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河中,詩詞歌賦和書畫藝術無疑是其中兩朵七彩浪花。
古代的嵌字詩藝術,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廣義的說,按照修辭格"鑲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詩篇的句首或句中,如人名詩、地名詩、藥名詩、建除詩、八音詩、六府詩等都是嵌字詩。狹義的嵌字詩,專指嵌于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別有意義的詩體,即"鶴頂格",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藏頭詩。古代文人根據相關鳥類和昆蟲身體上的一點紅,來表示特殊意義鑲嵌的文字格,即由于嵌入字或詞的在詩句中的位置不同,嵌字詩又分又分為鶴頂、燕頷、鳶肩、蜂腰、鶴膝、鳧脛、鳳尾等格。
從古至今,能夠靈活自如運用嵌字詩來表達贊美、祝福、頌揚,同時又能把書法藝術與嵌字藝術完美結合于一體的,可謂是鳳毛麟角,尤其在當代,更是寥若星辰;有著"中國嵌字一絕"之稱的陳修遠先生,則能夠幾分鐘之內便即席創作句句祝福、行行頌揚傳遞一股正能量的嵌字詩,并現場用書法表達,令人叫絕!
認識陳修遠,是在一次藝術家與企業家的聯誼會上,大家對他的即席創作深感敬佩。他給我的感覺就是人瀟灑,詩瀟灑,字瀟灑。在活動現場他為河北春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作的長達32行的嵌字詩,只用了不到10分鐘的光景就一氣呵成,旋即瀟瀟灑灑以書法表達出來,令全場驚羨不已,大家紛紛為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書法的靈動之氣所折服。據他的老師、77歲的書法大師鄭起先生介紹,修遠先生曾在一個大型商業促銷活動中短短的1個多小時時間內,一口氣連續創作嵌字書法作品11幅,為企業訂貨量創下了不可超越的紀錄,同時也將他的嵌字書法藝術表現的淋漓盡致。幾年來,他創作各類嵌字書法作品200余篇,清華大學鄭福裕教授、著名舞蹈教育家陳愛蓮女士、著名電影藝術家高放以及很多領導、企業家等都收藏有陳修遠的嵌字書法作品。
范曾先生曾經說過:寫字匠絕不是書法家!
只有能夠對"文氣"、"詩意"、"書境"兼而有之的作品駕輕就熟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家。按照這個理論,陳修遠實屬當之無愧的書法家。作為書法家,他的作品獲得國家級、省級書法大賽(展)獎勵多次,作品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新華社、北京市、黑龍江省、山西省、山東省等很多領導收藏或懸掛于辦公室;作為文人,他曾經出版過長篇小說,發表過電影劇本、散文詩歌;作為策劃師,他創意推出了十幾個有影響力的品牌,策劃過上百場大型演出、慶典、書畫活動,組織創作攝制了10多部專題宣傳片,而且已有3部獲獎......
文人字,有氣勢,善創新,這是認識修遠先生的人們,對他作品的評價。每幅作品誕生之前,修遠先生都有自己深刻的獨到的理解,之后融入自己的感悟、思想和抱負,而絕不是隨隨便便單就書法之美的考慮來下筆的。或者也可以這樣說,每創作一幅作品,作為策劃師的修遠都是經過策劃之后來創作作品的,并且幾經揣摩,修改,逐步成型。"修遠先生的書法作品,一看就是經過創意之后形成的,能看得出是出自一位策劃師之手",一位領導這樣評價陳修遠的書法。
他的書法作品、尤其是嵌字書法作品,成為人們收藏、送禮的上乘佳品。
陳修遠自幼飽讀詩書,有深厚的文化積淀,這得益于他得天獨厚的地域文化優勢和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深深熱愛。他生長于文化底蘊濃郁的黃河文化流域、素有"孔孟之鄉"之稱的山東,而山東又是眾所周知的書法大省,涌現出很多優秀的書法家;同時,也得益于他曾經長期工作在黨政機關,從事新聞、秘書和群眾文化工作。他曾這樣深有感觸地說:我有幸生長在孔孟之鄉,有幸半生沒有離開文字和文化,是中國5000年優秀的文化把我這個農民的兒子熏陶成了一個文化藝術工作者,我不努力做一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發揚者,就是愧對祖先。
陳修遠個人資料:
人物名片:陳修遠,1966年生于山東青島即墨市,中共黨員,畢業于山東省經濟干部管理學院,現居北京,現為中國黨風廉政建設網清廉書畫研究院秘書長、CCTV央視網中國書畫名家聯盟副秘書長、中國環保書畫院副院長、現任北京永達信集團國際文化傳媒公司藝術總監、世紀天天文化藝術(北京)公司、北京瑞雨鴻文化傳媒公司策劃總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