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陽,男,1967年5月生于浙江象山,職業畫家
,癡心于油畫。現為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油畫家協會會員,寧波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象山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作為我國當代一位非常優秀的藝術家,張丹陽繼承了中國老一輩藝術家的人文精神,他用特有的角度去體察社會,感悟人生,用浪漫的色彩和筆調去勾勒人物的靈魂,觀者不難發現,在他的作品中所描繪的女性婉約自然,充滿東方格調。法國著名文學家莫泊桑曾說:現實主義不是對自然的絕對描繪,而是藝術家通過匠心,為觀眾提供足以令人感動的幻覺。張丹陽先生的繪畫就是這樣,他用既寫實又浪漫的手法為觀眾展示了一個個令人驚艷的幻覺,人們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且給予人們更多的關于生命的思考。
《古村落里的兩顆樹》60×120cm
細品張丹陽油畫創作中,畫家在創作藝術作品的時候,往往會從不同的角度,來選取題材。當更多的藝術家以情感作為題材,通過自己對生活中的感受和理解去創作,讓畫面中真實的情感流露來感染人們,這也就成為畫面中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情感始終貫穿創作之中,并嘗試用不同藝術形式和色彩一起構建出主觀的感情世界,在創作作品中更加直觀的傳達藝術家的情感。不同的畫面構圖會給觀者不一樣的感受,對畫面中特意規劃出的不同的空間,能夠給觀者帶來視覺上的沖擊,這些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表達畫家情感的手段。同時色彩在畫面中的運用最能表現畫家的內心,讓觀者與畫家有心靈上的溝通,使畫面更具感染力。
《村邊》60×100cm
當畫面中沒有畫家的情感,整幅畫作是沒有靈魂的,藝術家對作品中思想和情感的傾注,才讓藝術品脫離了裝飾品的行列,而出現了更具有意義的一面,從而變的不可替代。畫家創作的靈感多源于個人的經歷和對待事物上的理解,這些靈感會在繪畫創作中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畫家通過藝術作品向觀者傳達了那種不能言說的情感。這些繪畫作品不僅可以很好的進行情感傳達,同時能夠引起觀者的深刻思考。用情感表達作為畫作的中心題材,可以通過畫作和觀賞者做到更好的心靈溝通。對于作畫進行情感的注入使作品更有內涵。使畫作達到最大限度的藝術升華。
《潮》60×90cm
在前行中思索,從創作中找尋藝術精神。張丹陽先生始終關注人內心狀態的刻畫表現,通過外在觀察思索人的心理狀態,從精神角度挖掘內在靈魂的東西。他的作品有著飽滿的張力,厚重的意境,這來自于他對生活的了解。與很多藝術家不同,他一直保持著一個很好的習慣,從內心的情感出發,融入到創作過程中,但這種創作不是發泄式的,他很好地轉換成一種安靜的、一種生活閱歷積累之后的釋放,這使得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情感和畫面的純凈感,作品有了更多的可讀性、思考性。張丹陽在學習油畫以及后來的創作過程中,一直堅定持之以恒的態度。他撇去現代人的喧囂與浮躁,平下心來創作、靜下心來思考,對他而言,作品的價值不僅是用金錢衡量的,好的作品需要畫家沉心靜氣的創作。
《看海的日子》50×70cm
如果說藝術貴在“自成一體”,那么張丹陽先生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標簽。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創作具有中國神韻的西方油畫,將東西方文化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融合,他的作品既能品出中國詩的精妙,又讀出西方劇的變幻。他的作品既有印象派的抒情浪漫、節奏明快、強烈開放;又有寫實派的明銳、科學、嚴謹,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和關注。
——中國網特約評論曹揚
《太陽雨中的挑頭嘴》60×80cm
《竊語》40×50cm
《初夏》40×50cm
《晨起的海》60×80cm
《新綠》50×60cm
《遠望的風景》40×50cm
《遠山嬌陽》60×80cm
《海岸邊》60×60cm
《三只鴨子》50×60cm
《阿依帕夏》96×73cm
《萬年青》61×93cm
《夢》114×146cm
《鳶尾花》40×50cm
《蔥》40×50cm
靜物《花》60×80cm
靜物《花束》24×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