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表現圣賢的繪畫題材,除佛像之外大都是宣揚孔孟之道的。而表現崇尚老莊思想的竹林七賢藝術作品還是了了,之所以少我想是因為脫離了主流思想的原故。孔孟之道是教人聽話服從的。而老莊之道是讓人崇尚自然,自由,崇尚個性的。自然不會為上層統治管理階層所喜歡。文人想入仕,必讀孔孟之書,而不熱心入仕的文人,思想必定崇尚自然,自由。這些人由于脫離主流思想,而不能發達,得不到實惠。但他們因為能充分展示其個性思想而名留千古。七賢便是這樣的人。
七賢其實是一個喜歡老莊哲學的自發的群體,不止七個人物(象呂安、黃庭硯等都是經常聚會的成員)。最有名的是七個人,他們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他們經常聚在南陽云臺山嵇康老家地方的竹林中。那里遠離塵囂,環境優雅,是隱居的好去處。這些人都是魏晉三國時期的名士,有的出身貴族。都有極高的才學和思想素養,且都愛好老莊,崇尚清談。
我喜歡畫七賢不僅是他們風流瀟灑的外貌容易入畫,還因為他們不事權貴,糞土名利,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不隱藏自己的好惡。活的痛快而真實。嵇康因是曹氏的女婿,政歸司馬氏后,便成了司馬氏的政治對立面,再加上其采取與司馬氏不合作的態度而遭到殺害。嵇康身高八尺外表十分漂亮,是當時有名的美男子,用現代人的話說是出名的帥哥。由于其好“鍛”,經常和山濤等在樹下打鐵,煉得一身好肌肉。原來我總想,他們為什么打鐵呢?肯定不是為了賺錢謀生。后來我想可能是為了健身,拿鐵匠爐當了健身器。還有一種可能是為了散火。當時他們都服食丹藥,通過打鐵出汗,將內火和毒素散發出來。嵇康為人真率,愛憎分明,恃才傲物,不畏權貴。山濤曾推薦其為官,嵇康大怒,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弄到社會上,公開與司馬氏叫板。直到遭到迫害時的行刑前都毫無懼色和悔意。并彈奏一曲叫《廣陵散》的琴曲。由于只有他會此曲,逐使詞曲成為千古絕唱。阮籍好酒好游,好長嘯。他還會作“青白眼”。他見到不喜歡的人便使用白眼珠看人家,見到喜歡的人便又恢復成了黑眼珠。他喜歡坐著牛車云游,走到路的盡頭便坐在地上大哭。他在車里放一把鐵鏟,他和隨從說:我死了,你便把我埋在那里。他還喜歡大聲長嘯(不只他一人),不知是為了練氣,還是為了讓身體放松?山濤是我比較欣賞的人,他崇尚老莊,但不崇尚無為,統治者讓他做官,他為了不和上面直接對立,便接受了。他為了讓嵇康和上邊緩和關系便推薦嵇康入仕,不想遭到嵇康的誤解。山濤官聲很好為官清正廉潔,為不少朋友解決了難題。
劉伶貌丑好飲,有時喝多了便在家里打赤膊,有的朋友來了,見他如此便勸他不要如此無羈,他說:“天是我的房子,屋是我的衣服,你緣何鉆到我的褲子里來了?”七賢人物在常人看來行為怪異,不通人情,在我看來他們活的灑脫個個可愛。他們曉天文知地理,詩詞歌賦,琴棋音律無所不通。就憑他們的才華足以讓后人敬仰。現在民族樂中有一種叫“阮”的樂器據說是后人根據古畫中阮咸手中的樂器仿制品的。
不過在七賢中有一個人比較特殊,他便是王戎。他的年齡在七賢中最小(比阮籍小約二十歲)。喜好老莊清談,且能言善辯,一生好籌算,好放賬積累財產。他原本是阮籍朋友的兒子,因他能言被阮籍領了出來。后來阮籍都不喜歡他了,有時他來到竹林,阮籍便說:“看大俗人來了!”
由于我喜歡竹林七賢的人物,便畫過大小五六個版本的創作。其中有兩張六尺的畫作被中央電視臺采用。
去年八月中中央電視臺,探索與發現欄目,制作了五集電視片名字叫《竹林七賢》上面提到的我的兩幅畫被電視節目作為片頭,背景及場景也多次采用(并打出了畫家的名字)。我覺得我的畫能被節目采用和為廣大觀眾服務而感到萬分高興和榮幸。
電視片對七賢人物介紹的十分詳盡和精彩。我的體會權當是飯后大餐的淡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