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T
沈桂林(美麗道國際藝術機構董事長)=S
T:美麗道07年的時候就已經創立,目前在北京、上海、海南、巴黎四個地方有分支機構,您當時在創立這個機構的時候,就已經設想要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設立畫廊嗎?這是您的一種運營方式?
S:一開始沒有,我是到了北京以后才萌發了做一個全國連鎖畫廊的想法。中國的畫廊業目前看來還比較弱小,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和國外畫廊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出于我自身對藝術的喜愛,另一方面是畫廊創立以后,有機會和很多藝術家交流學習,不僅因為他們的作品打動我,還我,我認為這樣的生活對我來說很有意義。
我很欣賞藝術家在藝術王國里展現自己的藝術才華,作為一個企業家和藝術愛好者,我希望能為中國的藝術家打造一個平臺,為他們多做一些宣傳推廣工作,而連鎖式的畫廊對宣傳推廣藝術家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從目前來看,中國確實需要一群有識之士為中國藝術、文化 發展做出努力,我覺得這是中國新一代企業家應當擔負起的責任。
T:您認為連鎖畫廊運行方式的優勢在哪里?
S:優勢還是蠻多的。例如一個藝術家的展覽剛在北京展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將這個展覽帶到上?;蛘咂渌鞘?,甚至是國外,給畫家提供一系列或者是長達一到兩年的巡展,這對藝術家的整個宣傳和推廣起到了連貫性的作用,同時也在全國范圍內,整個藝術市場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于藝術家和藏家來說,都是有利的。
好的展覽大家都會喜歡,但有時候因為時間、空間等問題,不能親臨現場,而連鎖畫廊,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大家欣賞到好作品,同時也會被更多人認可,我也會有一種幸福感。
T:既然您會通過“全國巡展”的方式推廣藝術家,為什么不選擇和當地的藝術機構合作做一個交換展,這樣成本也會減少很多,您有考慮過這種方式嗎?
S:有想過,看你怎么看,我想做一個全國連鎖畫廊,也是希望機構本身能有更大的發展。中國一線藝術市場,除了北京就是上海,還有當代藝術市場發展比較好的成都。我先將北京和上海兩個一線城市占領,以后再慢慢輻射到成都,然后再到二線城市杭州、南京、西安、深圳,這樣在中國每個區域都建立起自己的機構品牌。
有了自己的空間和機構,很多事情運作起來就會更方便,也有利于今后的發展。當然,也有很多地方的朋友都希望展覽能到他們所在地舉行,所以我也會邀請當地朋友們的加盟,融入他們的資源。這種運行模式,能相對抵扣一部分成本。對此,我也感到很欣慰,因為有他們的支持。
T:那么您對上海的這座城市和她內在的文化有怎樣的理解?
S:我的家鄉在江蘇,毗鄰上海,因而我有很重的上海情節。我記得中學的時候,每年放假都會去上海新華書店買很多書回去。在我眼里,上海是一座有文化底蘊的城市,雖然歷史沒有北京那么久遠,但是上海有一種包容文化,是一個令人向往和想要在這里生活的地方。
為了這個機構的建立,我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找場地。我本人對上海這座城市抱有很大期望,上海是海派文化的發源地,國際化大都市,不管是上海的人文氣息,還是小資情調,都是根植于這里很有特點的文化特色。
T:一覽北京美麗道所舉辦的展覽,一直是在推廣經典寫實領域的藝術,是因為您本人也很關注這個部分嗎?
S:是的,我很喜歡。市場當下有很多藏家,老的藏家喜歡傳統的國畫和書法,新的企業家、藏家,他們剛進入藝術市場,面對一件藝術作品,首要的條件是能讓他們看懂,因此他們會比較偏愛寫實和唯美的東西,這也和中國傳統的欣賞習慣,審美習慣不無關系。所以以寫實為切入點,有利于對藏家的藝術普及。
寫實畫派這幾年發展的比較好,哪怕在整個藝術市場不好的情況下,寫實畫派的市場還是很堅挺,陳逸飛、楊飛云等,加之冷軍、郭潤文等新的力量,都是很有實力的寫實繪畫藝術家,也是拍賣場上的寵兒。所以機構在主體運營思路上選擇寫實畫派,所面臨的風險會比較小。美麗道一方面做藝術家推廣工作,另一方面機構自身還是需要增加收益。目前還處在需要投入的階段,相信以后會慢慢形成良好的循環態勢,美麗道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T:寫實繪畫在上海的市場您了解的多嗎?
S:據我了解,上海對西洋藝術,特別是油畫還是很喜歡的,這個市場是一直都存在的。我近日拜訪了徐芒耀老師,他也是寫實畫派的代表,在國內算是一流、知名的藝術家。徐老師本身很低調,作品也沒有做過全面推廣,我認為藝術家發展,就要不停的做個展,參加各種高水平的博覽會,我覺得我們有義務為這樣的藝術家做更多的宣傳推廣工作,讓更多人看到他的作品。
T:美麗道也會借這個機會在上海挖掘您認為有實力的寫實畫派藝術家?
S:是的,上海還是有人才的,像徐芒耀、俞曉夫、殷雄,他們的作品都很優秀。在我看來上海不缺人才,只是缺推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