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晚
本科畢業(yè)于天津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yè)碩士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北京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畫院專職畫家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雨系列四條屏 138×34cm×4 2019年
江心晚步(節(jié)選)
山溪林語間、曲徑花影下、密樓重巷里、幾案窗欞中、喧塵孤默時、前往回首處……氣象萬千,如我的每個知覺,沉潛其中。
一頁紙絹,慣用的毛筆,墨線清爽的落在紙上,清水鋪開,氤氳變幻,也舒展著我的日常。我時刻體會著伍爾夫所說的“讓思緒的釣線深深沉入街流之中”,試著在這份平凡里,尋找一點“我”的不同:風格形式、當代思維、空間維度、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西方與東方,古去與當今,時代與自我……這些詞語充斥于頭腦中,有時感到有些負荷。窗外那棵大柿子樹,今年多結了些青果子,心中頓時又生了些許歡喜。抬起頭,天光云影,夕陽正在吾西。原來,與藝術風格的相遇也是不期而至的,一直不知不覺地循著心靈的跡化行走其中。
波蘭來客 24×75cm 2020年
細碎的感受生發(fā)心頭,傾注筆尖,盼著一些新的消息。日常其中,閱讀與臨習,不斷的了解與研索,反復循環(huán)的疑惑與洞見,感受的生發(fā),也多有益于平素對于文學的喜愛和嘗試。每當在開始動筆前,除了必要的構思之外,我會將自己放逐于俯拾即是的瞬間幻象中:畫氈子上的一塊斑駁、鉛筆尖的形狀、貓咪的打鼾聲、窗外的天氣……一切周遭細微的感受同時發(fā)聲,給予我最直接的心靈碰撞。甚至閉上眼睛,腦海中閃現(xiàn)的第一個圖形第一種念頭,這種瞬間的閃回,從記憶深處攫取。打開顏料盒,最吸引我的那個主色調就是當下這種心境的直接抒發(fā)。
中國畫的傳統(tǒng)一直很注重筆墨修養(yǎng),故在線質的錘煉上,習學書法,摩挲金石,進以達到筆墨的粹化,準確而豐富的表達思想情識。因國畫重內斂含蓄,平淡天真,故色彩的探求上,不是極為看重,而這方面西畫較側重,為了豐富繪畫的語言,我也力求在此方面盡可深研。探索的過程冷暖自知,在一段時間里,想從過去的桎梏中走出,但仿佛是巨石之下的西西弗斯,”空間上沒有頂,時間上沒有底“,日復一日,重復勞作。加繆告訴我們: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樂,因為向著高處掙扎本身足以填滿一個人的心靈。
中國畫尋索之路,是從筆墨走向內心之路,是從日常進入文化的思考之路。在行進的每一個步影中,有月的清暉,有晨的微露,有拾得每一片葉上的四時,有沾在足履上的風塵,有浮在眉梢上的悸動與歡愉。水墨之游,亦是我的林下經(jīng)行,我終相信有一天,”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花鳥四條屏 68×34cm×4 2020年
雪晴 2020年
靜物 2020年
花瓶 2020年
離·一 2020年
離·二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