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下午4點,北京保利2014秋拍新聞發布會在新保利大廈舉辦。北京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及各部門負責人針對北京保利本季拍賣含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古董珍玩、古籍文獻、當代工藝品、珠寶鐘表等版塊近60個專場焦點提出說明。據悉,北京保利2014秋季拍賣會將于11月28日起開始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預展,11月30日至12月5日在北京四季酒店拍賣。
古代書畫
古代書畫在前兩年被看作是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績優股”,卻在多數人看來因為一張古畫的真偽影響了市場,但古代書畫市場的潛力卻一直被保利重視,在其余拍行忠實保守策略的時候,保利依舊推出乾隆上品,更大膽將5卷設為一個標的拍賣,雖是估價待詢,但早已被外界以“本季內地拍賣最可能超過億元成交的書畫”看待。
這件著錄于《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乾隆皇帝親筆御書《白塔山記》,《白塔山記》總共五卷。包括《白塔山總記》、及《塔山東面記》、《塔山西面記》、《塔山南面記》、《塔山北面記》。乾隆三十八年(1773)長至月,乾隆帝為記錄登上白塔山后所觀四個方面的景色,做成此文,行文仿柳宗元的《永州八記》中的《鈷鉧潭記》、《小石城山記》諸記。《白塔山總記》及《塔山四面記》對北京及北海白塔山歷史皆有詳記,為乾隆大興土木建造白塔寺后對四周的景色做一個全面的總結,尤其對白塔山諸景及建筑記述甚詳,可作為北海史志研究的重要資料,隨著歲月的推移和歷史的其他原因,有些建筑和景觀已經不復存在,其資料價值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此次上拍者為除《塔山東面記》外的另四卷,此四卷的聚首實屬不易,此作原存于永安寺,后散失與各地,如今四卷終于重新聚首出現于拍場,整體的呈現在大眾面前,實屬不易。乾隆帝存世的墨跡中,代筆為多,親筆很少;親筆之中以立軸為多,手卷、冊頁很少;手卷之中,單卷為多,同一母題下成套的極少,參考乾隆帝所有存世書跡,此件《白塔山記》亦堪稱翹楚之作。
除《白塔山記》外,一件流傳有序的王翚山水卷《太行山色》,經《歷代書畫錄續編•三秋閣書畫錄》、《改訂歷代書畫編年表》、《復初齋詩集》、《翁方綱年譜》等著錄,實為難得。小萬柳堂舊藏王建章24件金箋扇面,山水、人物、花鳥皆備,不論簡繁,皆盡精妙。明代江夏派創始人吳偉的《松風高士》,出版于王伯敏《中國繪畫史》,其圖神完氣足,勁力迅疾,豪宕縱逸,極具氣勢。 春拍中“遂性草堂”的表現使得伊秉綬書法乃至整個書法板塊持續保持熱度。此外,一件伊秉綬作于六十歲時的“勸耕課讀室”隸書橫額的推出則正迎合了近年興起的匾額市場。
近現代書畫
近現代書畫共推出拍品1080件,相比春拍無增反減,10個書畫專場共3件估價待詢,分別為吳昌碩的《花卉十二屏》,黃胄的《馴馬圖》及傅抱石的《遵義頌》。
此次特別推出的“三石兩鴻一大千”專場,集中展示齊白石、吳昌碩、傅抱石、徐悲鴻、黃賓虹、張大千這六位大師名品名作。其中“紀念傅抱石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專場”匯集28件傅氏不同時期、不同題材的精品,在這批作品中,領銜者為傅抱石“革命圣地山水題材”的巔峰之作——《遵義頌》,該作為1964年所繪,尺幅達到十四平尺,畫面取全景、遠觀、俯瞰的視角,將群山、樓宇、人物盡收眼底,畫面近景一片桃花盛開,遠山處亦染上一層霞光,為“故地”增添了一份生氣。除此作外,《王維詩意圖》、《海天落照》、《入眼荒寒一灑然》、《蜀山圖》等作品也將上拍。 “紀念齊白石誕辰一百五十周年專場”匯集15件白石老人大寫意花鳥畫作,“郭秀儀珍藏齊白石專題”《朱砂梅》、《雞冠花》、《南瓜圖》、《壽桃》等作品質量齊整,尤為精彩。“紀念吳昌碩誕辰一百七十周年專場”匯集10件缶老畫作,最精彩者則屬《花卉十二屏》,分繪梅、竹、玉蘭、紫藤、荷、牡丹、白菜、松、蘭花、山茶、秋菊、枇杷,皆其平日最為精擅之題材,前后歷時三月之久,可見是其精心構撰之作。“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專場”匯集數件黃賓虹山水畫作,其中《豐溪甲秀》附有臺灣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前處長吳平(堪白)題簽,多數重要出版。“徐悲鴻專場”中,《書畫集珍冊七開》為徐悲鴻畫贈,1944年繪制的《書畫集珍七開冊頁》饋贈與其學生、同事傅南棣的夫人楊述倫,此冊中集鷹、八哥、馬、貓、竹及書法為一冊,充分展現了徐悲鴻在國畫創新方面的成就。 “張大千專場”中,《敦煌二百七十三窟初唐大士像》將敦煌壁畫中強烈的色彩效果與文人畫的詩意筆調相結合,展現了張大千敦煌時期人物畫的主體風格。黃胄《牧馬圖》尺幅近36平尺,且與創畫家拍賣紀錄的《歡騰的草原》繪制時間同為1981年,畫面淋漓盡致地展現出新疆地區少數民族的草原生活風情。齊白石《大富貴》為畫贈嘯天將軍楊虎的宛霞夫人之作。
近現代書畫此次推出海派收藏苦樂齋藏珍專場則將推出傅抱石《海天落照》、《赤壁夜游》、齊白石《冊頁》、吳昌碩《掇英圖冊(八開)》、吳湖帆《仿古山水(二十開)》、陳佩秋《花鳥冊(八開)》等精品。“傳承與創新——現當代中國水墨回望三十年”專場將延續春拍取得成功的“經典水墨”和“新水墨”兩大板塊。近現代書畫專場拍賣中地域名家、流派專場專題也精品層出、內容豐富。“梅影遺韻”專題是此次海派畫家專場中最大的亮點。書法門類特別推出“百年風云專場”,云集了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蔣中正、趙樸初、弘一、茅盾、啟功等近現代歷史文化名人。
古董珍玩
此次秋拍古董部分將推出孔顏樂處——乾隆御書房五器專場拍賣,其中囊括了五件乾隆時期制作的宮廷御用之物。此次拍賣的五件乾隆御書房御用珍品,分別為“清乾隆黃水晶‘乾隆御筆’、‘德日新’、‘所寶惟賢’璽三方”、“清乾隆 御制‘佛說賢者五福德經’玉冊”、“清乾隆紫檀高浮雕吉慶有余頂箱式四件柜”、“明 清乾隆御賞‘頭等十六號’月露知音琴”以及“清乾隆 粉青釉雕龍鳳呈祥八方瓶”。據記載,三方璽印應為一套,為乾隆日常常用印璽。“清乾隆御制‘佛說賢者五福德經’玉冊”還帶有原配紫檀嵌銀絲函盒及原裝織錦函套,品相保存完好。 “清乾隆紫檀高浮雕吉慶有余頂箱式四件柜”為標準頂箱方角四件柜,精選紫檀大料製成,柜頂和后柜板批灰。雖尺寸并非拍賣史上最大,但其奢華程度卻堪比一般。“明清乾隆御賞‘頭等十六號’月露知音琴”為仲尼式,此琴帶有原裝宮庭漆盒,楠木制,髹黑漆。據介紹,乾隆本藏有類似古琴100余張,但多數毀于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期間,剩下數目寥寥無幾。2011年一件宋徽宗藏類似古琴曾過億成交,可作為此件拍品價錢參考。
繼2011年與Speelman先生成功合作后,北京保利于今年秋拍再推Speelman收藏專場。薈集精美掐絲琺瑯器、金銅佛造像、歷代雕漆器等門類的中國古董三十件。其中一尊“清康熙銅胎掐絲琺瑯西洋人物像”甚為珍罕,連座通高達42厘米,人物面目、服飾造型類似歐洲貴族,亦或取材于當時來華的歐洲傳教士;其工藝精湛華美,為典型康熙時期掐絲琺瑯造器風格。查閱世界各地公私收藏,僅見二尊與之類似的藏品,其中英國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之所藏因與本尊極為類似,或為當年成對造像中的另一尊。
此次宮廷夜場部分,囊括兩件極為重要的早期陶瓷,來源傳承有序,其中一件定窯刻蓮花魚紋大碗。另一件為極為重要的元代青花纏枝牡丹罐。據悉為20年拍賣市場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元青花之一。“大明•格古”專題中尤以永宣官窯瓷器最為出眾。一件“明永樂甜白釉刻纏枝花卉大盤”,其釉色晶瑩潔白,溫潤如玉,另一件“明永樂青花折枝葡萄紋大盤”則為永宣時期鄭和下西洋時期與外交流重要賞賚瓷之佳例,為中外交流盛事之見證者。此外,“秀采——清宮祥瓷瑞玉擷芳”專場中一件“清乾隆松石綠地洋彩胭脂料彩蒼龍教子天球瓶”也為保利秋拍重推之作。
現當代藝術
保利現當代藝術部分共推出3個專場,含402件拍品,總估價2.4億元。重點拍品已從市場一線藝術家作品轉為一二線之間藝術家的重點拍品,焦點拍品則大膽看齊年青藝術家作品,并首次嘗試在夜場中設置年青藝術家作品專場。“F4”和“新F4”在當下的市場已不再作為市場份額主流,受國情影響,具有中國特色油畫市場的寫實油畫也難以在短期引領市場主線。市場似乎早就看清了這一現狀,逐年推薦年青藝術家作品,保利則在今年陸續推出以“學院之星”,“保利新勢力”和“新繪畫”為名的系列完整專題。從沒有市場基礎的學院“草根藝術家”作品到具備堅實市場基礎的“新繪畫專題”年青藝術家作品,在保利推出的這三個專題中得以體現,同時這也是當下現當代藝術市場轉變的特點。
“目光所及”新繪畫專題中,一批70、80后藝術家憑借更加開放的國際視野和多元大膽的自由表達,開啟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嶄新時代。本次專題著力聚焦于架上繪畫領域,甄選佳作40余件,試圖著力全面呈現生活、成長于后金融危機時代下,由青年一代所引發的中國當代藝術的革命浪潮。
“中國當代繪畫”專題則將集中呈現中國當代繪畫板塊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代表性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其中劉煒創作于1992年的《自畫像》不但是其 “革命大家庭”系列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亦是這位備受學術界推崇的“玩世寫實主義”旗手從藝至今唯一一幅自畫像作品,具有極高的美術史價值與市場稀缺性。此次毛焰《古典女子》不但是藝術家為數不多的女性肖像作品,更參加過1994年中國美術館藝術批評家提名展等重要展覽。張曉剛新作《車窗-孤獨的小提琴手》延續了“大家庭”系列對于歷史、個體生命、記憶的關注與深度剖析,以充滿敘事性與悲劇色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關于歷史進程中個體命運的神秘旅程。
夜場中的另一亮點“中國抽象繪畫專題”不僅是抽象繪畫首次在中國拍賣夜場中以重要專題形式呈現,同時佳作云集。趙無極《無題》作于1952年,是藝術家最重要的轉型階段進即“甲骨文時期”的典型作品,尚揚《董其昌計劃-10》創作于藝術家最為成熟的時期,此外丁乙等藝術家作品也將現于拍場。
珠寶鐘表尚品
珠寶方面,一顆18K金鑲嵌30.24克拉哥倫比亞艷綠色祖母綠戒指,未經注油,濃綠的色調再加上純凈的晶體,鮮亮奪目。此次拍賣也將隆重呈現素有“鉆石之王”之稱的格拉夫(Graff)黃鉆,鉆石品質與切工工藝的完美結合釋放出最絢爛的火彩,據統計,能達到美國寶石學院(GIA)評定的“Fancy vivid yellow”以上的黃鉆稀有難求——只有不足5%,而這顆28.83克拉枕形天然艷彩黃色鉆石必將成為收藏亮點。高端翡翠的市場依然被業內人士看好。本次推出的18K白金鑲嵌天然老坑冰種翡翠項鏈、耳環、戒指套裝,玉質鮮明翠綠、種質剔透、幾近無瑕。鐘表尚品方面,此次秋拍匯集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朗格、寶璣等等國際著名品牌腕表。在女款腕表甄選上,從簡約風格的當代腕表,到精致的古董珠寶表,舉頭投足間盡顯女士優雅,簡約奢華的魅力。古董懷表方面,特制銀殼大八件懷表和精美中國市場白鴿花海琺瑯古董懷表都將一一展現。當代琺瑯計時方面既有百達翡麗掐絲琺瑯太陽能座鐘以詩意美感詮釋鐘表工藝、國產琺瑯腕表也延續著精美時計在國產腕表上的藝術靈魂。
當代水墨及紫砂
“中國當代水墨夜場”將主推“中堅力量”及“國際視野”作為兩大主題,將追尋著中國藝術家的創作之路,以探究他們在書畫理念及藝術風格的形成上經歷的點滴。一方面,“中堅力量”板塊涵蓋了包括劉大為、林墉、史國良、范曾、薛亮、田黎明等畫家的代表作,其中劉大為《千里之行》作于1997年,仍舊以其經典的高原民族題材入畫,以對片刻回眸的把握講述人物千里之行中的一瞬;史國良在《放生圖》中則再一次展示了畫家對所繪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畫及對作品敘事性的完美把握;林墉及亞明合作的《清風苦茶》融入了我國傳統文化的諸多因素,以文人、清茶、松蔭勾勒出了一副“不為人間事系心”的畫面。另一方面,“國際視野”以李華弌、陳瑞獻、李津、徐累、朱偉、盧輔圣等畫家為切入點,他們的筆下包含了對西方藝術觀念的廣泛浸透所作出的反應,以及當代社會文化現實的折射對水墨文化的不斷深入理解。在《層巒飛瀑》中,李華弌將心目中的“宋氏高古山水”展現于此,以氤氳的水汽為瀑布增添了一份文人清韻;徐累則通過《迷城系列》再一次體現了中國藝術家在文化融合方面所具備的天賦。
此次當代紫砂部分,“紫韻文心——紫砂壺專場”將把原屬廟堂之上的宮廷紫砂器具與現代高級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融入其中。其中,楊季初“泥繪牧牛圖筆筒”外壁繪以彩色泥漿堆繪牧牛圖,繪工生動精細,為楊氏作品中頗具意趣的一件精品,此件作品為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所著《荊溪紫砂器》中所刊原件。另“御制描金詩文山水壺”為清乾隆時期御制精品,其器形周正,品相頗佳,更是曾著錄于紫禁城主辦社所著《故宮博物院藏宜興紫砂》以及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著《中國藝術品收藏鑒賞全集•紫砂(下卷)》、《紫砂收藏鑒賞全集》中。
古籍文獻
此次秋拍古籍文獻部分有幸征集到十六件盛唐至北宋初年寫(刻)經書,其中晚唐至北宋初年刻經三件、8-9世紀敦煌(吐蕃)文書一卷、盛唐至北宋北方寫經一組十二件,可謂燦若繁星,彌足珍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件刻經。
《佛說彌勒上生經》,后唐天成二年(927)刻本。此經為目前已知存世除英國圖書館館藏唐咸亨九年(868)《金剛經》以外之有明確紀年的最早刻本印刷品。除明確年號“天成二年”外,另有“雕經人王仁珂”、“天成二年十二月日邑頭張漢柔”等刻經信息,均為珍貴歷史印記。
《李仁銳金剛經》,晚唐刻本。此經存三部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首殘)、《金剛經陀羅尼》、末尾有長達十行的《轉經迴施文》,并存刻工題記“李仁銳雕印”。此經風格、字體、形態、內容與紙張經方廣錩先生鑒定與咸亨九年(868)之《金剛經》均甚為接近,堪稱罕見。
《彌勒下生經》,五代至北宋初年刻本。此經為卷裝,尾有原軸。其特點為雕印版片較長,卷末一版保存完整,長達101.7cm,刻60行。由此推斷全經僅三版即可印成。此經最后一版由四紙粘貼印刷,罕見。此拍品另一珍貴之處在于,經后有五代時期北方政權寫本文書托裱,以做加固之用。其中后周“乾祐”、“廣順”(948-953)年號清晰。此經“從風格、字體、形態看與北宋刻本較為接近,故為北宋刻經可能性為大,但也不排除五代晚期的可能”(方廣錩先生文按)。以上三件刻經,方廣錩先生有專文《九種早期刻本佛經小記》論述。
此批唐宋遺書,為近年來拍場少有,如能入藏其一即可謂與有榮焉,如后唐天成刻經等三種,即便放之寰宇,亦可傲視公藏。當為有識之士所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