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導報 記者 曹秋香
在喧嘩、浮躁的社會,我們總是幻想有一片心靈的凈土,卻總是事與愿違。直到走進她的藝術世界,以一種輕描淡寫之中,帶著淡雅、安靜、空靈的禪意;以一種空靈虛幻傳達佛教文化的內涵,用視覺效果傳達一種哲學思想,令人達到無人之境。那是對生活的閱知,是一種飄逸、淡薄、放下的輕松體現。這位便是當代實力派畫家闞玉敏女士。
在冷風凜冽的冬季,走進闞玉敏的工作室--文化中國藝術館,冰冷的心情一掃而空,心中便呈現出一片淡薄澄澈的空靈意境。初見其人,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婀娜多姿的身材,很難想象眼前的她已經是20多歲兒子的母親。她為人謙和、樸實、真誠、寬容,做事認真,細心執著,與她交談沒有任何隔閡,如姐姐一樣親切自然。
闞玉敏,字“閑云”,號“老佛山人”、“秋子溝人”、“自在居主人”。從小喜歡書法,習書多年。近年愛上中國畫,一發不可收。初期靠悟性和自學,臨習各種門派和技法,兼容并蓄,自得其樂。后受實力派書畫家張建忠,以及工筆畫家李玉鳳指點,畫技突飛猛進,漸入佳境。2012年師從著名畫家李金山、漫畫家侯峻山、著名畫家古今明、南洋大畫師林家雄學習玉米畫、人物畫和漫畫、花鳥、動物等。花鳥、山水、人物皆好,尤喜花鳥,善畫玉米,以及梅、蘭、竹、菊、牡丹等。
訪談過程中了解到,她從圍棋的“黑白”世界里走進另一個“黑白”水墨畫世界,期間有過太多的心路歷程。也許,在她八年的圍棋生涯里,沒有人評說她所取得的成就,但“國家一級圍棋裁判”和她上大學的圍棋職業棋手的兒子足以說明她的輝煌。在過去二十年里,她都充當以為好母親、好妻子的角色,但她卻從未停止過學習,似乎每一天都過的很精彩。雖然生命有時會索然無味,然而再平凡的人,在某個短暫的瞬間,也會遇到叫人刻骨銘心、記憶一輩子的事情,哪怕這事并不驚天動地。
闞玉敏女士從小在農村長大,對玉米有著特殊的感情,因此玉米畫創作成了開她的獨寵也就不言而喻了。她根據老師李金山所教,經過自己的研究實踐,在老師的基礎上有所發揮,并賦予了高雅華貴之寓意。一排排的米粒,工細至極;玉米穗和玉米須子,則純用黑白色,韻味十足;這種被人稱作“水墨工筆”作品,工寫結合,既見功夫,又無俗氣,可謂雅俗共賞,巧奪天工。
梅蘭竹菊,自古以來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然而闞玉敏女士也不例外。她所畫竹子,取法于蘇軾的理論,得法于吳鎮的用筆,成法于鄭板橋的韻味。雖學古人,卻為己用。其書法,取法二王,加上是天分的個性發揮,真草篆隸,穿插妙用,瀟灑自如,自成一格。書與畫巧妙結合,融為一體,既有文人畫風采,也蘊含禪機,被禪家稱之為“禪竹”。尤其是其扇畫蘭竹,構圖精巧、簡約,用筆干練、大膽,用墨多變、干凈,鑒寶專家王敬之評之曰:格調高雅,品味不俗。其花鳥作品,各展風姿,婀娜搖曳,色彩斑斕,姹紫嫣紅,花間伴襯著山石、翠竹,石巔又有一對小鳥棲息,喁喁私語,相親相愛。看她的菊花,你便禁不住會想起《紅樓夢》里《畫菊》的詩句:“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然出幾痕霜。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她不僅繪畫技藝精湛,書法也有很高的造詣,線條處理既流暢又沉穩、厚重,行書氣韻連貫、章法自然;楷書結體穩重、行氣內斂。作品多以圓筆為主,出筆多以藏鋒,行筆速度較慢,溫柔敦厚、無霸氣、無悍氣,意境全出。
簡單的交流,我感受到了她對藝術的狂熱與癡迷,寥寥數語都凝聚著她對家人的愛,生活給了她創作的靈感,人生的歷練賦予其畫極具文人氣息。
點評:
觀其作品,水墨中見精微嚴謹而清雅淡逸,顯示出文人情趣的風格,意境空靈,余味無窮。(健康導報副主編:楊紅亮)
畫家闞玉敏簡介
闞玉敏,女,遼寧葫蘆島人。字“閑云”,號“老佛山人”、“秋子溝人”、“自在居主人”。國家一級圍棋裁判,圍棋教練,現居北京。從小喜歡書法,習書多年。近年愛上中國畫,一發不可收。初期靠悟性和自學,臨習各種門派和技法,兼容并蓄,自得其樂。后受實力派書畫家張建忠、以及工筆畫家李玉鳳指點,畫技突飛猛進,漸入佳境。2012年師從著名畫家李金山、漫畫家侯峻山、著名畫家古今明、南洋大畫師林家雄學習蘭竹、玉米、人物畫和漫畫、動物等。花鳥、山水、人物皆好,尤喜花鳥,善畫玉米,以及梅、蘭、竹、菊、牡丹等。現任文化中國藝術會館館長,文化中國總編,中國孔子國畫院院士,中國國禮書畫院理事, CCTV中國影響力•文化中國藝術家沙龍秘書長,中國長城書畫家協會會員,文化中國書畫慈善基金會發起人之一。
來源:健康導報 2013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