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派”就是橫行不霸道理念下的藝術創造。
橫行不霸道是人生和藝術的至高修為,理解和踐行需要有形而上的禪思。
任何流派都有源頭,就創立而言,一個人完全可以開創一個流派。
“蟹派”堅持學術立派,立在思想性、原創性、體系性。
甲午馬年春節之前,中國書店出版社結集出版了嚴學章的《蟹派文化藝術叢書》六卷套,其中,包括2本大八開的《書法卷》和《生肖卷》,4本大十六開的《理論卷》《雜文卷》《評論卷》和《研究卷》,在書畫界引起了良好反響。職業媒體人、文藝評論家彭一超(以下簡稱彭)日前專程拜會了蟹派藝術創始人、中國藝術創作院院長嚴學章先生(以下簡稱嚴),雙方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彭:嚴院長,你好!首先祝賀你的大著《蟹派文化藝術叢書》六卷套順利出版。我曾記得,臺灣當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在生前曾說過這么一句話:“留不下來的事不要做,留不下來的書不要寫。”叢書出版說明你有作為、有勇氣、有自信心,請問你為什么要出版這套書呢?
嚴:記得那是2003年,我從湖北襄陽北上來京發展,即確定了“蟹派”藝術的發展思路與標準,至今已整整10個年頭,可以說,《蟹派文化藝術叢書》六卷套的公開出版,既是對“蟹派”藝術的肯定,也是我個人在北京打拼10年來的一個系統梳理和學術總結。
彭:你能解釋一下什么是“蟹派”藝術嗎?
嚴:當下,書畫圈里不乏自稱某家某派的,但稱派不等于立派,派要立得住,必須具有學術性、原創性、體系性,即“學術立派”。“蟹派”就是在“橫行不霸道”學術理念下所創建的當代藝術新流派。從“蟹體”和“蟹派”的提出到現在,我始終堅持“學術立派”的指導思想,逐步建立了“蟹派”的理論體系和藝術構架,如“蟹派”的學術理念、處世原則,“蟹派”的三個支點、六大觀念,圍繞著生肖文化創作的具有原創性、方陣式的“蟹派”書畫和雕塑作品,以及“蟹派”產業等等,這些都標志著“蟹派”立起來了,書中都有詳盡的敘述。這次六卷叢書的出版,是“蟹派”發展的里程碑,反映了“蟹派”所具有的學術性、原創性和體系性。
彭:既然稱“蟹派”是“學術立派”,請問“蟹派”的學術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嚴:我所理解的“學術性”就是“創造性”的理論表述。“蟹派”的核心標志就是創造。我多年前提出的“橫行不霸道”,就是“蟹派”的學術理念的直觀表達。我曾撰寫過大量的學術文章,提出了許多前人沒有提出過的學術觀點。我的書法創作很少寫古人的、別人的東西,書寫內容大多是自撰詩文,筆墨形式也努力做到區別于古人和今人。像我的圖式水墨生肖畫創作,集書、畫、文三位一體,一年畫一個生肖,不斷地超越自我,絕不重復,顯然是具有創造性的作品,像我的代表作品《橫行不霸道》《中華全家福》《家庭全家福》更是具有原創性。“蟹派”杜絕模仿,崇尚創造,創造性自始至終貫穿“蟹派”的方方面面。“蟹派”的“學術立派”就立在創造性上。此次出版這六卷叢書,就是從學術的角度闡述“蟹派”的生成、發展的過程,讓“蟹派”挺起學術的脊梁。
獨特、自成體系的“蟹派”藝術,也不例外。有人不理解:一個人的藝術創作怎么能稱“派”呢?
嚴:問得好。這涉及到畫派觀,也涉及到畫派觀的現代轉型問題。第一,畫派作為繪畫藝術風格體系的一種表現形式,在當代具有了與歷史不同的新的表象,這種變化根源于社會形態的變化。在農耕文明,由于信息相對閉塞,畫派以地域性為表征,如嶺南畫派、長安畫派等。在信息化時代,畫派已突破地域性局限,更具有開放性,且以相近理念下的相近風格為當代畫派的基本表征。第二,關于畫派的“源”與“流”,這里是關于“源”的構建問題,“源”就是畫派的創始人。對創始人而言,一個人的流派也是流派,但這“一個人”必須具有“派”的藝術成就,必須達到“派”的學術高度,至于“派”的藝術廣度(也就是“流”),則是另一個問題。第三,前瞻性的“學術立派”。在畫派構建的傳統理念里,普遍的做法是隔代回顧式,即在畫派的主要當事人故去好多年以后,才有人提出并進行整理研究,難以系統深入。回顧式的畫派構建是“流派”,即有了“流”再建“派”,前瞻式的畫派構建是“派流”,即先建“派”再導“流”。“蟹派”正是在上述畫派觀的指導下創立的,時間上著眼于當下性,學術上著眼于前瞻性,方法上著眼于系統性,構建與研究并重,從而保證研究的全面、系統、深入。我過去十幾年,主要精力放在“源”的構建上,今后會拿出精力放在“流”的拓展上,抓好“蟹派”教學,事實上在我來北京前,在襄陽開辦書畫培訓,已有數千人次跟我學書畫。
彭:前面談到,“蟹派”是在“橫行不霸道”的學術理念下所創建的當代藝術新流派,試問,既然“橫行”,怎么能“不霸道”呢?這不是矛盾嗎?
嚴:我提出“橫行不霸道”作為“蟹派”藝術之核心學術理念,“橫行不霸道”隨后成為我的代表性書法作品。之后常有人質疑我:橫行哪有不霸道之理?如車橫行于道,人橫行于路,蓋作形而下具象之解。該理念旨在思想之特立,藝術之獨行,個性之張揚,格局之創變。一定要站在形而上“道”的高度來理解“橫行不霸道”,就思想性而言,它是“不同而和”,是儒家“和而不同”的升華。就藝術性而言,它是“蟹派”藝術極為形象生動的概括和總結。“橫行不霸道”的精髓是“不霸道”,“不霸道”就是最強大的“橫行”。我在學術上所提出的“恨朋友”和“愛敵人”,以及我的“思想批判與友善待人分立”的處世原則,其立足點就在“不霸道”上。學術包容,是“橫行不霸道”的思想境界,也是我人生修煉的至高追求。
彭:我們相識已有十年多了,感覺你總是特立獨行、我行我素,你來北京發展的最大成功,應該是創立了“蟹派”藝術,那你今后對蟹派藝術的發展走向有何規劃?。
嚴:我雙手贊同你的判斷,至少在藝術上我是霸道的,但我要加上一句,至多在做人上我是不霸道的。真正的藝術家必須特立獨行,真正的藝術創造必須我行我素。沒有特立獨行敢為天下先的霸道精神,怎么能創立藝術派別?大凡在藝術上開先河者,都是敢于我行我素的霸道者。魯迅先生不霸道嗎?齊白石“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不霸道嗎?吳冠中不霸道嗎?那些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的市儈之人,是當不了真正的藝術家的。真正的藝術家,只是在藝術上霸道,在現實中卻不霸道,有一顆本真、善良的心,而偽藝術家則恰恰相反。
為了神圣的藝術,我45歲拋下公職,自斷皇糧,客居京城,從體制內到體制外,做一個普通百姓,做一個純粹藝術家。來京10年了,我做到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獨立”,才有“蟹派”的“學術立派”和“思想鑄魂”。“蟹派”業已形成了完整的體系構架,我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藝術思想和治學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創造,把“蟹派”藝術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