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2013年5月26日,在草場地的紅一號藝術區,毗鄰泰康空間,一家美國的畫廊:墨齋INK STUDIO以當代著名旅美藝術家鄭重賓的個展開啟了它北京的首展,這個展覽開的有點悄無聲息,以至于圈內許多人都對這個畫廊和這個展覽毫無了解。然而,就是這家看似非常低調的畫廊,卻有一個遠大理想:致力于展出與紀錄中國當代重要水墨藝術家的實驗藝術,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當代水墨。而且畫廊在舉辦每一個展覽同時,還會致力于當代水墨這一領域的學術研究,并為每一個展出的藝術家個案出版雙語的書籍。
在當下當代水墨市場火熱的時期,國內外紛紛舉辦水墨藝術展,這種行為很容易被解讀成西方畫廊對中國當代水墨市場的入侵。為什么這樣一家美國畫廊會選擇來到中國,在當代水墨成為市場熱潮的今天關注這一領域?它的中國布局又是怎樣的?就這些疑問,我們采訪了墨齋畫廊年輕的畫廊經理:盛潔,為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雅昌藝術網:請介紹一下你們這個新進入草場地藝術區的畫廊
盛潔:我們是從5月底舉辦的開幕首展,墨齋畫廊的藝術總監是林似竹,畫廊總監是余國良先生。林似竹從八十年代開始就從事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策展,而且在我們圈內也是比較有名氣的一個學者和策展人,所以大部分我們墨齋畫廊的展覽都是由林似竹來策劃的,第一個展覽是鄭重賓的展覽“占物術”,我9月14號要做的展覽是陳海燕,也是杭州美院版畫系的一個老師,我們11月9號會做王冬齡的展覽,這是我們今年的三個展覽。我們畫廊跟其他畫廊不同的是一年只做四個展覽,我們不想讓整年的工作太緊張,我們想要把每個展覽做好、做精,所以我們不想籌備太多的展覽,讓每個展覽時間檔期長一點。
藝術家的選擇方面大部分由林似竹來選擇的,我們很相信她的學術方面的的一個引領,所以我覺得在跟我們同一級市場做當代水墨的畫廊,我們比較有競爭力的一點是因為我們每個展覽都是由林似竹教授精心策劃的展覽,而且展覽我們會做得很精,同時每個展覽都由歐洲一家很大的出版社DAP出版,這個書跟一般畫廊的圖錄是有很大分別的,我們會花很長的時間來做,林似竹會在每一本書里邊寫一篇關于藝術家的文章,同時會邀請很多學者來寫關于這個藝術家的文章。鄭重賓這本書還在籌劃中,大概10月份、11月份會出版,在國內我們目前也是在尋找一個比較大的出版社出版這本畫冊,這個畫冊不僅僅是關于展覽的,而是想把當代水墨由每個展覽和每個藝術家深入地介紹,讓大家更多地了解當代藝術、當代水墨。
另外我們每個展覽所挑選的作品和藝術家都是有精心策劃過的,以最學術的方式來去選擇每個藝術家的。所以雖說現在是中國當代水墨的市場,但是我們畫廊并不是跟著市場走,而是真的看到每一個我們所要做這些藝術家他們學術和他們自己藝術語言的精髓點,我們想要把它用一個更正確的方式、更直接的方式,透過我們的畫廊把它展現出來。
我們畫廊和其他畫廊比另外一個比較有競爭力的點是,他們有很多市場或者經費的一個安排,但是我們的畫廊有一個大的藏家在背后一直支持我們,就是我們的總經理雷澄泉(Christopher L.L.),另外,畫廊總監余先生自己也做一些收藏,我們這個畫廊可以以近乎理想化地去展每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我們并不需要被市場牽著尾巴走來做市場喜歡的藝術家,而是一個我們覺得真正在當代水墨這個領域有代表性的、有學術性的,有自己獨特藝術語言的藝術家。
雅昌藝術網:你們的畫廊有沒有一個自己的經營的理念或者是目標?
盛潔:我個人覺得我們的目標是蠻遠大的,因為之所以當代水墨慢慢在國內市場開始被認知,一方面是由于是因為中國整個經濟的崛起,中國人開始尋找自己的根源,開始尋找屬于中國自己的語言,很多當代藝術,我們之前所說的當代藝術可能并不是完全的代表中國這么幾千年歷史的一個東西,而當代水墨是有根源的,不管是從墨的本質還是水墨藝術家自己尋找自己的藝術語言,都是可以把他找到一個中國的根源的,而且在西方,因為你像于先生他們都是在西方成長的學者,他們很了解美國和歐洲的藝術大環境,他們在西方也看到在現在目前的一個階段,西方其實也是走到了一個點,他們也是不停地想要從東方的一些哲學里邊來尋找一些靈感,我們大的方向,我們是希望如果中國當代水墨可以好好地做起來,屬于中國市場的一個藝術方式,把他做起來,是代表中國東方的一個領域,它可以影響到西方的當代藝術,他就變成了中西方兩個,西方可以從東方當代水墨里尋找感覺,是一個相互的東西,我們希望可以把當代水墨帶到,就是說讓西方的人重新來去認識和了解中國當代水墨。
雅昌藝術網:你的意思是說你們畫廊的著眼點是一個全球化的?
盛潔:我們是希望中國當代水墨如果真的能做起來是一個全球化的,并非只是一個中國的東西。我們看到它的潛力,它是可以有一個可以進入到全球藝術語言的一個東西。
雅昌藝術網:你們畫廊目前和藝術家是什么樣的關系,是合作還是代理?
盛潔:大部分的藝術家比如說鄭重賓、陳海燕、王冬齡,現在很少有全全代理的畫廊,而且這些藝術家也并非是年輕藝術家,并不是二、三十歲的藝術家,他們都已經是五六十歲的藝術家,在他們的藝術生涯里邊已經非常成功。
雅昌藝術網:關注的是藝術家創作的中后期嗎?
盛潔:我們并不是說要展中后期的藝術家,而是藝術家已經有一個成熟的語言,不管他的年齡是多少,他可以是二十歲、三十歲,可以是各種,年齡并不是界限,而是在他的藝術語言中我們認為他有一個相對成熟、相對自己語言的一個藝術家。所以大部分這些藝術家,目前我們合作這些藝術家都是在五、六十歲左右的年齡段,他們之前都合作過很多畫廊,和很多不同的藝術機構合作,我們的畫廊希望慢慢的可以能夠成為唯一代理,可以代表他們的一個畫廊,因為畫廊其實唯一的一個,它是一個為藝術家展示他們藝術語言的平臺,并非向大家來顯示現在市場在做什么,而是藝術家自己想要為這個市場想要表達什么或者為這個社會想要表達什么,所以我們是希望可以做到未來是可以非常直接和非常正確的來表達藝術家語言的一個平臺。我們是合作關系,但我們希望慢慢的因為現在你說到跟他們全全代理,也不是特別現實,有一些藝術家也不愿意,而且現在中國的市場也沒有允許可以全全代理。
雅昌藝術網:從這一點上來看,你們畫廊其實是來中國搶占藝術家資源?
盛潔:我覺得現在是為藝術家提供好資源的平臺,我們并不是搶,而是我們希望我們看到這么多好的藝術家,但是我們并沒有看到太多學術性、好的平臺來為這些藝術家代言和為這些藝術家提供表現的機會,所以我們希望提供一個好的正確的平臺,來讓這些藝術家完全在這里施展他們個人的藝術語言,所以我不覺得我們在跟任何人去搶,我們只是想把我們該做的以最學術性、最好的表現方式做好,剩下的就用時間慢慢來看吧。
雅昌藝術網:畫廊的藏家比較關注國內還是國外的?
盛潔:我們相信有好的藝術家,藏家會跟著而來的,因為現在像之前豆子采訪我們的畫廊,于先生已經可以給我們很多在現實方面不用考慮太多的事情的一個大的藏家,我們不會是因為藏家而去選擇藝術家,而是我們相信我們的藝術家選擇好,中國真正喜愛當代水墨的藏家他們會來找我們。我們把它做得透明化、學術化,我們是希望這個畫廊一切是透明化的,我們并沒有太多所謂大家說水墨市場水很深或者怎么樣,我們是想要一切透明化,只要我們做得正確,藏家會跟之而來的。
雅昌藝術網:你們在畫廊開幕之前籌備了多長時間?
盛潔:這個畫廊主要是總經理雷澄泉(Christopher L.L.),藝術總監余國梁(Craig L. Yee),以及為中國當代藝術圈比較熟知的林似竹(Britta Erickson)女士他們三個人一起籌備,他們是認識很多年的校友,之前也是由一個老師曹老師而認識的,曹老師是古美術的收藏家,林似竹也是研究古美術的一個學者,于先生也是,他們是對中國古美術、歷史、二十世紀近現代這些一直都是有很深入的了解和喜愛的。說到當代水墨大家已經可能他們在一起來計劃這個事情已經很久了,三、五年的時間有吧。
籌備是從去年大概后半年開始籌備的,真正開始找地方,策劃展覽、找藝術家,真正精心策劃每一個展覽到底要怎么做,是從去年開始的。直到今年5月底是第一個展覽。
雅昌藝術網:選在草場地這塊地方為什么?
盛潔:之前也去看了798,也去看了其他地方,只是覺得798有點兒亂,那邊的房東,他們的合約條款都不清楚。798的大環境也不好,我們也不喜歡,草場地我們喜歡它的安靜,我們也察覺到老草場地參觀的都是圈內對藝術愛好的人,所以我們選擇草場地,而且我們覺得草場地紅一號這個區域氛圍比較濃厚,相對泰康、前波很多不錯的畫廊在這個區域,所以選在草場地。
雅昌藝術網:可以把畫廊分為幾種類型:專門做推廣經營型,有一些是收藏型,有一些畫廊是兩者兼備的,你們屬于兩者兼備嗎?在推廣藝術家的同時,贊助者自己也在收藏作品?
盛潔:我們畫廊更像一個博物館,收藏級別,不算是收藏,算是學術級別的,如果要說的話,我們當然也是想要推廣,因為畫廊為了藝術家也是為了,因為藝術家自己不能推廣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畫廊其中一個大的工作的方向,就是畫廊之所以有也是為了推廣這些藝術家,所以推廣對于我們是很重要的,而且我們不光在推廣,將來概要籌辦很多活動,而且我想要策劃一些關于當代水墨的訪談或者一些討論,我是希望可以把我們這個畫廊作為一個平臺和不同的領域來相互的有一個接洽,讓大家更多以正確的方式去對待這個水墨。所以我覺得我們其實把推廣看得很重要。
雅昌藝術網:當代水墨現在可能是一個熱詞,幾年以后,大家還依然堅持它嗎?
盛潔:所以我說很多畫廊只是把水墨作為他們的一個領域,近幾年市場好,我們就做幾個關于水墨的大展,我們畫廊不是這樣的,雖然我們是開在一個市場比較算是所謂比較好的時候,但是我們這個畫廊會是一個長期的畫廊,我們會是五年、十年,不會說開兩年水墨沒人再去做我們就不做了,我們不是這樣,我們這個畫廊之所以在這邊,而且我們花了很多,投入很多裝修這個空間,我們是想長期在這邊,而且我也相信讓大家去理解水墨這些藝術家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是五年、十年的事情,所以我覺得只能用一個長期的展覽和長期的一個時間來慢慢地了解。所以只能時間來有它的話語權。
雅昌藝術網:所以說你們畫廊在開始之前本身對當代水墨非常有信心。
盛潔:當然了,我們覺得這是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東西,而且并沒有太多非常優秀的平臺來代言這些藝術家,所以我們是想以正確的方式來和他們合作。
雅昌藝術網:現在畫廊的團隊是怎樣的?
盛潔:我們現在是這樣,林似竹是我們的學術總監,于先生是我們的畫廊總監,我是主要來管理畫廊的畫廊經理,我們背后還有關于展覽部,還有在國外專門出版畫冊的團隊,我們有不同的團隊做不同的事情。
雅昌藝術網:現在團隊大概有多少人?
盛潔:加起來蠻多的,我們有四個研究員,專門是為研究圖錄的,我們在星城國際有一個辦公室,有兩三個工作人員在那邊,主要是管理畫廊后勤,還有二十世紀近現代的一些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