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何緒賢,山東莒州人,字紫巖,號荷禮堂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005年具備入會條件、2007年入會),中央、國家機關美協會員,北方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山東沂蒙畫派研究院秘書長,日照市十佳國畫家。
1998年師承于啟蒙老師何乃磊先生,2008
年結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創作院研究生課程班,2009
年進修于清華美院霍春陽工作室,2011年6月參加韓國第十八屆國際展覽并獲獎,2013年結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工筆重彩畫精英班,作品二十余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并獲獎,2017年8月27日山水畫作品《氣壯山河》被全國人大圖書館收藏,2018年8月1日山水畫作品《高山流水》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2019年10月赴越南參加中越藝術交流,2020年作品被全國九處紅色紀念館收藏(作品被紅嫂紀念館、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紀念館、115師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淮海戰役紀念館、豫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紅旗渠紀念館、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等,2020年11月29日,作品《雪中香》在美國洛杉磯展出,2021年與40位書畫家共同創作巨幅長卷《百花齊放》向百年華誕獻禮。
作品一
何緒賢是一位勇于探索創新的畫家,他以別開生面的藝術創作空間,創作出的中國畫以傳統為軌跡的新境界,他所具有的一種“師古人、求獨創”的精神,繼承傳統與努力創新這兩個相悖而又相順應的實踐方法交叉貫穿了他的藝術道路。
“寫意忘形,恬淡不爭”,可以說是何緒賢老師人品與畫品的集中概括,從他的工筆畫中,人們自然能體會到畫作中所呈現的諸如靜謐深幽、清新蘊藉、恬淡無奢的審美感受,并感悟到畫家本人的人道情思和亙古情懷。
作品二
何緒賢的作品體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會單方面地呈現出自己的生命,為觀眾存在,更期待仰望的眼睛。于是,這便形成了多個不同的景觀,一個是畫家和藝術的景觀,一個是藝術與觀眾的景觀,兩個景觀又因藝術折射出的精神力量,形成了作品的立體生命。
何緒賢畫作中的主題營造,成為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術學境界,具有了時代的積極意義。更是畫家本人在“傳承”“發現”“創造”“延伸”筆墨線條文化上而獲得的結果,它們直接導致了作品的不尋常的生機、內蘊活力氣息,乃至筆墨精神、時代氣質的迥然不同與煥然一新。
作品三
何緒賢的畫有著非常清晰的精神文化解讀傾向。這也可能與中國畫的“中和之美”的境界相吻合,直至人心。為了達到畫面設定的藝術效果,他駕馭著寫意的宏大、寫實的精微,將抽象與具象的物象形態進行了合理的藝術疊加。他關注的不是抽象與具象的分解,而是如何把造型藝術的各種元素從統一的規范中解救出來,分解、組合、重建,從而造成永恒的和諧,使之接近創造的核心。何緒賢對自然物象的簡化處理及其藝術語言的元素性、符號性、抽象性、分析性和時代性都由此而來,所以,他的作品題材表現方面,變得陌生和新穎。
作品四
何緒賢畫中的黑白灰,點線面代表了畫面的要素,在其畫中的構成關系是相互依存的,寄托了他對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真切融合,品味到自然自由自在的生命力,進而獲得一種寧靜平和和清新的精神體驗。何緒賢首先因為他有立足社會,關注民生的理念,注意觀察和撲捉時代的精神氣息融入繪畫之中。他不去寫實的表現生活情境,而注重時代的清新氣息,把對傳統文化的真切融入繪畫的意境營構,鮮活的畫面與人文境界的統一,構成了他繪畫的獨特性和藝術風格的特色,以藝術的獨創性令人耳目一新。他的繪畫語言嘗試反映了立足時代,勇于探索創新的藝術精神。
作品五
何緒賢畫中空間的處理方式,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畫面上都有界畫一般精確的直線,如墻壁、陽臺、電話亭、桌面等。但這種直線所表達的只是虛擬的空間,并不等于西方繪畫中的三維透視。他的空間處理相當自由,不同的空間交錯層疊,但其基本的思路,是將人物平面化。雖然中國古代人物就不同于西洋畫,對體積的描繪,除了工筆渲染,主要是靠線條的組織達到前后遮掩的虛擬空間。但何緒賢的人物特別是漬染人物,已經衍化為一個平面化的影像而具有了某種符號性,從而使人產生超現實的幻覺。
作品六
縱觀何緒賢的畫作,它以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獲得美術界眾多的贊揚。他以開拓者的勇氣和信心,不去重復別人走過的路。更為可貴的是,他的畫不以怪誕取勝,而是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傳統、超越傳統的藝術成就,獲得了人們的贊賞。在中國畫新夢想新時代的變革中邁出了一大步,為探索中國畫的時代審美演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何緒賢以年輕旺盛的精力、敏銳的洞察力和藝術才華,在這波濤滾滾的中國畫巨流中,勇敢地駕駛著他的生命之舟,大膽追求他的目標,滿懷激情地揚帆前進!
作品七
作品八
作品九
作品十
作品十一
作品十二
作品十三
作品十四
作品十五
作品十六
作品十七
作品十八
作品十九
作品二十
作品二十一
作品二十二
作品二十三
作品二十四
作品二十五
作品二十六
作品二十七
作品二十八
作品二十九
作品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