——首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5月《相生》入選“水墨融情海絲夢”首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4月《家園》入選“郵驛路·運河情”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3月《和風》入選“江海門戶通天下”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2月《尚和合》榮獲“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
2017年《群英會之二》榮獲“八大山人”全國寫意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
2017年《群英會之一》榮獲“涇上丹青·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
2016年《夢境花岙島》入選“墨舞齊魯風”山東省首屆山水畫學術作品大展。
2016年《和諧共生》榮獲“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花鳥作品展收藏獎。
2015年《和諧共生》入選“翰墨齊魯·山東省花鳥畫學術作品大展”。
2014年《無形的風》入選第十八屆山東省美術新人新作展。
2013年東營市政府第三屆“黃河口文藝獎”二等獎。
2012年《山水清音》榮獲“大海杯——歡度國慶節,喜迎十八大書畫展”一等獎。
2019年8月《云水秋》入選悲鴻精神·第三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澄懷味象 典正沖融
——劉云濤繪畫中的傳承與創新
文/安叢
20世紀以來,中國畫壇出現一種特殊的藝術樣態——齊魯畫風,是海派畫學與京派畫學在齊魯大地的落根植地。該畫風既有京派繪畫的精工、厚重、拙樸,也具有海派的靈秀、俊逸、雅靜,而齊魯大地文化藝術的寬博、莊肅、蒼勁等又將這兩者自然熔鑄,形成帶有地域特色的筆墨風貌。
齊魯畫風,在山水畫上出現黑伯龍、于希寧、張志民、劉寶純、岳祥書、楊文德等名家,這些前輩把對故土的熱愛訴諸筆端,構建著齊魯畫風的文化歷程。在當下,也有一批畫家功力深厚,能把齊魯文化的大氣磅礴與傳統筆墨細膩精湛融合得天衣無縫,是齊魯畫派的中間力量,劉云濤先生即是其中一位。
2018年10月《盛世和風》入選“南田風骨——第三屆惲南田全國花鳥畫作品展”。
一、筆墨意氣
南朝宗炳《畫山水序》曰:“嵩華之秀,玄牝之靈,皆可得之于一圖矣”。對于繪畫者來說,山水畫寫生的價值建立在人與自然的認知關系上。云濤先生喜歡寫生,徜徉于自然山水間,因四時丘壑之變化而“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回到案頭,又因心造境,妙筆生花。他的山水畫作品源于傳統,致力于創新,作品帶有雄強的北方風格,在圖式上多表現丘壑崇偉或黃土高原等齊魯山川。他的《母親河》2018年入選“國風盛典——首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作品描述了“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唐·柳中庸)的宏大景象。畫中的山石表現施法清初石濤,用筆作皴,墨堅實渾厚,用線條的交錯表現山石的質感,山石多次暈染,層次豐富,筆墨濃淡相呼應,黑白對比營造了整個畫面恢弘空靈,雄渾壯美。
2018年8月《家山新韻》榮獲“升庵詩畫——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
唐末畫家、理論家荊浩在《筆法記》中提出了山水畫“圖真”的“六要”,即“氣、韻、思、景、筆、墨”。山水畫講究傳統筆墨,沒有對傳統筆墨的深刻體會和理悟是很難措手山水畫的。劉云濤的山水正是整體氣勢與雅致細節的統一,也是筆法恣肆,離奇蒼古和細秀妥帖的統一,精彩的闡述了“用色”與“用筆”之間的關系。他的另幾幅代表畫作《家山新韻》、《高天厚土》等,從云氣烘托到增加山石細節的勾皴,乃至汲取自“元四家”的幾種樹法的繪寫,都體現了其畫作幽深的傳統古韻。
2018年7月《母親河》入選“國風盛典——首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二、澄澈的色彩
受益于油畫的色彩訓練,劉云濤先生繪畫的色彩表現十分“高級”。他以濃墨重彩山水為根柢,樹木梯田、亭臺樓榭、文人雅士成為他常出現的題材。色彩運用上,云濤先生大量使用純色,畫面明凈,朗潤并澄澈。雖然常用滿密的構圖,但因為色彩的協調性,觀之,眼不潦亂,心不慌。他十分擅長色彩的對比,常于靜處摻點紅塵,鬧處安頓點禪意,把兩極世界和諧地揉進他的美學世界。這種通過色彩對比增加觀者視覺感知,在他的另兩幅作品《故土》、《春風》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疊嶂煙云統一在一個色調中,黑色塊的運用動使得畫面更富有立體感、空間感。色調的對立與統一,矛盾與協調已經很為云濤先生繪畫美學,色彩儼然成為與筆墨、線條并重的營造畫面空間和形象表現的視覺語言。另如,他的諸多表現山景的繪畫,意不在著力勾勒奇峰險峻,而是爽利地用石青、橙紅、藤黃等對比色表現山色的豐沛郁勃、清新綿邈。及時在運用大塊墨色之時,他常在墨色鋪底的基礎上通過石青、石綠、朱砂等敷以大潑彩,從而傳遞出潑彩寫意山水畫的獨特意蘊。劉云濤先生對色彩技法表現的嫻熟,色彩感知的敏銳性,在同輩的畫家中已是佼佼者。
2018年7月《夢游長白山》榮獲“神圣長白”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
三、秩序的構圖
云濤先生早年從事印刷制版與平面設計工作,多年的工作積累使得他對色彩和構圖抱有強烈的敏銳與獨特的眼光。他的山水畫具有獨特的形式美感和秩序意味。他筆下山水之境,不是一味追求重巒疊幛、煙云變幻的圖式,而是擅以長線構圖,大開大合為主,雜以淡墨勾畫,即使盈尺小幅之畫,也能表現千里咫尺之勢,這也構成了他山水畫的整體格局。
2018年2月《尚和合》榮獲“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
云濤先生其花鳥也并未一味求形似,而是像苦禪那樣以筆墨改造之。黃河三角洲,濕地沼澤、黑白天鵝來往遷徙已成為盛景。天鵝是他喜歡表現的題材。他表現天鵝的作品《群英會》、《尚和合》2018年分別榮獲“八大山人”全國寫意中國畫作品展與“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吳冠中、吳作人、陳子莊、婁師白等現代著名畫家也曾多次將天鵝入畫。尤其是黑天鵝烏黑油亮的羽毛,十分適合筆墨表現。在表現手法上,如果說幾位畫家表現的是朱砂點嘴,天鵝徜徉漣漪蕩漾的怡然自得,那么劉云濤的天鵝則表現的是天鵝群像的氣勢,煥發勃勃生機,像律動激蕩音符,筆墨看似肆意灑脫,實則精密嚴整,用靈動的墨塊把天鵝的造型表現準確。
2017年《群英會之一》榮獲“涇上丹青·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
劉云濤先生早年的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深造,具有深厚的造型與繪畫理論素養。同時,他大膽突破傳統繪畫表現,關注當下藝術發展。現代主義構成方式對劉云濤的藝術創作有深刻的影響。他2020年的新作《又日新》,強調多個視覺中心的塑造和材料肌理的展示,同時又融入了黑白膠片的視覺語言,突破水墨與油畫的材質限閾,表現出現代平面設計的風格特點。
《江山永固》
四、結語
劉云濤的繪畫藝術,是一種出自傳統的現代,他汲取了傳統中國畫、西方現代主義繪畫多方面影響,并作了多向度的實驗探索,使得他的藝術在山水、風景、花鳥等畫種中顯示出審美風格和表現手法的多樣性。在齊魯文化寬博而深厚的浸潤中,他致力于發掘地域性文化傳統和審美旨趣,對地域文化符號的藝術性表達,體現了他繪畫創作的文化自省與審美自覺,他的繪畫成為齊魯文化的精神尋根及文化跋涉。云濤先生現年50有余,作為一位畫家,他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正是個人藝術風格趨于成熟的階段,樂見其更多更精彩的作品問世。
作者簡介:安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碩士、博士學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師。
《夢境花岙島 山東學術展》
《四扇屏》
《云壑青翠圖》
太行寫生
太行寫生
太行寫生
太行寫生
太行寫生
《和平》
寫生作品
寫生作品
寫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