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1979年生于江蘇沛縣現居徐州,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自幼受舅舅徐培晨教授影響學習中國畫。現為江蘇省花鳥研究會會員,徐州市美協會員、北京榮寶齋畫院徐培晨藝術工作室畫家,徐州文化藝術促進會理事。
2011年創辦一聲猿畫廊;
2012年作品《梅竹雙雀》入展江蘇省工筆畫大展;
2013年主編出版《異國笑傲一聲猿——徐培晨國畫集》。
2014——2018年進入榮寶齋畫院徐培晨藝術工作室深造學習;
2016年1月,參加書畫印——寫意宋莊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2016年7月,參加徐州名家百扇展;
2017年9月,參加北京榮寶齋畫院畢業展;
2018年1月,參加南京“春耕暮獲——徐培晨工作室師生展。
2019年九月,參加第二屆“百強”縣(市)政協書畫作品邀請展獲三等獎
2019年 參加祖國頌作品展
異國笑傲一聲猿
——從舅舅徐培晨赴美國法國辦展講學談起
品賞舅舅的一幅幅畫作,仰望星空,在我心目中,舅舅就是那輪圓月,璀璨永恒,閃爍著藝術的光芒,洋溢著畫意和詩情,無私地點綴著萬家燈火,默默地為中國民族文化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舅舅是從有著“帝王之鄉”的沛縣走出來的一位大家。在我兒時的記憶里,舅舅十分刻苦。微山湖的蘆葦、小河里一群鴨子、池塘里一片綠荷、田間地頭的談笑、黃昏天邊的一抹晚霞,都甜美地留在舅舅的畫里,宛如一壇老酒,至今仍然能散發醇香和田園的芬芳。唐朝畫家張璪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古樸純厚的品格,加上舅舅的才學和對藝術的感悟,應是他現在藝術巔峰的階石。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中,我時常和舅舅聊天。內容有時也不涉及文學繪畫,聽其隨意言談,時有驚人之論。樸實的語言總能讓我有莫大的感悟與啟迪,深刻的感受到舅舅學養之深厚,閱歷之豐富,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陪伴我成長。隨著童年對藝術的耳濡目染,慢慢地我也開始學著舅舅的樣子涂涂抹抹。舅舅常對我講,中國水墨畫博大精深,不經意的水墨里大有乾坤,看似不經意,實乃經意之極,這是一個藝術家綜合才華的表現。學習水墨畫應踏踏實實從基礎做起,戒驕戒躁,方成正果。詩書畫即是中國畫的基礎元素。詩歌、雜文等文學作品是提高繪畫境界的一條路子,文學功底厚了,畫出的畫才耐看,才有畫外的一番天地;書法好了,去畫畫,畫面才有氣韻生動,才有筆法和靈性。隨著對藝術的感悟和一天天對藝術的摸索,我對繪畫的興趣越來越濃,畫畫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課。對藝術漸漸形成了我個人的見解和認識,我的每一分成績都與舅舅的教導息息相關。過去我是舅舅的學童,現在是,恐怕將來永遠都是舅舅的一名小學生。
新世紀初年,舅舅徐培晨在全國33個省會城市、直轄市、自治區及港臺地區舉辦的“萬水千山總是情——徐培晨國畫猿猴全國巡回展”,歷時4年。他踏遍萬水千山,與全國各地書畫家交流藝術,在歷史上從未有過。理論家認為巡回展繼承了傅抱石、亞明等江蘇藝術家萬里壯游的傳統,再度將江南文化奉獻給全國的觀眾,對新金陵畫派在當代的延伸、發展、探索有著積極意義。同時,也讓獨特筆墨語言的猿猴得以廣泛傳播。新華社、《人民日報》、《美術》、《美術觀察》、中央電視臺及《香港大公報》、《美國國際日報》等幾十家媒體對藝術成就推出諸多專題報道,認為是21世紀畫壇的一次大創舉。得到了全國美術界的高度贊揚,使徐培晨教授獲得了“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境界。
隨著舅舅對藝術不斷追求與探索,在國內外美術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斷受到世界各地美術機構的邀請,同時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優秀的傳播者,2009年7月28日,值中美建交30周年之際,受美國亞洲文化中心的邀請,“筆墨溫情——著名畫家徐培晨赴美大型畫展”在紐約曼哈頓著名的亞洲文化中心隆重舉行。
特殊的時間與空間,獨有的中國民族文化的題材,令那次橫跨中西方的藝術活動盛況空前。2011年4月20日下午6時(紐約時間),2011聯合國中文語言暨天涯若比鄰——徐培晨書畫展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為讓世界各國人民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2
年4月27日下午“我和我的猿猴畫——徐培晨教授講學暨中國畫展”,在哈佛大學成功舉辦。2013年11月1日,為迎接中法建交50周年,由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國中國文化基金會主辦的“聊寄一聲猿——徐培晨中國畫巴黎展”在美麗的塞納河畔的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在這些活動中,中外資深藝術家及各方人士的評價交流中不言而喻:舅舅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通過一次次交流、展示,徐培晨教授的畫在國人眼里,在國外朋友的眼里,已不再是單純的一幅畫,而成了中國藝術獨特的風范和境界。畫里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意,每個猿猴在這里已不是單純的動物,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中國文化的一個個標記、東方交響樂的一個個音符。畫外是猿猴的輕歌漫舞,有他們的情感流露,也有他們的訴說,更有他們超然的夢境。這一切又形成了畫外無盡的意境,強大的樂感,視之畫也、聽之樂也!
劉冬梅2013年12月6日
硯邊隨感
當我提筆,面對圣潔的素紙,任筆尖游走于線、形,構間;當我研色,俯視待妝的粉本,任彩墨溶入那卉羽枝葉間,我的心,即跟隨筆端蕩漾于無邊無際的花鳥世界,沉醉于與花相訴,與鳥對語,我對飛鳥的愛憐,對自然的理解,對生活的感悟,在溝染形色與水墨中與她共鳴,花開花落,朝朝暮暮,世界萬物輪回跌宕,而我心中的花鳥世界,殘莖里隱含著隨遇而安的質樸,凋零處呈現出奉獻的高貴,萬物崢嶸的情趣,大地因此而常青,天宇因此而壯麗。在繪畫中感受四季流轉的美感,懷著一顆歡喜的心,沿著這條路不斷前行……
劉冬梅2018年3月14日
劉冬梅和舅舅徐培晨在黃山寫生合影
徐培晨教授帶弟子們在北京榮寶齋畫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