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實中..2010-08-28 12:02:34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
據新聞晚報,宜興是中國紫砂藝術的“圣地”,數百年來,人才輩出,精品迭出。但在這個紫砂王國里,有一個獨具個性的藝術家,他另辟蹊徑,獨樹一幟,成功地將窯變藝術引入紫砂壺的創作中,使其變得更加變幻莫測,更具魅力。值此華建民在“逸清軒”舉辦個展,筆者與他有一番對話——
問:紫砂窯變在傳統藝術上有很大突破,請你談談它的工藝制作特點。
華建民(簡稱華):純正紫砂窯變是紫砂工藝的一次變革,它使原本可以重復制作的紫砂壺工藝,通過色彩的天然變化,達到不可復制的效果。同樣的造型,色彩各異,以至決定了紫砂窯變壺的價格高低。故有紫砂窯變壺可遇不可求的美譽。純正紫砂是指純天然的紅泥、紫泥、本山綠泥這三種宜興黃龍山獨有的上等純正泥料,經石磨碾碎成均勻的顆粒狀細末,再煉成泥團經窯火燒制成紫砂壺。紫砂窯變中的紅、藍、米黃、金、綠等色彩均是在火的燒制中自然過渡而形成,不像傳統的制壺顏色是添加化工原料燒制而成的。因此可以這么說,我無法重復同一件作品,每一件都是孤品,這應該歸功于窯火的功勞。
問:我們如何欣賞窯變壺的色彩。
華:欣賞紫砂窯變壺色彩,猶如進入一個色彩世界,各種黃色、紫色、綠色、金黃色、翠綠色應有盡有,還有很多復合色彩,色中藏色,色中泛色,看似綠色卻映著紅色和紫色;看似黑色卻透著紅色;看似鐵色,卻滲出藍色,黃色中透著綠色,棕色中透出各種顆粒色彩,均衡交融,在陽光下絢麗多彩,美麗絕倫。
之所以會發生如此的色彩變化,是因為紫砂窯變色彩的過渡是一個自然過渡,它是通過窯中氣流的變化形成,是對壺體表皮的色彩作用,色彩與色彩的中間過渡自然,紫砂窯變的色彩跟自然界中的顏色一樣,不是單一顏色。燒制出的色彩,隨著時間的推移,泡茶的次數增多而起著變化,許多色彩變化都是不可預測的,甚至很難界定,如黃中發綠,綠中泛黃、泛紅,黃的更橙,綠的更翠,紅的更沉,紫中泛青,或者中間泛出各種自然的顆粒顏色,但所有的變化都是自然的色彩變化,妙不可言。紫砂窯變的色彩,極大地豐富了紫砂壺藝中的色彩變化,使紫砂壺的顏色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傳統方式,即靠化工原料拼制出來的顏色逐步向純天然色彩過渡。
問:燒制純正紫砂窯變壺有何秘訣?
華:我在100倍的放大鏡下觀察,窯變紫砂壺的泥料中含有許多黃褐色的小石塊,這就使得窯變的紫砂泥直徑比傳統壺的略大。有了這樣的原料,才可以確保窯爐熱量在1100度之內是紫砂自然變色的必要條件。一般而言我是要親自上窯進行燒制,尤其當窯溫上升到800度時我就必須親自出場,掌握火候,來燒制紫砂窯變壺。
問:我們如何鑒賞紫砂窯變壺
華:選擇一把上好紫砂窯變壺,就如選擇大自然中的奇石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色彩的過渡自然程度;顏色豐富多彩;色彩稀有程度;顏色與造型恰到好處;火焰的美麗痕跡;以及窯變的趣味性。其中紫砂窯變色彩稀有是決定壺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窯變工藝受燒制技術的極大影響,故稀有而又美麗的窯變色彩是不容易出現的,如紅泥在變化中出現閃耀的光澤變化,恰到好處的紅與黑,紅泥變成草綠色,墨黑中間閃耀著紅色的碎星、藍色或金屬色。
問:紫砂窯變壺的市場魅力在哪里?
華:在香港市場上,《鷹嶺上的對話》售出16.8萬元,在國內市場上《乳谷傳聲》售出10萬元的好價格,其他如《供春百壺》、《閑得》、《虛懷》、《駝嶺仙芝》、《霜紅》、《日月同輝》、《灰姑娘》、《紅與黑》等價格看好。由于紫砂窯變壺的稀有性,不可復制性,所以它的升值空間是很大的。現在收藏它的人越來越多了。
《笑香》《掇球》《沙漠情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