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歷】
王英明:(又名王應明),陜西寶雞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逸真畫院畫家,中國山水畫創作院畫家。作品多次在全國展覽中入選并獲獎。
作品入展獲獎:
《渭北家園》入選第八屆西部大地情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家在青山厚土間》入選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齊云山居》榮獲第二屆婁東(太倉)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心安之處是故鄉》入選2018“翰墨神木”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凈土》入選“詩鄉畫城·瀟灑桐廬”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麟游幽谷藏梵音》榮獲第二屆“神圣長白”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夢回故園》入選2020雨花滿天——全國山水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雄渾博大 空靈精致
——王英明及其山水畫賞析
作者:曹林洲
王英明山水畫作品在繼承北方畫博大厚重和南方畫精巧空靈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如何能夠把兩種迥異的風格有機結合在一起,在該領域,拓出一片新天地。從他的山水畫作品中,我們不僅能夠領略到氣勢磅礴,雄偉俊厚,風骨崤拔的突兀巨壑,而且能夠感受到煙嵐清潤,水波浩渺,禪意幽深的唯美意趣。他以獨特的筆墨語言和濃厚的山水情懷為我們創作出一幅幅蒼茫而秀潤的藝術佳作。
王英明的山水情懷--中國古代文人逸士在游山玩水時心情好就會即興創作,用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在王英明的山水畫中,最為可貴的正是這些豐富飽滿的情感訴說,在情感訴說中寄情于景,讓我們感知到他對大自然的寵兒俊山秀川的眷巒之情和他內心深處的仁智慈悲、博大明快,并且看到他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內在修養。咫尺天涯的視覺意識一直是他作品的中軸線,他注重表現生命的活力,解釋萬物的靈性,呈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妙趣橫生的格調,鮮活神通的氣韻以及柔美和諧的色調搭配,創作了一幅幅精美脫俗的山水畫作品。
王英明的筆墨語言風格--他大膽結合南北畫派不同的用筆手法和墨色特點,在應用中感悟,在感悟中提煉,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筆墨語言風格。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南方畫派的精致、細膩和空靈,又有北方畫派厚重、剛毅和豪放;既有水墨交融的潤滋,又有枯筆飛白的張力;既有揮毫潑墨的厚重,又有惜墨如金的靈動。他用鮮活的畫面表達對大自然的敬仰和寄托,正是這種看似平淡、樸拙、厚潤的筆墨精神,展示著他的筆墨境界。同時巧妙的引入現代構圖意識,用整體布局團塊聯動,使團塊間的物象心心相印、渾然一體。
他很講究筆墨關系,從不拘泥于局部的描寫、一草一木的穿插,著重于整體氣勢的把控傳達,氣韻流暢,大氣磅礴,對筆墨枯濕關系的處理出神入化。通過或簡,或繁,或淡,或濃的筆墨關系表達一幅幅大格局、大氣象的山水圖案。他大量采用全景式構圖,隨著尺幅的不斷拓展,氣勢也日益雄偉博大。在關鍵部位,他舍得時間不惜筆墨,深耕細作,使畫面不僅質樸厚重,而且生機勃勃,給人一種咫尺千里、吞吐大化的氣勢和靜謐鮮活的靈性。在這樣的筆墨意識指導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王英明作品中的意象和意境--我們在評說中國畫時,常常說:“意在筆先,畫盡意在”、“筆斷意連”、“立象以盡意”等等。可見“意”之重要,何謂意?意是指畫家的思想、情感、意念、意義和理想。意象就是在意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家之手完成的藝術作品。意境自然就是包括意象而超越意象的某種境界。在王英明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深受儒釋道傳統文化影響和薰陶的印跡,這些正是他藝術創作的思想基礎。在他的作品中,表現較多的便是孔子倡導的“仁”,即和諧,草木之間,山水之間,天地人之間無不呈現一派祥和之象。還有莊老思想的自然和逍遙,他從不刻意于一山一川,一草一木的得失,而是追求自然造化的本真。
他的作品中很難見到大紅大綠,常常多見于氣貫長虹的勢和云蒸霧繞的朦朧意境,盡是看透不說透的哲思和意味幽深的綿綿禪意。像他的入選國展作品《古村秋色》《渭北家園》《家在青山厚土間》《齊云山居》《此心安處是故鄉》《凈土》等等,這些作品已突破有限的物象,從有限進入到無限。他能夠把萬物之中最純粹的部分汲取過來,經過集中、篩選、加工、改造,融進自己的審美觀點、審美感受、審美理想及思想感情中來加以高度概況,用藝術手法表現出來,不知不覺的達到了一種別開生面的境界。
王英明是一個有志趣、堅韌不拔的人。他總是面帶微笑,和藹可親,做人做事認真嚴謹,質樸大氣,詼諧幽默,低調內斂。他胸懷寬廣,能夠廣泛地汲取百家之長來豐富自己。他熱愛大自然,遍走名山大川,他要用手中的筆墨把對大自然的崇敬之情描繪成一幅幅獨具特色的山水畫。正是這樣一種情懷,鞭策著他在繪畫藝術這條無比艱辛的道路上奮力奔跑。他有十多幅作品先后入選國展,并多次獲獎。他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山水畫這個千軍萬馬齊上陣的領域搏得一席之地。相信王英明一定會在山水畫創作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期待著他的藝術事業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