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是孫子的小名兒,大名叫曹石衣。
二千零六年的十月二日隨著哇哇的哭聲,一塊石頭落了地。聽到消息心中一陣喜悅。這種心情無以言表,沒見過隔輩人的人管保是無法體會的。年輕時生"石頭"他爸時都沒有這種感覺,真是奇妙?
有了"石頭"兩家都有了生氣。尤其是在過年時(過去過年全家四口人干坐著看電視倍感寂莫)。那年為了迎接"石頭"到家過年臘月廾九便來到古文化街為他了買了一頂小瓜皮帽和一只大紅色的老虎枕頭。五顏六色的布掛件.另外還買回兩只大紅燈籠和一只用玻璃紙做的金魚燈。年三十晚上客廳在紅掛件和大紅燈籠的映襯和照耀下滿屋紅光,如夢如幻。我穿著為本命年準備的紫紅色的華服,抱著戴頂五顏六色瓜皮帽的四個半月大的"小石頭"看燈。他瞪著園園的小眼睛,仰著頭,搖著尚軟的脖子盯著看,張著咀傻傻的,口水都流了出來。"好看嗎"?他不理我,我用手指輕輕地在他肉都都的咀巴兒上劃了一下他才回過神兒來,朝我笑了,笑的人心花怒放.
"石頭"的媽媽曾是美院畢業的大學生,后又到北京電影學院進修攝和攝影,如今又在研究德國"華德福"教育理論,"石頭"成了她的實驗對像。如今己三歲的石頭,身體和精神都很健康,整日又說又笑很少哭鬧,玩起來忘乎所以連飯也顧不得吃。他從小沒吃母奶,由姥姥買美國和日本的奶粉吃.吃到如今還是離不了,弄得總是大便干燥."石頭"未滿月時他媽便和他說法語,七.八個月他便愛看英語版的"天線寶寶"碟片,有時看著看著笑出聲來.一般孩子一周歲便學著說話.他可不,由原來的"嗯噠嗯噠補......"的胡說亂講到用手亂指的"啊.啊.啊.半年時間講不出一句人話,再加上愛看轉的東西(對轉動的電扇和理發店的轉燈百看不厭)有人斷定大概得了"自閉癥".搞得人心里慌慌的.將近一歲半時開始講話,漢語夾著英語.法語.后來便是說帶著外國人語調的漢語,能把人笑翻.到兩歲時才能說成普通話."石頭"天生有認字的愛好.按"華德福"的理念是不主張教幼兒認字的。他認字的啟始緣于常年門上貼的一張"福"字.不到兩歲時指著"福"字問他媽媽那是什么?便認識了有生的第一個字,接著就是"今晚報"門口街上的牌扁.連地上窨井鐵蓋上的字他都問.說上兩次他便能記住.如今他學會多少字我不知道,不過他那二十多本幼兒童話書,你諾讀錯的話,他便會糾正過來.
"石頭"是家中的寶貝,是大家的的開心果。他爸媽生怕我們寵他,總給我們打予防針。我也贊成他們的觀點,因此也沒有什么矛盾。"石頭"跟奶奶最親,跟爺爺最好。一到奶奶家便想住到這兒。由于老伴心臟不是很好,故此每每不能常住。和"石頭"談判的結果便是我陪著他邊玩邊把他送回家。這小家伙是節能型的,吃的雖然不多,體力和精力十分充沛,往往他還沒玩盡興,我先累得不行了.什么叫"痛并快樂著"?沒有比這更好的詮釋了.為了孫子高興,權當是鍛煉身體吧!
自從有了"石頭"便有賣畫兒的想頭和動力。"聽其自然"念頭也有了些許的松動。尤其在繪題材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由原來純表我現文人雅士的題材為主變為以兒童題材為主,并夾有表現爺孫親情的作品."石頭"的到來喚起了我對童年親近自然生活的向往與回憶.我畫了很多表現農村兒童生活的畫作.這批作品受到山東藏家的熱烈歡迎.如今人們的功利思想越來越烈,社會的競爭壓力使孩子們漸失童年."石頭"們將來會怎樣?會活得快樂嗎?我不得而知。我只有把"快樂童年"的畫作獻給他們,祝他們永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