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道自己的作品《長壽歌》入選“2008第三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消息的時候,興奮之余有許多的感慨,中國有近二百名藝術家、國外一百名藝術家,包括國畫、油畫、雕塑、裝置、版畫等,這種“色彩與奧運”主題性質的國際大型展覽,《長壽歌》能夠入選實則不易,佛教方面的作品很多時候在參加大展的時候有它的局限性,并被許多條例限制、制約和許多人的不理解;此次能夠入選不但說明《長壽歌》有它的世界的藝術性,還證實了所有的人類意識到并且向往佛學的博愛、廣大、深奧、光芒、無限、健康、美好、和平。
前幾日一位做古玩的朋友看過我畫之后感言:講究,最近你的畫實在是講究,別人在“玩畫”而你張張作品都是用心“做”出來的,給人的感覺不一樣,厚重感人,能看出來每張畫的用意,每張畫都是一幅精美嚴肅的創作,每一幅都是能夠放到桌面的“紫檀”,區別于一般“松木”的小品畫,珍貴而又有教育人的賞心悅目的作用,壓得住陣腳。
“講究”一詞應該是老北京人經常講的話,用現在的詞來解釋應該是代表著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重視,非常寬大厚重文化積淀的自然表現,這包括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為人處事的態度等。此人可以在生活之中大大咧咧,對吃﹑喝﹑住不屑一顧,但對自己熱愛的事業應該兢兢業業一絲不茍,這便是講究!
課上我經常與學生們溝通,視覺藝術不同與其他的門類藝術,對自己的作品一定要認真的對待,一張畫應該做到沒有錯誤,或者盡可能的少一點錯誤,因為掛在墻上可能要看幾百年,首先不能有問題與敗筆,如果有也應該將錯就錯,這也是許多大師們的精品的可愛之處。
能掏錢買畫者大都不是一般人,他們不但具備了學院派的許多專業理論,也有多少年來貨真價實,洞察千古的眼力,更有敏銳的對藝術市場的把握能力。如果一個藝術家沒有生活的感悟,沒有歲月的經歷,沒有精神上洗禮,沒有靈魂上的升華,是不可能有好作品的出現,更別奢望有人會對你的作品感興趣。
有一段時間我曾經為表現佛光普照的效果而苦惱不已,一直想找到一種東西,能表現佛的偉大﹑博愛﹑神秘﹑輝煌等等的色調,跑了許多的地方,最終找到了現在作品上采用的夜光色,使得佛像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夠發出微微的光芒,為什么?這就是藝術的講究,一幅能給廣大收藏者帶來精神食糧的所謂“藝術紙”,要是不講究的話,又豈能對得起花錢買“紙”的儒雅之君呢?因此每次上拍之前,我都會反反復復的斟酌自己的作品,時不時的會在已經裱好的作品上仍要修改,總覺得自己有不滿意的地方,那他人豈不是更該挑剔,所以每修改一次自己的作品,就是自己對藝術品質的的更進一步的提生。作畫如同作人一樣,適當的改變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適當的改變一下看問題的視角觀念,或許你就會悟到一些與常人不同的層面,或許你就會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脫俗,激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