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平凡先生已經是廿多年前的事了,起初是偶 然從一本刊物上見到他的畫盤,而后又見到他的一些 裝飾風景作品,漸漸地被他充滿生活氣息與青春活力 的藝術風格所打動,于是八方尋覓有關刊登他作品的 畫集、刊物。可在當時,由于種種環境的限制,我的愿望只是一陣美好的沖動,能滿足的只是把收集到的作品反復欣賞和臨摹。
記得有一次去北京,在六部口一家專賣過期刊物的門市中發現一批《人民中國雜志》,這些刊物中刊登有好些先生的作品,盡管囊中羞澀,我還是全數買下了,并在旅店中大動手術,一口氣剪下了平凡先生所作的插頁,這次意外的收獲竟使人興奮不已。
后來,我的一位朋友不知從哪弄到一個先生的掛盤,并邀我前往欣賞,想不到他的幸運竟使我羨慕了好長時間。
還有一位作家知道我迷上了先生的作品,競割愛把他的一本掛歷(一本全部印有平凡先生作品的掛歷)轉送給我。就是這本掛歷,我掛在書齋中長達六年,甚至有人笑我掛的是“老黃歷”,其實他哪知這掛歷蘊藏著無限春意!
三年前,因為編一期“藏書票”特刊我冒昧向先生征稿,才終于有機會與先生結成了忘年之交。
自認識先生之后,我竟常常后悔,后悔認識先生太晚,后悔我這許多年來除了仰慕先生的藝術外,對先生的坎坷人生竟一無所知,竟沒有機會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給他些精神上的安慰,后悔沒有能早些在先生那里學些技藝,總之,后悔多多。
特別是當我細細地讀過《版畫滄桑》這冊以紀念平凡先生從事版畫創作與活動的60年回憶錄后,更加深了對先生的認識和崇敬,也更珍惜我與平凡先生為共同的事業所建立起的友誼。
為了讓這種友好與關愛有進一步的發展,我們共同創辦了《東方藏書票》,這是一份頗具文化意味,又頗具挑戰精神的刊物,雖然《東方藏書票》并不能為弘揚東方文化作出太大的貢獻,但她畢竟是一個具有燦爛文化歷史古國所應包含的經典,是文明與進步的體現。沒有想到,要辦好這樣一份刊物真是困難重重,一切從零開始,一切從無到有,艱苦的創業過程,更是鮮為人知。沒有想到,平凡先生卻以超人的毅力與鍥而不舍的奮發精神投入到刊物中來,他無私的奉獻留給人很深的印象,正是在這種精神感召下,我也才義無反顧地去作艱辛的耕耘。
明年,是平凡先生從藝64周年。為了紀念他對版畫事業及藏書票交流所作出的貢獻,有關機構和朋友們決定出版系列叢書以示紀念和祝賀。這冊《平凡美術日記選》便是其中的一集。
《平凡美術日記選》生動地再現了藝術家1975年10月中旬從北京出發經南京、武漢、柳州、南寧、湛江、海口、上海等地歷時兩個月的訪問、參觀、學習最直觀的記錄。而在這之前,平凡先生還蹲在“干校”,所經歷的風雨,可想而知,可當他回到現實生活中時,他卻以寬厚、善良、渴望美好與進步的心胸去擁抱生活,以飽滿的創作熱情和對祖國與民族的熱愛去謳歌時代。從這些美術日記中,我們看到的是朝氣蓬勃、熱情向上的社會風貌,無論一花、一草、一術、一樹,無不流露出藝術家對生活的真切感受與對大自然的熱愛。從這些畫面中,我甚至看不出多少“文革”的陰影;是藝術家健忘?還是畫家一顆滾燙的心溶化了心中的陰影?-我不得而知。
可我又分明感受到了平凡先生博大的心胸與情懷。為了讓更多的人能認識到藝術家可貴的本質,我們遵照張樂平先生、方成先生對畫家的建議:“如能出版,不需修飾,最好保持歷史的原樣”出版了這部《平凡美術日記選》。
對“日記”,我沒有再多的話好說,能表達的僅僅是對先生美好的祝福,希望先生長壽,希望先生永葆刨作青春,期望平凡先生能為這輝煌的時代留下更富激情的樂章!
2001年6月于川西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