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瓷繞懷別有洞天——訪寶山區(qū)淞南鎮(zhèn)民間收藏家周興培
作者:核實中..2010-08-18 14:50:42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wǎng)
上海市寶山區(qū)淞南鎮(zhèn)居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以下是世博網(wǎng)記者的專訪。
“請看!此乃福子瓶,清光緒年間出品,可是我家的傳家寶噢……”
這是寶山區(qū)淞南鎮(zhèn)的民間收藏愛好者周興培老先生正在興致勃勃地給記者介紹他的一件瓷器藏品。春節(jié)前夕,記者一行有幸采訪到了周老先生,與他一起賞玩瓷器,共話新春。
得知記者要去采訪,周老先生早早就在門口等候,熱情地招呼記者進屋。甫一入門,記者就被周老先生家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瓷器深深吸引。周老先生的家儼然一個瓷器“博覽會”,淞南的小“景德鎮(zhèn)”。周興培老先生是淞南一帶遠近聞名的瓷器收藏家,藏品涉獵廣泛;他收藏最大的特點是“寓藏品于日常生活用品”,藏賞和實用相結合,他收藏的很多瓷器在他家還發(fā)揮著日常器具的基本作用。不可不謂難能可貴,別有洞天。
在周老先生家,藏有宋元明清,以及民國解放后等各個時期的不同品種的瓷器,數(shù)愈千件,很多品相尚姣好。一提起他的這些寶貝,周老先生就滔滔不絕,津津樂道。本文一開頭講的那件“福子瓶”是周老先生的父親所傳,到今天也有百余年之久,雖飽經(jīng)風霜,仍噌亮剔透,通體呈長方體狀,略帶圓弧型,瓶身所繪數(shù)個招財童子栩栩如生,在燈光下顯得熠熠生輝。老先生對此瓶也鐘愛有加,格外呵護,說是他最得意的幾件藏品之一。
周老先生出生在收藏世家,早年受父親熏陶,耳濡目染,從小就喜歡擺弄花花綠綠的各色瓷瓶,老城廂城隍廟更是周老先生非常喜歡去的地方。他在那里學會了如何甄別鑒賞瓷器,愛上了瓷器收藏,并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他收瓷,愛瓷,賞瓷,悟瓷,通過瓷器升華了自己人生的境界和對世間萬物的看法。他說到,別看瓷器外表冰清玉潔,內(nèi)里卻融浸著中華民族厚厚的黃土血脈,孕育著制造她的能工巧匠們的智慧和汗水。聽周老先生介紹,燒制一件瓷器要經(jīng)過好幾道工序,而且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閃失,否則便前功盡棄,這體現(xiàn)了一股謹慎細致的韌勁兒;要“收藏”的就是這股子認認真真的韌勁兒,為人處事亦是如此,凡做事就要步步為營,力求完善臻美。
周老先生雖年近六旬,但依然寶刀不老,志在千里,精神矍鑠,樂觀豁達,言談中無不透出自信灑脫,眉宇間則流露著自然超越之感。他如數(shù)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起他多次參加瓷器展覽會的情況,提到現(xiàn)在瓷器收藏者數(shù)量越來越多,可以說是“知音遍天下吶”。近年來,周老先生還組織了不少的收藏協(xié)會和沙龍,新老賓朋大家以瓷會友,詩文助興,促進交流,使愛瓷者們有了“家”。周老先生還多才多藝,不僅收藏瓷器,對琴棋書畫和其他古董的收藏亦通一二,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
談及瓷器和世博會的淵源,周老先生打開的話匣子便再也合不攏了。他繪聲繪色地跟記者撫今追昔:“想當年咱們中國江西景德鎮(zhèn)的瓷器乃是在世界博覽會上露過臉兒的啊!小小的瓷器能夠飄洋過海到了世博會,還拿了大獎,真給咱中國人爭足了面子!現(xiàn)在咱們中國人自己也要開世博會了,這是為我們炎黃子孫爭足了大面子!”作為上海世博會官方網(wǎng)站淞南記者站的成員之一,周老先生自己也積極地為支持宣傳上海世博會作了不少工作。
春節(jié)轉眼快到了,周老先生家里掛起了紅紅的中國結,幸福寫滿在他的臉上。淞南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更多的人像周老先生那樣恬情雅致,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社會文明也漸漸進步發(fā)展。讓我們祝福周老先生在雞年里生活得更加紅紅火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