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概念里天就是道,是虛亦是有。而在西方人那里,天就是有,天是要畫出來的。而在中國畫里,不會畫天,天是虛無,就留白,但中國人眼里,天又是“有”,而且是“大有”。所以對至美的稱贊常會說:真是“渾然天成”。所以“天成”,便是藝術追求的至高境界。從這個意義上說藝術就尋找天意。天在哪兒?天就是我們的內心,所以在我看來藝術就是追求“天心月圓”。——聶暉觀藝
評弘一書法:道法自然,舒坦,平順,無雕飾,心平氣和,若打太極、全身放松,血脈流暢,呼吸平勻綿長。——聶暉觀藝
評雲林畫:儒雅,瀟灑,清逸、嫻靜。意趣高雅,畫面干凈,有魏晉之風。常讀心清意靜。于書于畫均有益矣,為篆亦可有云林之氣,一為篆,一為畫,意韻竟可相通。——聶暉觀藝
設計簽名竅門:
1、夸張拉長一橫貫穿整個簽名,其它筆畫用草書筆法,方圓結合,纏繞其中。這一橫可左起,可右起,可先穿插。
2、設計兩套以上方案,一草書,一行書,一流美,一易認。
3、設計簽名時間,橫、豎、語、數,突出完整性和藝術性。
4、書于名片背后,紙好,適度,印章。
5、講解時,有意與字母相聯系,便于使用者記憶和操作。因為使用者多非書法家,對草書草法不熟,與字母相聯系,便于其書寫。——聶暉觀藝
要讓藝術品傳遞正能量,而不是僅僅給一瓶墨水貼上標簽。——聶暉觀藝
讓孩子“好學”而不僅僅是讓孩子“學好”。“學好”是短暫的,而“好學”是終生的。——聶暉心語
要給孩子做“導師”,而不僅僅是給孩子做“老師”。——聶暉心語
人生就是煉獄,每個人都在受煉,只是受煉的角度、部位不同,深度寬度不同,有智慧的人能發現那把火在哪里。意志堅定的程度、智慧開發的高低決定了這個人表現出來的素質。——聶暉心語
畫畫便是傳法,用詩、用琴、用書、用印說心中法。心向高雅,畫高雅,心向惡俗,畫惡俗,提高技就是提高傳法功力,修心就是修法,修技亦是修法,無法如何傳法? ——聶暉觀藝
吃喝拉撒甚至連呼吸都是次要的,都是為供養你的神思,我思故我在!——聶暉心語
為何要敬師?拜老師便是讓心聞法。用恭敬心聞法,排除魔障,才能真真聽進去,行出來,不然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無動于衷,有師何用?——聶暉觀藝
寫實畫讓人看到很多,而寫意畫讓人想到很多,可看到的是三維的,是有限的,而可想到的是無限的是多維的!——聶暉觀藝
德行上,人分為君子、小人兩類。藝術上,分為雅、俗兩類。雅之作即便稚嫩點也能養人,俗之畫再成熟也是俗化人的,慎取!——聶暉觀藝
人的可為是多維的,為成什么樣是境界決定的。畫在什么時候停,呈現什么狀態,這是心的境界狀態,心的自由度。很多境界不高的畫家,剛下筆很好,可越畫越糟。想畫好,可筆到意毀。意毀格低,格低則傷人。境界高的人即便技略輸一籌,雖不盡意,但其格高,依然養人。信息能量是正的。——聶暉觀藝
真正的加油不是努力,而是參悟!——聶暉心語
高度決定眼界,眼界決定心量,心量決定自由度,即自在。高度不是靠爬,而是靠悟。可爬的高度是有限的(三維的),參悟的高度是無限的(N維的)。——聶暉心語
虔誠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純凈,無雜念。少則得多則惑。已經多的人怎么辦呢?合!從道的高度把它們統在一起,藝術到最高境都是道,都是一,萬法不二。——聶暉心語
修行是人一生的事業,有的人修行得好得眾生追捧,成法師、上師、大師,但未必修行到全身純陽,大多數人都有阿喀流斯的腳踝,不要因阿喀流斯有腳踝之弱而否定他其它的修為。我們要學的是優點長處,成長自我。集眾優得大成,相信圣賢才能為圣賢所為,才能趨近圣賢。——聶暉心語
我思故我在,我行故我證,我證故我信,我信故我進。——聶暉心語
明覺無住,靜觀自如。——聶暉心語
琴之如蘭,不以有知音而響,但書我心爾。心手雙暢,得之者得,失之者失,天籟也!——聶暉心語
意境,意為主觀之心意,境為現實之景像。意取決于人的格局,而境取決于手上的功夫,所以格局不大的人難有好畫,而筆墨功夫不佳的人亦難有好畫,還有一種人筆墨功夫不錯,但意不足,不知止,讓一張原本畫得不錯的畫,變成了一張廢紙,填滿易,留白難!——聶暉心語
最好的教育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一但這兩個養成好了,知識、智慧、技能、幸福就都來了,父母可不用操心,自成大器。——聶暉心語
一切際遇都是上蒼的點化,只要你有智慧去領悟、修持,便會喜樂隨身。執迷不悟者方生怨恨心。順天應人,隨緣而喜,隨遇而安是為大道。誠守之,得天之厚也。——聶暉心語
慢的才是詩意的,慢則靜,靜則明,明則定,定則慧。——聶暉心語
每棵樹都有春夏秋冬,每條路都有曲直平折,以平常心待之,隨遇安之。——聶暉心語
藝術是什么?西方藝術讓人激動,中國藝術讓人寧靜,西方藝術如在眼前,中國藝術和雅致遠。——聶暉心語
完美里面包含缺憾,不然會膩。就像畫,初看很好的畫,往往不能久視,能久視者往往第一眼不太入眼。——聶暉心語
五四時期救亡圖存,這是政權上的救亡圖存,而今天似乎早已不存在了,但現在我們的文化面臨著救亡圖存!——聶暉心語
大美不是讓人激動而是在潤物細無聲中,讓人寧靜、愉悅、安祥……。——聶暉心語
天地之間通過水來溝通的。自盤古開劈天地,天與地之間就是水來溝通連接的。水在天為氣,為云,為霧,凝之為冰,化之為雨,下之為水,流之為江河,化育萬物,再升騰為云霧……。如此周流不殆。而水致剛致柔,致無致有,是以,上善若水。而中國畫就是充分運用這上善之水加墨來表現天地之道。其可精之妙哉,難以言說。——聶暉心語
黑暗再多也要倔強的望向光明,因為心的本質是向陽的。——聶暉心語
讀經醒世,問道歸真。——聶暉心語
只要你有心,所有的遭遇都是成全你的,關鍵是你要懂得。——聶暉心語
古人講究安身立命,今天大多數人只講安身,不管立命,甚至于傷天害命,不從天道,是以天不清地不寧,自取其咎,還污染環境……。但越是如此,社會越需要重立命之人,越需要有立命之德。——聶暉心語
機會無處不在,但很多時候鮮為人知,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心中的信念不夠。——聶暉心語
“漢字是有生命的,但由于許多語文老師對漢字缺乏了解,以至于本來活生生的漢字被老師教死了,字里的智慧被深深地掩埋了,這是很悲哀的事,如同‘夜明珠塞了床腳’。應該從小學語言教育抓起,把本屬于大眾的文字還給大眾。” ——聶暉心語
當世藝壇,技高道淺者多,道高技淺者亦多,道高技高格高者稀,習技易,入道難,悟道易,化道難,唯去急,去燥,去名,去利,守靜,守定者得之。——聶暉心語
不管有多少的艱難險阻,只如同駕照考場設置的路障而已,只如同佛主在取經路上安排的妖怪,若你經得起考驗,便可得證取經……。——聶暉心語
事物都有兩面性,多看所長所得,忘記所短所失,便安泰自在。——聶暉心語
人與人最大的區別在于心,人生與人生最大的區別在于時間怎樣使用——聶暉心語
有志向的人不會浪擲生命,因為有了志向注意力不易被小事干擾,生命的意義變得厚重而多元。——聶暉心語
生活簡樸是為了贏得時間,生活簡樸是為了下一代還有資源,生活簡樸是因為心中有夢…… ——聶暉心語
與仁者行養志,讀圣賢書悟道。——聶暉心語
音樂如流水可以流進干涸的心靈,在觸動和共鳴中令人愉悅,或是發泄情感,治療隱痛。音樂是神,只要你走進它,它就會給你一個世界的美。——聶暉心語
術是靠學的,所以叫學術,不學就無術。而道是需要悟的,所以叫悟道,只學不悟就成了書呆子,學而有悟,方得大智慧。——聶暉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