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去汕頭拜訪人物畫家陳政明,有幸與偉明先生相識。此公待人熱情、誠懇,留給人美好的印 象。一位集團公司的總裁如此儒雅,又好與文^墨客 相交,十分難得,可惜只匆匆一面,少了談機。
此后,逢年、過節,總會收到他的賀卡或是短信,雖說是秀才人情,卻頗見心意,讓人感動。相比 之下,我既疏聯絡,又少問候,不恭之處多多,每每想起,總存愧意。
去年歲末,收到他贈送的一冊小臺歷,上面印制的國畫花鳥小品全出自偉明之手。至此我才知道,先生不僅好讀書交友,更喜調弄丹青。
讀他的畫,頗感親切,其作品實乃清新質樸之作,畫面無論水墨還是點彩,無不透出一派天真。說他的畫是文人畫,毫不過譽,簡潔而瀟灑的行筆既見功力,更見學養。把這些作品與傳統的文人畫相比,不難看出他的畫少了孤傲與冷寂,反倒多了許多他對生活與自然的熱情。
他的作品中,洋溢著嶺南人的豪情與熾熱,畫中一花一草都生機勃勃,一派陽光。想不到恬淡的偉明思緒是如此活躍,想不到謙謙君子筆下的大干世界竟是如此鮮活。而他自己卻說,他繪畫是一件“無益有趣”的閑事。他作畫,常用一方“平常是明”的閑章,從中多少也能悟出他的追求。
淑彥先生曾為偉明寫過一則剪影,便咀“平常是明”為題。讀這篇短文,始知偉明原在汕頭工藝廠供職,并曾師從著名畫家王蘭若…
此后,多少個春秋,多少風雨商海,多少次曲折磨難,苦苦拼搏的偉明才終成大器,名列成功企業家之榜。雖說是功成名就,可他卻割不斷丹青情緣,舍不下書香情結,如此情操,讓人感懷。
還是這位寫剪影的朋友,為他撰寫了一幅意味深長的對聯·做一二件可流傳之事,消磨歲月;交五七個有識見之人,談論古今。
我想,這些文字偉明先生一定十分受用。其實,何止偉明,稍有幾分心境的人,大都企盼有這樣看似平常卻又極富情趣的人生。
我不知“偉選集團”是多么離不開這位企業的領頭羊,但我卻覺得他不作畫家,倒是實在可惜!
興許畫家與企業家相比,有些不舍適宜。興國更待興業嘛,可話說回來,興國沒有了文化,沒有了藝術,這樣的民族似乎水遠也無法林立于世界文明之列!
說遠了,說玄了。其實,這文武之道偉明更比我心知肚明。
作為難得常見又心儀已久的朋友,此刻我只想說;愿時時能讀到你的佳作,并與你分享大自然妙不可言的清音!
二00七年初夏于川西花潮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