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亞丁,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日報編輯中心副主任、高級美術編輯,山西日報報業集團書畫院院長,山西中國畫學會駐會副會長,山西省花鳥畫藝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西省文化廳專家庫專家,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當代花鳥畫研究院院長,董壽平書畫研究會副會長。1980年研修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1998年研修于中央美術學院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2016年于張立辰寫意中國畫高級研修班學習。2017、2018、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初評委員。
喬亞丁,出生書畫世家,其父喬居中是山西老一輩藝術家。喬亞丁在山西日報工作三十余年間主管山西日報“美術副刊”專版二十多年,每年均有48塊“美術副刊”專版見報,尤其是2010至2013歷時三年多的由他策劃、組織的大型專題報道:山西書畫“大家”名作品鑒、山西“書畫名家”名作品鑒、山西書畫“新人新作”品鑒系列專題報道共計150多塊專版,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進一步梳理、促進了山西文化藝術發展。喬亞丁本人也得到了省委宣傳部的表揚。
喬亞丁花鳥畫的融合與創變
文/藝興
研讀中國美術史,我們不難發現,中國花鳥畫在經歷了宋元的精致典雅和明清的野逸荒率,于清末民國時期融匯成書畫交融、亦雅亦俗的大眾花鳥,吳昌碩、齊白石即是這一路畫風的典型代表。然而在他們之后,中國花鳥畫再未出現劃時代的大家。換句話說,后來的花鳥畫家們,都沒有脫離吳昌碩、齊白石這兩座高峰的影子。
及至當代,尤其是九十年代后,文化藝術隨著市場的刺激而獲得了井噴式的發展,產生了一批優秀的花鳥畫家。他們熔古鑄今,將花鳥意趣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創造了美艷逼人、動人心魄的“大花鳥”。中央美院的郭怡孮,就是“大花鳥”主要理論的倡導者和藝術實踐者。在我們山西,有此高度和成就、并在全國占得一席之地的畫家,首推趙梅生、李夜冰、陸賢能三位,在中青年隊伍中,首當其沖的是喬亞丁。
喬亞丁的卓越和領先,是其多年孜孜不倦的藝術實踐和探索的必然結果。究其原因,我認為,是他敏銳地站在了時代的高度,以一種大氣魄、大手筆營造出符合時代精神的大花鳥境界。“這種境界的核心是‘大’,即打通了審美樣式中傳統與現代的分野,打通了花鳥技法的古今差異,在意境上具有當代藝術闊大、明朗、豐富與豪邁的品質。”(范迪安語)這種境界構筑在筆墨之上又完全超越了筆墨,是當代藝術特質與個人風貌完美交融的體現。再進一步解析,喬亞丁花鳥藝術的高明、別致與浪漫,來自于他在傳統與時代、東方與西方、人文與自然三方面的融合與創變。
傳統與時代的融合與創變。傳統中國花鳥畫,無論哪一朝哪一脈,無不以折枝花卉為特寫對象,以表現寫實意趣或詩意情趣為旨歸,但又不同程度地帶著文人書齋化的小情小調,很難有闊大宏展的時代氣象。縱觀喬亞丁的花鳥根源,也是從“折枝特寫”的傳統深處走來,所不同的是他從傳統的文人花鳥走向了大眾花鳥,從小道走向了大道。在這路上,他毅然擯棄了冷逸孤清的格調,變孤芳自賞為百花齊放,萬木爭榮。我們看他的花鳥,沒有一點病態,不纖弱,不孤清,都開放在陽光下,自然中,而不是歷史角落和溫室陰溝里,一團團,一簇簇,皆蓬勃向上,都沐浴著新時代的精神氣息。這樣一來,給觀者的藝術感受,就不是“獨樂樂”而是“眾樂樂”,是齊頭并進的繁榮與和諧。
人文與自然的融合與創變。前人花鳥畫重于寄情言志,或托物抒懷,無論是宮廷院體畫家的粉飾太平,還是落魄文人或不得志王孫的喜笑怒罵,都沒有跳脫封建政治文化的羈絆,絲絲縷縷,皆可見剪不斷理還亂的儒家入世情結,也就無可避免地沾染了傳統文化的一些毛病,這是其歷史局限性。我們看一些作品,即使是一些傳世名作,要么指桑罵槐,要么羞羞答答,要么孤芳自賞,表達的都是一種含蓄的美。喬亞丁的花鳥,顯然是站在了時代與文化的高度,已然超越了中國花鳥畫傳統和系統的約束。他的花鳥開得坦坦蕩蕩,熱熱辣辣,是那種生生不息、頑強向上、搏風擊雨的原始生命力的律動。而表現自然生命的活力其實是花鳥畫藝術生命的本源。從這一點上來說,喬亞丁的超越其實也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回歸,是正本清源。
東方與西方的融合與創變。回顧喬亞丁的藝術之旅,他經歷了忘情投入的苦苦自學和美術院校的正規訓練,在素描、寫生造型、色彩體系、空間構成等方面受過專業而系統的訓練,涉獵過人物、油畫等藝術門類,且成績卓然。最終,他把這些養分集中到中國畫寫意花鳥一科上來。色彩與平面構成是西方美學的精髓之一,有著廣泛的大眾審美基礎,喬亞丁將色彩、構成和傳統中國畫寫意精神相融合,大大地充實和拓展了自己繪畫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尤其在用色上,他大膽地以色代墨,墨色交織,巧妙地用水,水墨淋漓,加之取景構圖高度繁密,這就使墨、色、水的所有趣味形式都被發揮到痛快淋漓,因而構筑了色墨渾融而明麗清新、厚潤豐茂而典雅沉著的視覺沖擊和張力。這種“膽大妄為”的手筆,充實和強化了崇高壯觀的意境,給生機勃勃的自然生命增添了無窮的爛漫與情致,事半功倍地彰顯出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
經過數十載的探索與創新,眼下,喬亞丁已進入創作生涯的黃金時期,藝術理念和語言體系日漸成熟,日臻寫意花鳥畫大家的境界,無疑會為中國花鳥畫的發展創造新氣象。
藝興
2012.3.7
觀展評點
● 很慶幸我在90歲以后,能夠看到喬亞丁的畫展非常高興,亞丁從學校畢業后在報社工作幾十年,非常出色,除了完成工作外,幾十年勤奮作畫,畫了很多出色的作品,很有新意,從內容、構圖、色彩各種表現、點線面的結合,很有時代感,亞丁本人樸實厚道勤奮,樂于助人,在工作和繪畫上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這次展出的作品,在具象、抽象、意象都很有新的意境,色彩艷麗而不俗,傳統與時代的結合非常好,很受人們的歡迎,我衷心祝愿亞丁更加努力畫出更多更好的新作品,奉獻給人民。祝愿亞丁成功。
2021年3月 潭興渠
● 賀詩一首——恭賀《喬亞丁“行走自然”中國畫作品展》 詩曰:
萬事由來貴自然,
羨君行走法前賢。
創新應物唯求變,
難得敢為天下先!
2021年3月9日,聯海泛舟館主,九八老朽趙云峰敬賀
● 喬亞丁,他的畫內容好,樣子好,可以說小品中間的大畫,真不容易,這個展覽看起來都不錯,可以留到歷史上——山西有個畫家叫喬亞丁,他幾十年拿毛筆,這個毛筆沒有閑著,必然有一句話,要成功!
2021年3月9日 趙梅生
● 亞丁的作品,最突出的特點是創新!是新時代的花鳥畫。具體表現在下述三個方面:
一、面向新生活,發現新題材,突出新意境,這是喬亞丁作品的總體面貌。
二、突破傳統構圖陳式,豐富和發展了現代花鳥畫的形式和格局。無論是宏篇巨制或是幾枝花草,都有“境”的突出氣象,都形成了“生態空間”,徹底消除了花鳥畫構圖中通常出現的“標本”形態。
三、開啟和創造了新花鳥畫的色彩語言。這也是亞丁在花鳥畫藝術上的新貢獻。
2021年3月 陸賢能
選自《“行走自然”喬亞丁中國畫作品展》前言
● 祝賀亞丁畫展圓滿成功,畫風清新,格調不俗,筆墨鮮活,源于生活,得益寫生 。
2021年3月 王學輝
展 覽 現 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