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馬襄)按:
我從19歲與陳巖先生相識至今,的確是沾了他老人家不少的"雅光",也得到了他的一些信任;如此一起相識的還有"王愛民",他也該算是黃永玉先生的入室弟子。1997年春季,他也參加了我們在北京東三環的"豪夫門"聚會,那次是我們為迎接黃永玉先生返京的一次盛會。但他卻不幸于1997年7月22日離開了我們,至今已經十九年了。陳巖先生曾認"我們仨"(陳巖、王愛民、馬嘯天)為鐵三角。王愛民兄是學油畫的,他的啟蒙老師是在海政創作室的張慶濤先生。他也是我在工筆畫學科中的第一位"徒弟",他學會工筆畫技法以后只創作了兩幅作品,一幅是他為自己的姥姥畫的肖像,另一幅則是他在頤和園西堤的寫生。愛民老兄的"疾去"的確是不幸的,因為他沒能榮幸的作為"劇中人"讀到自己被陳巖先生寫在書中的故事,因此我借此機會以只言片語的方式拉一次"郎配",這該算是我對老友的一次懷念吧。
陳巖先生的《往事丹青》一書,是由黃苗子先生題字,黃永玉先生作序出版的。陳巖先生在書中以回憶錄的方式,講述了他自己師從徐邦達、啟功、傅大卣、徐震伯、劉凌滄等前輩,從一個文物商店的學徒成長到書畫鑒定家的歷程。記載了新中國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到改革開放后關于中國書畫的收購流程與和行業的情況,也包括了買家、 賣家的構成,古玩的價格行情等軼聞趣事。書中既有文物商店"撿寶"的故事,也有私人藏家"走寶"的故事。在這些記述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這一行業幾十年來的變遷。陳巖先生與黃永玉、李可染、啟功、黃胄、程十發、白雪石、 劉炳森、吳悅石、何家英、王明明、史國良等眾多現當代書畫名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據說在他的推動下,客觀上完成了新老書畫家的"換屆"交替。 陳巖先生在書中以平常的心態、親切的口吻生動地描述了當代書畫大師的多彩人生, 真實地再現了中國當代書畫行業的狀況。
《往事丹青》作者簡介
陳巖,著名書畫鑒定專家,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炎黃藝術館監事、 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理事、中華文化促進會書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他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進入文物商店的學徒,從 1962 年開始學習書畫的鑒定和收購,親歷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文革" 時期及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文物界的幾個重要發展時期。
回憶,成長
本文作者/煦風
讀完《往事丹青》一書之后,我想到了兩個濃縮的關鍵詞"回憶和成長"。因為這兩個詞也是陳巖先生以自敘方式創作的關鍵手法。書中詳細地記錄了陳巖先生的成長和與其終伴一生的書畫事業的不解之緣。從他進琉璃廠學徒,到經歷文革"畢業",再到和老先生們、老一代畫家們的丹青往事,足以證明了"中國畫"是他的驕傲,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陳巖先生自己以"回憶"的手法講述了他從一個一竅不通的學徒到精通書畫鑒定和繪畫的成長之路,并在這條路上取得了成就,除了他的興趣之外,更重要是他自己通過一步一步的努力才實現的。這就是他的成長。唯有成長,才能夠成就。通過這本書,我們得以了解到"文革"帶給新中國丹青事業的涂炭之災,也是一段讓我們可以及其痛心感受到的"回憶"??!
黃永玉先生稱他是"活到當今的六朝人",書里有他為黃胄先生建設炎黃藝術館的汗馬功勞,也有他向文物界的前輩們認真求教,完善了琉璃廠文化街自遼代到1991年古往今來的發展歷史,更有他為充滿傳奇色彩的黃永玉先生筑建"萬荷堂"的向榮景象,還有曾被炒作的沸沸揚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范曾真假畫案始末"。讀后便可概括地得結論:從陳巖先生個人的成長歷史可以管中窺豹般的了解當代新中國美術事業的部分發展概況。陳巖先生在那個物質與精神雙重貧乏的年代,能夠一門深入地與當今的大家和學者們云集一起,安心學習和鉆研傳統書畫藝術。也證明了書畫事業就是他的人生使命。
每個人自出生起就都有著各自的使命,而人們能不能夠完成自己的使命,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說到底都是因為自己成長的需要而必須解決的問題。今天的國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知曉自己的使命,而大多國人在今天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發展面前有著許多的不自信,而這個問題就體現在今天的世風日下,崇洋媚外,到處都是盲目的無知個性,追求歐美風、日韓范兒……而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卻很少有國人知曉認同。而今天的中國人還有多少人又能夠稱得上是"龍"的傳人呢?國人還是國人,但也不是純粹的國人了??梢钥隙ǖ氖?,我們中間的很多人,沒有多少是吸吮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成長起來的國人。許多國人也不過都是形形色色的"所謂國籍人"罷了。浮躁的內心,貪婪的欲望,華麗的外表,寂寞的靈魂。可能也是對今天大多國人的寫照了。在今天這個文化如此多元的世界中,去哪里才能夠找到一顆平靜的內心和理想追求者呢?許多人都是"人長大了,心長沒了"。陳巖先生是一位"有心的人"。
人的一輩子就兩個字,成長,回憶。成長造就回憶,回憶促使我們新生,唯有如此,我們方能夠獲得物質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滿足。小孩子總是很快樂的,動機單純,心思純真。其實人所做的一切掙扎,不過是能夠讓自己快樂而已。閱盡世間繁華滄桑,最后的歸宿不過還是平淡的日子,倘若你能得到發自內心的歡喜和滿足,這是任何人到給與不了的,是錢也換不來的奢侈。很多人都以為豪華就是奢侈,富麗堂皇就是奢侈,錢權就是奢侈。其實生命對人最大的恩賜莫過于給予你的心靈與人格之美,對于這種美的傳承才是最奢侈的??赡苌畈⒉煌昝?,它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磨難,但是生活中從來都不缺少美,也不缺少愛。
我深深地相信,如果你是因為汲取美的營養元素而成長起來的,你就會感覺到連拂面而過的風都是美送給你的。時下的秋風總是帶著絲絲的涼爽和美意,一陣陣地從我的面龐拂過,她也帶著我的美意飛向理想的遠方?;蛟S,她還帶著我對美的追求,帶著我的祝福,吹向了每一個需要"美"化生存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