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時候我真的有點舍不得,幾天的生活,讓我永遠的愛上了這個城市,每天燦爛、溫柔的陽光懶懶地爬上你的臉龐,帶上墨鏡,一杯香茶,在發舊的藤椅上就這樣躺著,讓思緒任意的馳騁,人生原本就該如此,也不過如此,悠哉悠哉,幸福的留戀等你回到了大城市會更加的強烈,那深奧的人生哲理,麗江古城腳下每一塊石頭都能輕輕告訴你,歷史的滄桑、文化的厚重使每一塊石頭都是那樣的充滿哲學與激情,畢竟它的年齡要大我們幾百歲,它吸取的是歷代多少名家的風采,除了文化還是文化,美麗的麗江古城,真的讓我終身難忘。
與每次的采風、考察不一樣,這次有自己班上的學生在麗江工作,麗江畫院的正、副院長,還有玉龍縣年僅二十九歲的木副縣長,木府也有自己的學生,有自己的人真好,家的感覺由此更加的強烈,只是時間不夠,留了那么多的遺憾,更是為了下次再去麗江的理由,唉!幸福,每天有專人陪著、保駕,我有點皇上的感覺了。去木府也有自己的學生,真是幸福死了。
這次去沒有住在古城麗江畫院里面,正趕上裝修,住在高大的五星級的酒店讓我很是不自在,它和旁邊幾百年歷史的古城比較,感覺是那樣的淺薄,還好,看了麗江畫院,讓我喜歡的不得了,于是一個再去麗江的理由又埋在了我的心里。
傍晚走進古城,燈紅酒綠,歌舞升平,一片太平盛世。
好玩的酒吧比比皆是,嘈雜的聲音我真的怕驚醒了昔日安息著名文人的靈魂,不太協調的音樂面對的也許是旅游者,敷衍了事的走馬觀花,體會不到歷史的色彩。也許是我老了,從年輕時候泡三里屯的酒吧到現在本來就是代溝,自己的代溝是永遠跨越不了的,因為時間不會和你做倒轉的游戲。
從新華街走到了四方街時,你會被一陣幽雅的鈴聲給吸引住了,走進一個小巷道五米左右就可以看到右邊有一個名叫天靈靈的銅鈴店,聽說主人是臺灣人,估計也是迷上了這片美麗的土地就留了下來,并在這方凈土上開了這個古銅鈴店,店里的裝修也很精致,可能是老板自己設計的。進去后你可以聽到銅鈴聲,不可思議的是一個個小小的銅鈴居然能發出這樣美妙的音律來,也確實讓人奇怪;同時你還可以聞到一陣花香。在天靈靈銅陵店里,除了古銅鈴外還有各種精致的小玩意,都會讓你愛不釋手,并且再也不愿意離開那個地方了。
第二天看了松贊林寺院、指云寺院,拜會了文峰寺上師銀吧嘉措,他送了我用哈達編成的金剛結,寓意吉祥如意,平安幸福,下午趕去白塔寺看喇嘛們做法式,我又拍了許多的資料。我和他們一起見證了晴空萬里的天空上面,日月同輝的壯觀場景。
溢燦泉往前走十米就到了小河邊,如果你逆流而上的話,經過一座橋就到了東林街,但如果你順著河水而下四十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家名為布農鈴的店,店里賣的布農鈴(所謂布農鈴就是一塊寫著東巴文字及藏教六字大明咒的木板下有一個茶馬古道時期掛在馬脖子上的鈴鐺,當然這里邊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布農鈴肯定是比我描述的好看的多)。此時你右轉就到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大石橋,在橋上稍做休息,充分的感受一下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或者感受一下大石橋八百多年來的風風雨雨!往前走就又可以走到四方街了,從大石橋到四方街這段路上有兩三家正宗納西風味的麗江小粑粑,你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嘗一嘗,有甜、咸兩種,味道可不一樣的!除此之外還有雞豆涼粉,如果你隨人流一起走,就只有從東大街進四方街了,往前走三百米左右有一個岔道,左轉走進去是一座橋,橋邊有間名為閣雅溪的小屋,別往那個地方走,再繼續走就又到四方街了。
晚上,領導們安排了古老的納西古樂,看著古老的、滄桑的已經掉了許多漆皮的建筑、桌椅,你很難想象當音樂聲響起時,那飄渺、悅耳的感覺,大唐的盛世,從這音樂聲中,我仿佛看見了長安城中人影從動,歌舞升平。平均八十歲的演出隊伍更是讓人覺得古城是養尊處優的福地。仔細品來一首首優美的曲牌,令人心曠神怡,整體的音樂渾厚、富貴,實乃泱泱大國的皇家音樂,當你眼睛注釋其中一個樂器時,它的聲音總是能豁然的跳到你的耳邊,可以品味單獨的節奏,真是美不勝收!
麗江古城是我真正的家,它可以安撫我飄在四周的靈魂,聚齊我散落一地的思想,在發舊的藤椅上面,我可以一天一天的躺著,聞著木府里面飄來“十里香”的味道,看著自己長長的影子,這就是天人合一,就這樣等著下一頓飯熟了叫你的聲音。
2009年于麗江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