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由中國書法家協會、解放軍書法創作院和蘭州軍區政治部主辦的王文杰少將書法作品展在北京軍事博物館成功舉辦。當天下午,來自業內的評論家和書法家召開了王文杰書法作品研討會。研討會內容實錄如下:
一、王文杰發言
王文杰(右二)發言
總結自己十多年來練習書法的歷程:1、小時候和父親學魏碑有幾年,1980年首都首屆青年書法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鋼筆字,當時國內還很少有毛筆字大展或大賽);2、近十年的時間從未間斷練習,每天堅持五、六個小時左右,雙休日達到十幾個小時,舍棄了所有的愛好,十年不看電視。練習書法要嚴格臨帖,一字一字過,遵守傳統、長期積累,集小苦于大甜;3、近幾年探索將二王筆法及張旭、懷素的章法融到一起,從他們身上汲取底肥,形成了自己現在的草書風格。參加“中國國家畫院沈鵬課題班”三年多學習,自己的收獲很大。
二、中國作家書畫院秘書長張瑞田發言
1、書寫筆法的整飭和嚴謹,使書法的書寫變得更有風韻;
2、王文杰一直從軍40年,履歷豐富,他是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閱讀、寫字經驗熔鑄于他的筆端,結合以上幾點說明王文杰主任與其他書法家的不同之處,他的字有蒼茫感,有人格特征及文化內涵,因為他本身又是一個作家,他特有的這些也是我們當代書法家所缺失的,王文杰的這些書寫風格,值得我們研究學習,也是值得我們書法界關注的。
三、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劉家科發言
劉家科發言
1、激情是書法創作的原動力,強烈的書法欲望,包括平時蓄積的,也包括偶然萌發的,對書法的強烈追求,心中有日益增高的美學標準,對書寫文字內容的強烈共鳴;
2、反復看展覽作品后印象最深的:書寫楷書作品時激情轉換成一種情緒的自控力,好像進入了一高度澄澈而沉靜的境界,沒有一絲雜念,沒有一點兒浮躁;筆鋒在行進過程中,盡管有強大的動力,但是這種動力的釋放是沉著而穩健的,所以筆鋒所到之處沒有墜墨也沒有虧欠,書法作品呈現給我們的景象就像瑞田在一篇文章中所說的:“王文杰的楷書如同草原上的天空,潔凈、純美,有一種穩定的質感”!在書寫草書作品當中,他的創作就轉換成一種激情,好像進入了一種凝重而亢奮的境界,筆鋒在騰挪中尋找力的支點,筆力在開合中掌握收放的強度,他那種鋪陳和揮灑以及法度的掌控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張力的美和內斂的那種美的結合非常好。
3、氣韻是創作激情的載體,有激情才能有氣韻,有氣韻是書法達到一種境界才可以具備的特質,情為氣的主載,氣為情的載體,看王文杰的書法可以從中體會到字內的氣韻,行間的氣韻,以及整編的氣韻,可以體會他那種激情在氣韻當中是如何流動的,看到了他的草書,可以用八個字概括一下:“寒鋒千金,氣韻獨出”!獨出可以從幾個點切入;從整幅作品看,他的草書構思很獨特,常常呈現出意想不到的布局,而這種布局是從獨特的氣質中流露出來的,獨特構思引發獨特的氣韻,而獨特的氣韻往往使構思獨辟蹊徑;從書法作品中看王文杰先生的草書,以突然的變化讓出人意料,但他又有自然的回歸,回歸得入情入理,那種感覺給人感覺直逼激情之巔峰,那種回歸也能直抵書法之義理;可以說是氣隨筆變筆帶氣,那種氣韻帶出的字、句、行、片、篇,給人以一種渾然天成、獨樹一幟的美感。
4、書法的特點色彩紛呈:根與情、行與氣,書法除了情與氣之外,還要有力,王文杰書法的力還有以下幾點:穩定的力,氣韻帶出來的力,情與韻合成的力、陽剛與陰柔相濟的力。
四、《中國書法家》雜志編輯部副主任朱中原發言
朱中原發言
1、軍旅書法這個課題在當代是一個應該引起重視的文化現象,從當代來講很龐大的一個軍旅書法群體,可以讓書法成為我們當代書法界的景觀,如何去評價這個群體呢?它是一個很龐大且質量非常高,創作風格多樣,而且是既有傳統,也有對書法現代藝術的挖掘,反映了一個當代書法家的創作景觀,從八十年代書協成立以來,推出了很多屆國展中青展以及大大小小的展覽。
2、現代書法進入了專業創作的時代,王文杰的書法作品更多的體現在他對楷書的造詣特別高,由楷書延伸出他對其他書體的一個理解,它是以楷書為出發點,他的楷書創作里,融合了行書、草書、簡牘、北碑、隸書,能夠在一個書體里面融合這么多的東西,很不容易。
五、《收藏家》雜志編輯部主任唐吟方發言
1、對于內容的選擇特別經典,他選擇的是《四書》《五經》合一寫文學內容,內容上的經典跟書家的選擇有非常大的關系;
2、他書法的經典性。在當代的多元文化風格里,流行的書風比較厲害。但王文杰的書法他有自己的主張和自己的路!
通過以上兩點就可以看出他對理想當中書法的追求,從他的心經當中就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東西傳統、中正、儒雅,給人的感受就是“將軍本色是書生”!
六、中國藝術創作院院長嚴學章發言
嚴學章發言
見到王文杰人可親可近。靜氣:心靜字純凈。安靜的心態造就他并成就他的筆法,用了張旭、懷素的章法,加上自己文化上的個人理解,出現了自己的鮮明風格。他能把自己的氣守住,心守住,神守住,身居要職能堅持書法很難得。當下的書法是以展覽為中心的書法創作,以市場為中心,但王文杰的作品沒有這些東西,他是中正,正道!他的作品、書法創作在當下具有一定意義,值得學習賞鑒。
七、《美術觀察》雜志主編李一發言
上午沒能到沒看到展覽,自己可能無權發言。但看了榮寶齋出的這本由沈鵬先生題寫的《王文杰書法作品集》后,談幾點:1、關于軍旅書法家。2、關于軍旅書法與美術。3、王文杰的書法特點。
提到老一輩名家,一直有軍人從事書法的傳統,到當代文脈沒斷。王文杰是書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軍隊里面的軍旅書家,以前僅知其人,今天算是結識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軍旅美術在美術方面分量很重,在全國美展作品中占比例很大。自己有系統,有美術系,書法寫的人多,教育的人相對少,美術有特點,表現革命歷史題材,部隊美術每逢全國大展之前要集訓,在美術界力量最強,畫黨史、軍史,革命階段,建設階段等重大方面軍隊很厲害,軍旅書法特點不明顯,但有生命力。很多部隊中有很多戰士寫書法。王文杰楷書、隸書、草書、行書都能寫,還有篆書。以我看,草書最擅長,楷書也很好,隸書遜色一點。王文杰書法從風格上說秀美,草書流暢很不容易。他能注意到筆的輕重緩急的變化,階梯的變化,而且他很講究章法,行與行的關系,黑白的對比,疏密的映照,都注意到了。他在這方面應該是下了很多的功夫。不足之處是有些地方行筆太快。表現隸書、草書個別地方也是如此,要慢,先慢后快。草書寫到這種成就很不容易,在個別地方用筆方面要注意,會有大超越,從六十歲以后是一個新的開始,希望以后有機會切磋手法!(乙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