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掉隊小組的產生
付曉東(以下簡稱“付”):當時是怎么出現阿掉隊這個組織的呢?
梁碩(以下簡稱“梁”):阿掉隊就是一種集體生活,是一個小集體。2007年張兆宏和邵康過來找我,那時看外面的展覽,不是很喜歡,就想自己做。當時一個禮拜開好幾次會。大家很有表達欲,對藝術界不滿,也不知道要干什么。第一次展是在已經被拆遷的藝術區的一個展廳,有十二個人,都是周圍的朋友,但每個人對于掉隊要做什么不清楚,什么樣的東西都有。展覽完之后,我就覺得和別的展覽完全一樣。
付:阿掉隊博客大概是從什么時候建起的呢?
梁:2007年開始,都是文字。我們還找了一個秘書,給我們錄音并且整理成文字,后來秘書崩潰了。這個事情太枯燥了,連續換了兩個秘書。
付:當時阿掉隊是以什么形式來組織大家的呢?
梁:就是打電話、吃飯、聊天。之前已經停掉一年了,雖然組織過幾次活動。比如說張兆宏新找了一個工作室,讓我們給他裝修。第二次掉隊展就去了十個人,誰都不知道我們辦了一個展。真正的變成小組織是09年周翊和大棚來了之后。
付:周翊和大棚出現之后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梁:一開始是一些活動,比如大家聚在一起,一個人出規則,大家玩一下,沒有當成一個常設項目。比如說張兆宏出一個規則是:悄悄對每個人說“把你身上所有的東西脫下來,拼成五米長的一根線”。那是夏天,除了背心、褲衩其實沒有別的了,所以有人就用陰毛、頭發拼成一個大概五米長的繩子。周翊來了之后,就把規則游戲強化出來。周翊剛回國,什么事沒有,加上當時我們都有時間,一約都能到。天天就是出各種規則一起玩,比如比大家誰畫線畫的又直又齊,比誰畫的圓之類。出各種難題想法子玩。活動的時間非常不規律,有時候一周兩、三次,有的時候大半年一次也不玩。阿掉隊大部分的活動就是“規則游戲”和“睡廟”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