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六十年代,我對北大荒版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那時的美術報刊非常有限,我還是在不斷
的收集中知道了晁楣,張作良、張楨棋、郝伯義、杜鴻年、張路、李億平、廖有楷、楊凱生等許多著名的版畫藝術家。盡管北大荒這個字眼聽起來多少有些悲涼,可一提起北大荒的版畫,那些充滿了希望的色彩,洋溢著浪漫情節(jié)的音樂便會在胸中回蕩,正是這些飽含著激情、洋溢著對這片沃土熱愛的作品,北大荒才充滿了魅力,充滿了詩意。那時的我,真想向北大荒奔去。
幾十年過去了,我對北大荒版畫藝術家的情結依舊,當創(chuàng)辦《東方版畫》刊物時,我終于踏上了去黑龍江尋夢的路,那是二00二年。在哈爾濱,我見到了仰慕已久的晁楣,郝伯義等老版畫家,并又結識了一大批中青年版畫家,他們之中的好些人已經(jīng)成為黑龍江版畫家的生力軍,甚至是項梁柱,正是他們的不斷努力,又喚起了人們對北大荒版畫的記憶,讓人深感振奮。
陳玉平是這批中年藝術家中的佼佼者,盡管我與他只有兩面之交,沒有書信往來,也極少有電話聯(lián)絡,但他贈送給我的作品集卻成為我眺望北大荒的窗口,透過這扇充滿詩情的宙,我欣賞到多姿多彩的北國風光,這些流動的風景,常常令我心馳神往、激動不已。一幅《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一幅《高高的興安嶺》把北國的富饒、遼闊,厚重和明麗揮灑得淋漓盡致,讓人強烈地感受到了秋收的喜悅與蒼茫大地的壯美,這是藝術家心靈的樂章,也是版畫藝術獨具表現(xiàn)力的張揚。像這樣充滿力度,充滿鮮活生命力的作品還有《春頌》、《金秋抒懷》、《潮風》《滄桑》、《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
而《七月傍晚》、《烏蘇魚女》、《丁香河》、《里江》則是以表現(xiàn)女性生活題材的佳作、透過這些畫面人們感受到了北方女性熱烈、奔放而又淳樸的青春氣息。更讓人欣賞的是,畫家能在把握人物內(nèi)心世界微妙變化的同時揭示出女性特有的動人美感,這是他豪放陽剛之氣中孕育出的柔美情愫,令觀者思索與嘆服。
陳玉平還有一類作品是浪漫而抒情的精品,這些來自平凡生活的點滴,始終貫穿著一條彩虹般的詩意,讓人回味無窮。像《花雨》,那么高雅,那么靜謐,成片的桃林,漫天的飛花,滿地吐粉的落英與紫色暖調(diào)子的映襯構成了夢幻的世界,這無邊春色讓人陶醉,這是藝術家的傳神之筆?還是畫家心靈深處對盛春的眷戀?彩虹倒垂在藍綠相間的五花湖,飛鶴翱翔在金秋燦爛的天際,這一靜一動的巧妙組合,使天地一片絢麗,這是《太陽雨》帶給我們的迷離。深藍色的天幕鑲嵌著一輪皎潔的滿月,群山是藍色的剪影,小河吟唱著銀色的歌謠,一叢叢梨花簇擁著萬點繁星涌向天際,好美妙的夜啊,只有《良宵》才能訴說這超越時空的意境。還有《綠島小夜曲》、《十月雪》、《楓岸相邀》等許多洋溢浪漫情結的佳作,都是以詩的意境描述北國大地的另一種優(yōu)雅之美、音樂之美。一幅幅妙不可言的畫面彌漫著大自然的天籟之聲,傳遞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音。面對這些作品,我無力作更多的推薦,因為作品所流露出的感染力會讓文字顯得蒼白,或顯得累贅。我相信,大凡讀過玉平作品的人都會做出不同的詮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散發(fā)出鄉(xiāng)土氣息和表達畫家獨特審美取向的作品一定會讓觀者品味到北大荒蒼涼所孕育出的大美與濃情!
愿玉平不斷有新作面世,我期待你用作品再次打開一扇扇全新的窗口,讓朋友們遙望北大荒常看常新的風景!
二00七年十月十月于古崇州《聽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