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劉彥勇,浙江工商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文史館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高研班特聘教授,浙江作家協會書畫院副院長,浙江省新四軍歷史文化研究會書畫院藝術總監,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花鳥畫協會會員。畢業于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曾任河南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主任,河南省美術家協會花鳥畫協會理事、女花鳥畫家協會副會長等職。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畫展并獲獎,20次在杭州、鄭州、廣州、開封等地搞個人展覽,其中杭州日報網、人民論壇網、浙江美術網等網絡舉辦個人畫展。著有《裝飾、圖案構成》《基礎圖案》《劉彥勇
色語·印象》等畫冊與著作。其眾多作品被個人或博物館收藏。為河南大學100周年校慶設計彩墨絲巾,彩墨作品被萬事利絲綢公司制作成絲巾,受到了市場歡迎。
《天目山即興創作》134×46cm
無我方入妙·劉彥勇的彩墨畫
“西湖很美,雷峰塔、斷橋、龍井,小橋流水,白墻黛瓦,更是時尚現代的國際大都市。杭州這里春有桃花,夏有荷花,秋有桂花,冬有梅花。作為一個花鳥畫家,我能來杭州感到特別幸運。”面對著繁花似錦的春天和這岸邊垂柳,劉彥勇這樣說道。或許,這也是她一直熱衷于西湖題材創作的原因。在她四十多歲的時候,作為畫家人才從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引進到浙江工商大學,來杭十多年,她走遍杭城,用手中畫筆,把杭州四季美麗的色彩都留了下來。
《不染鏡中空念》69×34cm
劉彥勇(浙江省文史館館員
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所以我看到杭州的這種周邊環境,以及它的現代的精神風貌,也使我對杭州產生了一定要用彩墨去描繪的這種感覺,因為你只用小橋流水那種水墨,那種形式去描繪杭州,已經無法表現那種杭州的時尚和大都市的那種感覺了,所以我就想用彩墨的那種淋漓盡致,那這種時尚,那種五彩繽紛,要把杭州的這種美麗給寫下來,留在我的畫冊里,留在人們的記憶里。
《荷風送香》134×46cm
彩墨畫,近百年來,從林風眠、徐悲鴻、劉海粟到吳冠中,他們均在這一領域卓然而立,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大家。林風眠的彩墨畫——有力度感的墨線、重彩、濃墨,仿佛蘊含著作者心底郁積的激越熾烈的情感。劉教授的彩墨畫,境從心生,筆隨意轉。色彩燦爛,用色超絕。濃郁滋潤,渾然天成。
劉彥勇:彩墨畫可以追溯到隋唐之前,后來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畫面逐漸的色彩豐富起來,吳冠中、林風眠他們都是倡導者和先驅,張大千潑墨山水,可以說大家都非常熟悉,在中西融合和技法探索方面,也可以說林風眠和吳冠中是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他可以說是給彩墨繪畫開辟了新的天地,我的理解彩墨畫還應該是在中國傳統的繪畫基礎上,它還屬于中國畫的范疇,首先是它要運用中國畫的材料,還要運用中國畫的筆墨技巧,尤其是生宣紙的滲透功能,在創作中能夠起到滲化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荷香之一》134×46cm
劉彥勇:丁中一先生是我大學的導師,他早年畢業于中國美院,就是當時叫浙江美院,現在的中國美術學院,他與杜曼華先生、宋忠元先生、孔仲起先生都是同學,還有吳山明,大概他是吳山明的學兄,他是將南方的靈秀帶到了北方,又融入了北方的大氣磅礴,所以形成了獨特的這種風格,大概是14年的時候,他在美院母校匯報展,許江對他的評價相當的高,我受先生的影響,他教書的時候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另外他繪畫意境特別高,畫面簡潔,一點不羅嗦的。你要學會概括,你造型一定要準確,速寫、素描以及國畫的創作人物,一點不能含糊的,他這種治學嚴謹的態度,確實對我以后藝術生涯影響特別的大,一絲不茍的追求。
《風載雨染盡天然》134×46cm
彩墨畫與水墨畫不同,在于它以彩墨混合造型,彩墨并重。在色彩上較為豐富、明快、鮮亮。
彩墨混合造型的三原則是和諧、均衡、聚散,彩墨畫不同于水墨畫以水為媒介,而是以彩為媒介,把光影融化進色彩之中,彩墨畫不同于傳統中國畫把無畫處看作有畫,而空白處正好是彩與墨這曲和聲中的華彩樂章,是彩墨畫中的龍脈。彩墨畫孕育中國畫的傳統,借鑒西方的古曲與現代,追求的是傳統與現代的合璧,具有更大的綜合,靈活性與可塑性。
《楊桃》134×46cm
劉彥勇:怎么才能畫好彩墨花鳥畫呢?這個問題也有不少朋友或者是學生向我詢問,其實畫好彩墨花鳥畫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首先要有扎實的這種傳統繪畫基本功,因為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美感,在相當程度上依賴著筆墨的形式,并能熟練的掌握中國畫材料的基本功能,這樣在繪制的過程當中,勾、皴、染這種勾線,這種線條的勾,你才能顯得有功力,潑灑才能到位,不是涂出來的,而是畫出來,那個境界自然會出來。中國畫里邊的點線面很重要的,另外一個是布局,你中國畫里邊也是要有講究點線面的,哪個地方是什么樣的點,點在哪里?你突出的什么東西?花怎么畫?畫多大,這個要有一定的構圖知識。第二個要有一定的色彩知識,你會用顏色,什么冷色調?暖色調,你看這個就是暖色調,這個就是冷色調,你要知道什么是飽和度,純度,明度,你要知道它的對比關系,這樣一幅畫面才能厚重和生動。另外一個是要多積累各個藝術門類的那種表現方法,表現技巧,也可以把它用到彩墨畫里邊去,我這個其實這些畫里邊都帶有一些裝飾的感覺。
《不染淤泥》69×34cm
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肖峰評價道:“劉彥勇多年來一直堅持勤奮探索,將中西方繪畫、裝飾設計語言融為一體,拓寬了中國花鳥畫的表現空間,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屬于她自己的個性化語言,常常給人耳目一新、陽光燦爛的視覺感受。她飽含激情地創作了一幅幅的西湖印象、天目山、太子灣、植物園、西溪濕地等系列作品,構圖大膽,色彩斑斕,一眼望去,讓人酣暢淋漓之感頓生,怦然心動。畫面或艷而不俗;或淡雅清新;或時尚裝飾;或抽象概括,形式構成感強,賞心悅目,似一股清風沁人心脾,受到大家的喜愛。藝術的本性就是要給人以美的享受,時代越是發展,人們需求的審美形式越是要多樣化。劉彥勇對傳統繪畫表現技法的變革與創新,使畫面充滿了活力與朝氣,迎合了人們對美的形式與心境的需求。”
“轉載自浙江電視臺民生休閑頻道《中國藍·書畫園地》欄目”
《荷香之二》68×68cm
《弄影》38×38cm
《高潔》38×3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