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胡紹鵬,1958年出生北京,11歲跟王叔暉學畫,并受到王大觀、黃胄、吳作人、蔣兆和、董壽平、黃均、潘絜茲等前輩指導,后入中央美術學院學習,得到李可染、黃潤華、梁樹年、張憑老師指導。
1978年之后作品參加全國專業性美術展覽。
2007年被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評選為當代“金獎藝術家”應邀赴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國舉辦畫展。在《中國書畫報》發表《潘天壽、齊白石傳統出新》?!端拇佬g》發表《徐悲鴻、林風眠融合改造對中國書畫影響》在《中國臺灣美術》發表《張大千繪畫表達方式》,在紀念李可染、傅抱石研計會上發表《21世紀中國畫創新及抉擇》等十多篇論文。
2010年至2013年作品入選國家畫院舉辦“大師之路”藝術展。
作品遍及多國,被各界知名人士收藏,同時被收藏界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畫家之一,國家一級畫家,北京東方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藝術評委。
《紅高粱》96×96cm 2023年
當代美術家、畫家、評說胡紹鵬繪畫藝術
薛永年(中央美術學院著名評論家):
畫家胡紹鵬,年屆不惑。幼耽繪畫、始得名家指點,即則轉益多師,問學京華諸家,原有山川大地學古人而歸于造化。圖實境而思得心源,敏求深思,銳意進取,畫不囿于一科而人物山水花木兼工,法不限于工筆而寫意潑彩并善,又能于前人忽略出致力,在中外相通處用心,故雖面貌多般,而率饒新意則。其人物神態宛然,山水意幽境美,花木生趣盎然,均堪雅賞。茲后倘能集中精力,拾短用長,前途正未可量也。勉之哉。庚辰清和月晴薛永年題。
《一首黃河曲唱了80年》96×96cm 2023年
潘公凱(美術評論家):
黃賓虹曾說:“畫品品高,根于人品,觀乎人品,畫亦可知。”在胡紹鵬藝術生涯中他能從理性的高度來看待藝術和人生,1980年入山西寫生,頓覺眼界大開,得山水之真情性,遂認定唯以自然為稿才能擺脫陳規陋習,立自我風格,樹自己語言。他從11歲學畫,歷傳統到現在水墨畫,其間經歷了長期的藝術探索過程,它標志著工筆與意筆、水墨與西畫、傳統審美觀點的變發。適應了現代人的審美價值,人們在欣賞他創造的每一幅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作者的品格和修養,被畫面中的藝術語言深深感染。
《草原牧歌》96×96cm 2023年
白雪石(著名山水畫家):
1995年我看到幾幅胡紹鵬山水畫,被他的作品可貴打動,通過談話才知道一個青年藝術家他有很深的藝術理論知識和實踐基礎,為提高自己,他在自然界中深入探索、發掘,這正是一個畫家的追求。
張仃觀畫(原中央工藝美院院長,著名山水畫大師):
作者是高水平,在當前各種流派,各種思潮的沖擊下他能用嚴謹的制作研究藝術規律,十分難得。
《駿馬入云》66×66cm 2023年
梁樹年(中央美院老教授,著名山水畫大師):
胡紹鵬學畫誠懇、謙虛好學、肯于吃苦,他的作品突出表達多層次造成強烈的縱深感、立體感、重厚空間,造型與筆墨的完整統一,畫出大自然的永恒,富于哲理意味。
何海霞(著名山水畫大師):
步入胡紹鵬的畫室,墻上懸掛的幾幅山水作品引起我的矚目。巍巍群山,浩浩大川,一睹其煙靄迷茫,飛瀑流泉的壯麗景觀,小品山水茅舍錯落農家小屋,讓人們領略鄉間恬適、安逸的生活野趣,有的作品效果逼真動人,以嶄新的風格描繪心中的自然山水。故使我留念,其藝術價值不言自明。
《四月江南》66×132cm 2023年
黃潤華、張憑(原中央美院山水系教授,著名山水畫家):
近幾年我們多次看到胡紹鵬新作品,是一名非常有潛力的畫家,具有相當實力和理論水平。在今天商品社會,能夠擺正金錢與藝術的關系、真誠對待藝術,我們深表欽佩,藝術成功的背后反映著作者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一個善于思考、勤奮認真的畫家,才是有希望成功的,他用自己的勞動創造著真善美的藝術,創造著社會化精神文明。
亞明(江蘇美院院長,著名山水畫家):
94年看到作者幾幅山水畫。畫面的整體感,顯示出藝術上修養有素,其有震撼力的新形式山水,向東方文化本原高層尖端求索,有很強烈的生命力。
《日出》96×186cm 2023年
王琦(原中國美協副主席):
胡紹鵬是一個非常有藝術基礎的青年,幾十年繪畫鋪墊了他藝術創新;在藝術方面,他的毅力和決心超越眾人。
鄧福顯(著名美術評論家):
我是通過朋友介紹結識他的,觀看他的作品和幾次的交談后,做為已取得一定成就的青年畫家而言,在世紀之交的時候,他選擇的是寒窗十年,探索生活,在藝術方面走自己的路,他的精神讓我佩服,讓我驚嘆!未來的他一定是中國繪畫方面的巨人,他所尋求的也正是我們藝一輩的追求。
《金秋十月》66×132cm 2023年
黎雄才(廣州美院副院長、嶺南畫派著名山水畫家):
8年前在廣州美術學院看到一幅黑色的土地,畫家采有西畫手法以投光的形式將光線打到土地上,遠處有幾個農民在辛勤地耕種,突出了物象主體,土地顯得神秘含蓄,任人遐想,他的作品深沉、堅實雄渾,即有中國畫的意境,又有藝術語言。
李寶林(原中國畫研究院著名山水畫家):
在大自然尋覓畫家,我想這用來形容胡紹鵬當是無愧的,說明了他近31年來在藝術方面的探索。作品熔鑄著他對藝術、自然、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對傳統藝術深刻的反思,引起人們的重視。
《卷起黃河千層浪》96×186cm 2023年
在寫生中表現山水內涵
文/邵大箴
中國的發展寄希望于現在的中青年藝術家,他們從20世紀走來,迎著新世紀的朝霞,懷著對未來的憧憬期望。
苦苦在山水畫中探索的他,向前輩李可染學習,重視觀察自然,研究自然和對景生寫。他把寫生看作是對客觀事物再認識的深化過程。李可染先生的高明,在于他把對民族傳統的研習始終和深入,勤奮地寫生結合在一起?,F在的他這幾年多次外出寫生,行程幾萬里,走遍大江南北,他的寫生畫中飽含了山河壯美,又凝聚了作者對時代和自然景鋰的深沉思考和深刻感受。
《人道秋天好》96×182cm 2023年
在他的寫生作品中,寫實的作品與占有重要的位置,不少人持這種觀點,注意寫實造型就會削弱水墨情趣、保持和追求水墨趣味,就要擺脫寫實造型,我想,徐悲鴻等先驅人物大聲疾呼中國畫要恢復寫實造型,其用意不僅是引進西畫的素描手段,而主要是出自于關于繪畫本質的深刻思考。
寫實不是惟一的手法,而是一種常用的手法,它和其他的藝術手法,如象征、寓意、變形,夸張等一樣,本身不能決定藝術品價值的高低,決定一件藝術品價值是它們反映生活的深度,通過寫生在不斷地探索形式的表現力,探索自己獨有的,不同于別人的藝術語言。
《金浪滔滔》66×132cm 2023年
他在中央美院受過教育,師從黃潤華、梁樹年,近幾年他沿著“李家山水”在探索條新路繼續前進,他的作品吸收了西畫、造型、構圖、明暗和表現光的方法,這種畫風已成為當今中國山水畫的充法,眾多的藝術家之所以選擇這個方向,是因為過分易簡的傳統文人山水畫離我們的時代的審美趣味太遠,他太了解大自然,大自然宏偉、神奇始終吸引著他去觀察、體驗、領悟。把探索中實踐納人寫生過程。在藝術創作中不斷完善時代特色和個性特色的藝術全面提高自己的修養。
這幾年由于奮斗目標明確,實踐步驟嚴謹,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基礎堅實修養增加筆墨技藝熟練,他的作品始終處于上升趨勢。顯示出雄厚的潛力,不斷受到好評。
相信在未來,他在自己的漫長藝術道路上,通過不懈的努力探索實踐,向人們奉獻出更好的作品,藝術主張與觀念。
(邵大箴: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美術研究》雜志社社長 中國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
《7月的故鄉》96×96cm 2023年
在寫生中表現山水內涵
文/郎紹君
胡紹鵬出生北京,十一歲學習繪畫,后入中央美院學習,他有扎實的基礎,傳統筆墨尤其好,九九年出版胡紹鵬《中國畫集》。由于眼病中間停頓幾年,九一年開始從新開始創作,屬于八十年代成長的一代有追求、思維趨于新時期尋求變革的一代,他在文革期間插過隊受過歧視。諸多經歷使他變成更加堅強人生命運的坎坎坷坷更加使他在藝術方面不斷追求。九十年代初,深入大自然寫生,途經四川、青海、安徽、江西、廣西、云南、浙江,河南歷時九年。大自然的變化使他產生新思維,面對東方藝術和西方藝術,西典和現在藝術交融沖撞,以更加自由的方式探索二者之間的視覺語言。年復一年在曲曲彎彎的小路上尋覓自己的藝術,主動與自覺探索時代風格,他懂得惜鑒與融化,傳統與時代的確良關系。
我在一系列談中國畫的文章中認為中國畫在世紀的歷史是一部不斷分離不斷回歸的歷史,兩種傾向對抗,互滲透,并立是水墨自身由完滿到變異的需求,又是這種需求的結果,分離使中國畫模式多元化多元的中國畫不免要跨出它約定俗成的邊界,超越傳統筆墨形式和傳統文化心理,內涵,最終導致傳統繪畫模式和解體和新的繪畫模式的建立?;貧w是分離的影子,是中國傳統文化巨大磁力和自力要求的產物,分離的回歸不是復古和崇古,而是整合西與古今,尋找中國藝術的現代靈魂和現在結構。
《山水新貌》96×96cm 2023年
早年的學習使他明白應該怎樣畫山水畫,走一條李可染之路(因他從師黃潤華,張憑尤得益于李可染派山水),但他從不模仿他們,堅持探索自己的藝術風格,搞自己的實驗,在藝術表達方面勇敢無畏進行突破,致力追求自然美和筆墨的統一,達到在用光,用墨,用彩方面的真實感,追求新的境界和時代感。從自然中經意過度到不經意狀態。建立以寫生為中心創作,求真實感,新方法,新風格,從自然中經意過度到不經意狀態。建立以寫生為中心創作,求真實感、新方法,新風格,從自然界中挖掘前人未發現的表現方法,揭示自然的無限生生不息。中國山水畫根本特色是通過對自然生命的創造性刻畫傳達對自然的依戀寄寓人自己的生命體驗和社會體驗。
山水形象的感性特征和個性與畫家的精神表現個性特征相對均衡地制約在一起,只要偏向一方就會失去它的本色和生命力。
《楚山秋色》96×96cm 2023年
我所認識的畫家胡紹鵬
胡紹鵬是在“文革”的動亂中與美術結緣的。那時父母被關進牛棚,他作為狗崽子整天被昔日的小朋友追打。為了免遭皮肉之苦,只好躲在家里,趴在床上看能找到的小兒書,小兒書不夠看,就找來紙和筆學著畫。就這樣,他有幸拜王淑暉前輩學習,越畫越著迷,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酷愛繪畫藝術。即使在農村插隊的時候,他也沒放棄手中的畫筆。工作以后,又跟黃均、潘絜茲老師學習人物畫,拜李可染,徐北汀、王大寬老師學習山水畫和民間風俗畫。在前輩大師的指點下,他的繪畫藝術得以有了長是的進步。后來進入中央美院學習中國畫的創作、基礎理論。他的繪畫技巧方面進一步充實了。
他以為繪畫藝術是人類認識自然、表現自然改造自然、熱愛自然和珍惜自然的一種形式。畫家的責任就是通過自己對自然和人類之關系的觀察、感悟體味,用心和筆描繪出生活中所蘊藏著的藝術美。這種美,應如藍天般純凈山谷般靜謐、草原般悠遠、大海般壯闊。從畫面撲面而來的應是四月的春風,七月的夏雨,十月的秋果,一月的冬雪,為荒蕪的土地帶來生命的綠色,為焦灼的心靈帶來撫慰的甘泉,為渴望的目光帶來豐收的欣慰,為躁動的世界帶來美好的期望。
《溪水映青山》96×96cm 2023年
為了實現自己的藝術理想。他把師法自然當成了自己的藝術追求。近20年來,始終堅持到大自然中尋找創作素材,堅持用筆來實現心靈與自然的對話。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走過幾十年的歷程,他越發覺到,繪畫技巧對于一個畫家來說是次要的。只要肯下功夫學稍有天賦就不準掌握技巧。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的,技巧都不難學。最重要的是畫外的東西。是除了技巧以外應該具備的對自然、人生、社會的感悟能力。胡紹鵬的人物、花鳥、山水畫的好,是仿佛這古老的畫題在他的筆下煥發了新的生命。其實,畫題沒有變。變的是人是主體。是畫家自勺情調、技法、藝術樣式。把尊嚴和抱負含蓄起來深藏在心中,十肖地落實到他那一絲不茍的藝術作品中。通過他潑放的墨色和精刻的筆法把作品推向了極致。讓觀者感到很超逸輕松,整體氣勢的精謹內涵把人們的情感帶入大自然,構成一個和諧的世界。
《長城秋色》96×96cm 2023年
一個創作型的畫家,應該畫什么,通過作品能夠給人們帶來什么?我們觀看他的作品,無論古今中外,總能夠從他們的作品中感受到強烈的震撼。每一個大師給人的震撼都是獨有的,充滿鮮明個性的。令人不能不感到由衷的敬佩。在夜深人靜的時刻,他常常與大師們進行心靈的對話。他感受到大師們所給他的啟示,就是師法自然,大自然蘊藏著無數的藝術寶藏。等待著他去發現和開拓,目前他準備用7年或十年的時間強化文思的修養,在更高的境界上去實現他的自我,用更高格調去塑選真善美,用自己的藝術儲備迎接沒有終點的挑戰。
這是我出的第一本畫冊,它一旦完成,就會走出我的視野。帶著我對美術事業的執著追求和深情眷戀,和你交流。和你傾訴。在這里。我深深地感謝所有給過我幫助.鼓勵的導師,朋友、同仁和出版社的編輯并將此書獻給我仙逝的母親。
《山中人家》66×96cm 2023年
胡紹鵬:不落的藝術人生之帆
胡紹鵬是國家一級畫家,曾先后應邀到中國美術館、美國、日本、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舉辦個人展,其作品兩次入選“大家之路”名家畫展。從少年到青年,他始終把尊嚴和抱負含蓄起來,深藏在心中。再落實到他那一絲不茍的藝術作品中。
如今,五十四歲的胡紹鵬依然自覺而神圣地奔赴他已領悟到的藝術使命,帶著他的累累成果,在如流的年代里展示著他不屈的人生之帆、藝術之帆。
是什么樣的經歷,能夠讓胡紹鵬少年遭遇的坎坷變成他前進的動力?又是什么樣的心態,讓胡紹鵬在幾十年的歲月中孜孜以求?
《春色到太行》66×96cm 2023年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胡紹鵬是在“文革”的動亂中與美術結緣的。1966年,他的父親受到迫害,連帶家庭也遭到沖擊。當時的胡紹鵬還在讀小學二年級,作為“狗崽子”,他整天被昔日的小朋友追打。在學校里要站著上課,街坊鄰居也擠兌他,為了免遭皮肉之苦,胡紹鵬便只去上半天學,下午就躲在家里,趴在床上看能找到的小兒書。小兒書不夠看,他就找來紙和筆學著畫,并且越畫越著迷。就這樣,11歲的他有幸拜王叔暉前輩為師,并在王老先生的教誨下,走向藝術之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胡紹鵬越來越酷愛繪畫藝術,即使在農村插隊的時候,他也沒放棄手中的畫筆。
諸多經歷使胡紹鵬變得更加堅強,人生命運的坎坎坷坷更使他在藝術方面不斷追求。工作以后,胡紹鵬又自己研究黃均、潘桀滋老師的人物畫和李可染、徐北汀、王大寬老師的山水畫及民間風俗畫。他告訴記者,他特別崇拜張大千和李可染兩位老師,雖然與他們沒有直接接觸,但是他用了三年的時間研究他們的畫,收獲了屬于自己的繪畫心得。在研究前輩大師作品的過程中,胡紹鵬的繪畫藝術得以有了長足的進步。后來,胡紹鵬進入中央美院學習中國畫的創作基礎理論。這進一步充實了他的繪畫技巧。
《山高水長》66×96cm 2023年
行萬里路,觀自然于心。
18歲以后,胡紹鵬經常騎著自行車在北京近郊畫畫、寫生;30歲,胡紹鵬從學校畢業。這之后每年的三月,胡紹鵬都要到大江南北去尋找中國山水的意境,年復一年的在曲曲彎彎的小路上尋覓自己的藝術。早年的學習使胡紹鵬明白應該怎樣畫山水畫,得益于李可染。胡紹鵬的高明,在于他始終把對民族傳統的研習和勤奮的寫生結合在一起。
九十年代初,胡紹鵬深入大自然寫生,途徑四川、青海、安徽、江西、廣西、云南、浙江、河南,歷時九年。胡紹鵬并不感到孤獨,當時的經歷與磨難,反而成為今天胡紹鵬津津樂道的故事。
1995年的10月中旬,胡紹鵬來到陜西太白山,沒想到當地竟然已經飄起了雪花,還穿著夏裝的他第二天就發起高燒。“那時候年輕,住在農民家里,吃點藥就堅持下來了?!焙B鵬輕描淡寫地對記者說。
1998年9月底,胡紹鵬在新疆昆侖山脈寫生。10月初,天氣驟冷,堅持了一個月的胡紹鵬暈倒了。“當時本來計劃是在山上待三天的,帶的食物和水也是三天的量。但是山上的景觀深深的吸引著我,在光的變幻下,自然的五彩感染著我,結果就(暈倒),后來是一個趕驢送鹽的人路過,救了我。”時隔多年,說起當時的風景,胡紹鵬的眼睛里依然閃著光。他告訴記者,寫生其實是在自然中尋找生活的符號和山水的語言,當你與自然直接對話的時候,你才能真正領略什么是山,什么是水。像長城的壯觀、長江的雄渾,如果不是直接接觸,你根本體驗不到它們的美,這種領略光靠想象是不行的。
《高山流水》66×96cm 2023年
“從新疆回來后,我整理那些日子拍的相片,每畫一張新畫都更激發我對山水的熱愛,并有了新的理解。”胡紹鵬說,大自然的變化讓他不斷產生新的思維。交談間,胡紹鵬對山水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他十分重視觀察自然和對景寫生,并把寫生看作是對客觀事物再認識的深化過程。他在隨筆中提到,“我不敢在藝術上有什么主訴,只希望筆下的繪畫能有一種生命回味,冥思后的會心。每當一次又一次到大自然寫生,面對一座座山、一棵棵樹、一條條小溪、遠處一個個村莊,變化的四季和云彩,它似乎比技法要深得多,比追求一種風格一種定勢復雜得多,比所謂筆墨趣味要神奇得多,它是一種聚會,一種心靈感召,一種人性的向往,又是幾千年的造型,它成了中華民族心底一種藝術夢幻,一種幾千年圣潔的沉淀,一種中國文化永久的向往?!?
現在的胡紹鵬依然堅持外出寫生。他說,每一次尋找,都能感悟新的景色。東北的白雪、黃山的石頭、張家界的紅葉、泰山的日出、長城的婉蜒黃河的訴說等。胡紹鵬告訴記者,大自然的誘惑常常使他的靈魂有足夠的時間與自然相唔、交流。好像在這里要停一停、靜一靜、聽一聽,自然的空氣使他在城市中的雜亂心情平靜下來,疏朗胸襟重新疑入心靈,構成一幅幅作品。他的作品就像太陽一樣照著都市和鄉村。又像大地一樣真誠、單純。他為我們構筑的藝術世界充滿著土地的溫暖、天空的深邃,仿佛能夠觸摸到大自然的靈魂。寫生不僅為胡紹鵬的繪畫生涯積累了創作素材,也使他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他說,永恒的大自然才有他追求的藝術。
《山高日暮》66×96cm 2023年
勇于獨創,自辟蹊徑
在五十年的藝術生涯中,胡紹鵬一直勤奮耕耘。勇于獨創,自辟蹊徑。他從不模仿前輩,堅持探索自己的藝術風格。胡紹鵬對記者說,無論古今中外,一個創作型的畫家總能夠讓人們在他們的作品中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并且每一個大師給人的震撼都是獨有的,充滿鮮明個性,令人不能不感到由衷的敬佩。
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藝術,孜孜不倦,癡癡無悔,總是那樣蓬勃著朝氣進行創作。1978
年之后,胡紹鵬的作品開始參加各種專業及全國性美展。他的作品曾入選全國第四、五屆美展;入選中日青年水墨畫交流展并獲金獎。他還應邀赴臺灣、香港、日本、加拿大、新加坡舉辦畫展。1997年,由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了《胡紹鵬畫集》;2007年,胡紹鵬被中國書畫研究院評為當代杰出藝術家等中央美院老教授,著名山水畫大師梁樹年評論說:“胡紹鵬學畫誠懇、謙虛好學、肯于吃苦,他的作品突出表達多層次造成強烈的縱深感、立體感、重厚空間。造型與筆墨的完整統一。畫出大自然的永恒,富于哲理意味?!痹袊绤f副主席王琦曾說,“胡紹鵬是一個非常有藝術基礎的青年,幾十年繪畫鋪墊了他藝術創新,在藝術方面,他的毅力和決心超越眾人?!?
他沿著階梯一級級的往上爬。他推開一扇又一扇藝術殿堂的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