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要起到架橋的作用——波士頓美術館副館長蓋瑟先生訪談
作者:核實中..2010-09-03 10:34:15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
時間:2010.6.19下午
地點:上上國際美術館
記者:張宗希
翻譯:柯妍
在開幕式前我們邀請到蓋瑟先生,從簡單的問候中了解到,他在上個星期天到達北京,這也是第一次來中國,言語之間帶著興奮之情。
接下來我們回到這次展覽,可以談一下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馬克法蘭先生的作品的?
從20世紀80年初,我就開始關注馬克法蘭先生的作品,算起來已有二十多年了。我認識他的時候他還是藝術學校的學生。
他的作品中最吸引您的是哪些因素?
我樂于關注藝術家作品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隨著學習和旅行經歷的增長而形成,藝術家使用的符號也更加直接有力。最初接觸到馬克法蘭先生的作品時,他以寫實主義為主,經過多年的發展,我觀察到他的創作變得更抽象、更情緒化和更虛構。因此我感興趣的是他從寫實主義走向符號化的過程。
從他現在的作品中也可以感覺到有一種變化,然后這種變化帶來了一種復雜的表現力,這種力量跟他的旅行有沒有關系,或者說您怎么看待這種力量?
牙買加是馬克法蘭先生的故鄉,它是位于加勒比地區的一個小國家,一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到1962年才獲得獨立。當牙買加開始獨立時,藝術家須做的一件事是幫助想象和表達后殖民地時期牙買加的形象。馬克法蘭先生是牙買加第一代肩負這一重要主題的藝術家,在這種民族環境下,尋找和表達新的民族身份對他來說很重要。除此之外,他還通過廣泛的旅行大大擴展自己的經歷和視野,而這些經歷有助于提升牙買加賦予他的表現力,同時還給予他國際背景下的活力。所以他常去一些歷史悠久的國家和地區,比如美洲的巴西,東亞的土耳其,現在還來到中國。這些國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經歷過被殖民的時期,而現在努力重塑自己的身份。中國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美洲也是一片古老且深刻的大地,所以馬克法蘭先生從這些地區的旅行經歷中吸收素材,試圖用一種方式來表達這些古老國家自我革新的歷程。所以他的作品中大量表現了舊變為新、古老轉為當代這一過程中的角力。
這是您第幾次跟馬克法蘭先生合作?這次選擇在上上美術館做展覽是出于一種怎樣的考慮?
除了這次,我還為馬克法蘭策劃過其他兩次個展,還有一些群展。我負責的美術館也收藏了他的作品,所以有很多機會展示他的作品。這次是馬克法蘭先生選擇的上上國際美術館作為展覽的地點,我沒有直接參與,馬克法蘭先生只是請我來幫忙策劃。
您對這次展覽有什么特別的期望嗎?
我希望有盡可能多的北京人來參觀欣賞,為遠方而來的藝術家和中國觀眾建起溝通的橋梁。我認為增進人們之間的了解、跨越時空和距離的限制很重要。希望這次展覽本身得到欣賞,藝術得到好評,同時架起中美友誼之橋。
藝術是一種語言,但是更容易學習。如果表達人類靈魂和心性的藝術得到分享,那么這種藝術會使人感悟到我們都有相同的熱情,這種藝術會比語言更容易溝通和理解,因為用語言交流必須首先掌握特定的語言,而用人的心性,你只需要明白愛、恨、同情和友情等等,這些構成了可以理解的藝術語言。當代藝術家都熱衷關注政治、社會和其他事件,這也是世界各地青年人都感興趣的,所以藝術作為一種談論我們這個時代的工具,逐漸被更多人接受。
同樣的符號可以表達不同的意義,但有時即便在不同的用法下仍表達類似的意思。比如說,許多繪畫中表現了加農炮,作為力量的象征,它代表殖民主義時期。19世紀憑借威力無比的加農炮,英國占領了包括亞洲在內的世界大部分地區,但人民的力量最終結束了殖民統治。所以加農炮構建的金字塔表述的是掌控力量的必須性以及力量和自由的關系。
另一個在馬克法蘭先生作品中出現較多的符號是雞蛋,我相信中文里雞蛋的表達方式有很多。但在他的作品里,這個符號不是從母雞生出的雞蛋那么簡單,像一顆種子預示新事物的產生,它代表著一種可能性。另外,雞蛋會孵化成小雞產生了形式的變化,所以還代表一種變化。再者,雞蛋易碎所以這個符號也代表脆弱的意思。因此,雞蛋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特定的含義。
您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感興趣嗎?有沒有發現哪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和馬克法蘭先生的有相通之處,如果有您會考慮為他們策劃一個聯展嗎?
我最近才剛剛接觸中國的當代藝術。昨天我參觀了798藝術區,看到了一些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很感興趣,但是我對這個領域還不熟悉。對正處于重建和邁向現代化的地區的當代藝術,我很感興趣。中國是這些地區中領先的佼佼者,因為中國發展迅速、人口眾多、擁有豐富的資源。我對加勒比地區、南美洲和非洲也很關注,因為這些地區都在經歷現代化和新生。所以未來希望有機會和這些地區和國家的藝術家合作辦展,盡管在這方面還沒有積累足夠多的知識,但是我對一切可能都抱著開放的態度,希望能幫助建立溝通的橋梁。
馬克法蘭有很多中國藝術圈的朋友和學生,其中一個學生已經是中國很成功的藝術家。他想盡可能多的給我介紹朋友,但這次我在中國待的時間不長,接觸到的作品很少,但我對沒能看到的作品很感興趣,也許下次再來。
(這時開幕時間到了,蓋瑟先生被邀請出席,他向我們道別。)
其實剛才您已經回答了下一個問題,就是有沒有和眾多藝術機構做進一步交流的計劃。很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希望以后有更多機會和中國交流。
埃德蒙•巴利•蓋瑟簡介
埃德蒙•巴利•蓋瑟先生現任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副館長、波士頓非裔美人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館長。
蓋瑟先生是美國知名的藝術界人物,他還擔任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藝術擴展司的事務委員會主席,并負責監督美國國會山的馬丁•路德•金雕塑競賽。他曾效力于前總統老布什,擔任其美國黑人學院和大學顧問委員會委員。
蓋瑟先生曾獲聯邦藝術獎、數個名譽博士頭銜和許多其他榮譽。他四方講演教學,曾為美國波士頓大學、哈佛大學和衛斯理學院開拓和教授有關非裔美國人的課程,同時著有許多藝術和文化歷史的論文和文章。
他在波士頓美術館策劃了十個展覽,其中1970年在紐約和波士頓舉辦的非裔美國藝術家展覽極富突破性。作為美國波士頓非裔美人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的奠基人,他苦心經營,使該館在四十年內展示了全世界黑人的視覺藝術遺產,并積累了三千多件收藏。
蓋瑟先生周游世界,工作和研究的地方舉不勝舉。他曾在加拿大多倫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擔任博物館顧問,2000年在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擔任藝術研討會主持人,在牙買加和西印度群島任獨立節裁判、博物館顧問和獨立研究員,他還分別在埃塞俄比亞、以色列、海地、巴巴多斯、波多黎各和多米尼加共和國做過研究員,也曾在前蘇聯研究過藝術和博物館教育,還在德國探討過博物館的教育模式,在塞內加爾他參加了為紀念總統桑戈爾舉辦的研討會,并作為代表參與了黑人藝術節的策劃會議;在圭亞那參加了為慶祝英屬加勒比解放150周年而舉辦的慶典,他的足跡還遍布墨西哥等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