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唐策力,1957年生于四川合江縣,籍貫四川蓬安縣。
重慶市南岸區教師進修學院正高級教師(教授),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及中國畫、油畫、水彩(粉)畫的創作,中國畫師承張大千第二代門人著名工筆畫家趙無畏先生,研究方向為基礎美術教育教學及中小學美術教師教研與培訓。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美術家協會第二、三、四屆理事;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術委員會第一、二屆委員;民盟中央美術院重慶分院理事;防城港東盟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1997年,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重慶市青年文藝創作代表”榮譽表彰。2004年,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美術特級教師”稱號。2010年被西南大學美術學院聘為基礎教育美術特聘專家。2008年被重慶市美術家協會聘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評委;2020年被聘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二屆全國少兒美術作品展覽”評委等。作品16次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文化部等主辦的全國美展,并多次獲獎。其中《心連心》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四川優秀美術獎、重慶市美術銀牌獎,中國香港13藝廊收藏;《爸爸辛苦總是笑》入選“祖國美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全國美術銅獎;《巴山子夜》入選“第三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大展”、獲大展銅獎;《升》入選“第三屆中國體育美術展覽”,獲四川優秀美術獎;《繭花》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四川優秀美術獎;《春塘曉霧》入選“第三屆全國水彩畫、粉畫展覽”;《黎明雄風》入選“紀念《延講》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等。八次赴中國香港及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參加“四川畫家現代工筆畫展”、“當代中國藝術品拍賣展”、“中國香港國畫展”、“重慶·廣島書畫藝術展”、“中國臺灣·重慶書畫名家交流展”等。部分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文史館、博物館、企業及海內外人士收藏。重慶市文化局、重慶市美術家協會、重慶市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慶市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先后為唐策力主辦個人聯展三次:即《重慶五人國畫展》、《青年美術家8人展》、《重慶美術家作品系列之十五——水墨丹青展》。
2002年工筆畫《四月的風》選為亞洲議會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AAPP會議)主題畫,獲亞洲議會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授予榮譽證書并收藏。
作品和個人藝術在《國畫家》、《美術文獻》、《中國美術館》、《美術界》、《美術大觀》、《當代美術家》、《書法報》、《重慶日報》,中國香港《文匯報》、《大公報》等刊物發表、評價、報道。
出版有《中國藝術家作品集——唐策力》、《當代藝術.名家經典——唐策力作品集》等。
工筆畫《遠方傳來歌聲》134cm×124cm 紙本 1999年
唐策力憑著一顆虔誠而真摯的心,一直堅守對藝術的信念,從未放棄對藝術的追求,執著地致力于油畫、中國畫等繪畫的創作。
唐策力作畫注重博采眾長,于傳統中求新,力求寓意于象,以象盡意,追求情節意義和故事性的表現。借深厚的筆墨功力,用充滿情感與理性的色彩,賦予畫作耐人尋味的意境。
工筆畫《小繭花》72cm×86cm 紙本 1992年
唐策力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同時辛勤耕耘在油畫、國畫藝術的沃土之中,其作品質樸細膩,淡雅明麗,生活氣息濃烈,浪漫而抒情,充溢著感人的藝術魅力。
唐策力作畫善思于勤,他在對油畫與傳統國畫技法和旁門各道性靈的不懈探索中,“物我合一,超象歸質,忘形得意”,并十分注重刻意求新,不復制他人,不重復自我,有“取盡百家之美,取法至高之境”的氣度。
工筆畫《心連心》95cm×80cm 絹本 1991年
難能可貴的是,唐策力不屑嘩眾取寵的“獵奇”之作,推崇“出人意外者,須在人意中”,踏踏實實,勉力前行。
唐策力在虔誠追求和艱辛的探索中,逐漸確立了自己油畫、國畫精致細膩的繪畫風格,體現出平和、寧靜、穩重、醇怡、含蓄的特色。他的畫作不僅功力深厚,技法嫻熟,而且多一層于傳統油畫和工筆畫中罕見的意象與理性的現代藝術品味。
工筆畫《繭花》120cm×138cm 紙本 1994年
閱歷本身是一種文化,也許正是因為唐策力有著豐富的生活積累,有著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文化的關注,才使他會對人生、對藝術有著如此透徹的領悟。
這些也可在他的畫作中窺出端倪,在他的畫作中,絲毫沒有恣意宣泄、烘鬧燥熱和市井生活的閑暇氣息,卻彌散出一種靜謐、安寧、平和之氣與東方文化的韻味和歷史意識。
工筆畫《萌》110cm×80cm 絹本 1990年
唐策力的畫作,最大的特色是時代感很強,表現在他在繼承傳統方面不墨守成規。在意境的創造上,他善于汲取前人積累的審美經驗,保持詩畫結合的優良傳統。在表現技法上,他更注重“筆墨當隨時代”的主張。
唐策力認為,在藝術上沒有繼承必然失去民族的特點,沒有創新也就不能促進民族藝術的發展,所以,民族性與時代感始終是縈繞在他心頭的藝術課題。
工筆畫《黎明雄風》78cm×168cm 紙本 1992年
為此,他在表現技法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嘗試。他不但在造型方法上中西兼蓄,筆墨運用上別具一格,而且在繪畫材料上進行了大膽嘗試。借鑒版畫肌理,油畫技巧,生熟宣紙的特性等,在表現不同題材中取得較好效果,豐富了作品的表現力。
工筆畫《巴山子夜》94cm×120cm 紙本 1994年
唐策力關心藝術與生活和時代的契合,藝術是心靈的照應,是誠實勞動的結果。他認為成功的藝術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沒有捷徑可走。他滿懷熱情地在平凡生活中體察和發現美、創造美。
工筆畫《升》118cm×98cm 紙本 1993年
唐策力的油畫人物和工筆人物畫,不是孤立地從“自然美”的角度去描畫人物的相貌、體態、風韻,也不是去編織平凡人的情節故事。他有自己的獨特視角,這視角又有“廣角鏡”的性質,他是從對時代、地域的整體性感受出發,從中去發現、把握人物的內涵美,并以此為著眼點去表現生活中的物和事。
工筆畫《鄉音》58cm×78cm 紙本 2022年
他的畫作有自己的情調,會使讀者意會到畫家在品味生活、處理素材時,都經過他的情感過濾,都經過他的心靈熔鑄,因而作品中充盈著主體心靈性內容,蒙上了一層感情氛圍,產生了一種特殊的審美情調。這是畫家的追求,也是他對藝術執著追求的升華。
工筆畫《驚蟄》68cm×68cm 紙本 2006年
工筆畫《陽春》84cm×84cm 紙本 1995年
油畫《牧歌聲起》140cm×145cm 2019年
油畫《巴渝妹子》42cm×32cm 1997年
油畫《嫂子》80cm×60cm 1998年
油畫《巴渝漢子》42cm×32cm 1997年
油畫《三月花》60cm×72cm 1997年
油畫《冷香》54cm×40cm 1997年
油畫《五月記憶》80cm×60cm 1997年
水彩《春塘曉霧》53cm×60cm 紙本 1995年
水墨《春蠶》100cm×100cm 紙本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