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襄
俗話說:“亂世買黃金,盛世收古董。”中國的傳統名家書畫作品,向來就是歷代收藏家的首選,與收藏的相關軼事,從中國古代時期的皇親國戚與達官顯貴人等族群中流傳,而歷代收藏名家皆以收藏書畫作品為傳世珍寶,得以代代相傳。
隨著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的繁榮富強,當代名家的書畫作品在當今社會仍然是純粹的傳世藏品,更為當代的商人們視為投資的目標之一。投資與收藏的市場如火如荼,持有傳統書畫作品更受到成功人士的追捧和青睞。有錢人不在追逐于金銀珠寶、首飾項鏈這種大眾消費型的工藝品,而是將投資方向轉向了書畫藝術品市場,如近現代書畫名家:齊白石、潘天壽、張大千、傅抱石、啟功等前輩的作品,更以昂貴的價格被當代藏家收藏傳世。由于市場的需求較大,民間的很多高手都以各種手段躍躍欲試,企圖魚目混珠。下文便是最近月余時間內本人經眼的真實案例。
一、啟功的書法
此圖為“持寶人”送鑒作品
一個陜西的朋友因他人拖欠借款一十萬元,希望以其收藏的一幅啟功先生用磁青蘭底宣紙的金字作品用于抵帳,我的朋友因為怕發生紕漏真偽,故將作品送來找我把關。當他把作品打開的時候,我立刻糊涂萬分,作品的裝裱和外觀及其垃圾,當時我就失去了繼續打開在看的想法了。于是我馬上就說到:“這件作品不用再打開看了……”,可是來訪的朋友繼續要求我看一眼,于是我就讓他自己就將作品打開了。
當作品被他打開以后,映入我眼簾的居然是一幅藍底金字的書法作品?細看該作品的書法筆道有明顯地描摹痕跡,頗有以油漆書寫的感覺,因為具體是哪一年出現的金墨汁我不確定,但在直觀上看這件作品居然沒有一點眼緣。而且該作品落款有沒有時間,按照書寫的慣例習慣已經瑕疵了,可啟先生是在2005年6月底離世的,距今已近12年了,為弄清楚啟先生是否曾經用金色墨汁書寫過作品?我只好以微信的方式去叨擾兩位曾在啟先生身邊的前輩高人了,並以微信轉發了該作品。留言請兩位前輩指點迷津,稍后在我的微信中就得到了確切的回復:
回復一:
這東西懸呀!不是啟老手跡。好多筆道兒都是描出來。這種金墨汁實際上就是市場上的劣制金粉加膠水調和成的。幾年以后就氧化變黑了。
回復二:
老兄客氣,直說假的就行了,啟先生基本上沒有用金粉(以前沒金墨汁),寫過東西,我沒見過。有一年在香港,我陪他去了一個畫廊,正好該畫廊掛了這種字,老板見啟先生去了,當面夸獎寫的好,啟先生當即非常幽默的回答到:“我家里好多年沒有金粉了……”,出來后,我和老頭說:“您這么說,他哪里聽的懂呀,過兩天可能就會真的給您送幾包金粉去了”。
此時,我的助理已于旁側早有心靈之感,并且悄悄的在網上尋到了一幅與來鑒作品同樣的啟先生墨書作品,同時將該作品傳到了我的電腦顯示大屏上打開細看,這幅作品的書寫內容和落款如下:“兩岸層層嶂,孤城面面山。橫襟憑一葉,睥睨洞庭間。淄川高念東南行絕句,一九九五年春日快雪初霽試筆,書奉良臻同志正腕,啟功時年八十又二。鈐印∶啟功之印、元白”。至此原作已出現在眼前并在網上傳播了許久,比較之下其真實的結果就浮出了水面。請各位看官詳見下圖自辨真偽吧。
左圖為送鑒作品,右圖為網傳作品
二、齊白石先生的墨蝦
前幾日,老同學來了個電話說:“他有個新加坡的朋友,手中有一幅齊白石先生四尺條的墨蝦,有出讓的想法,因為人在北京,希望我能夠盡快幫看看,隨后就在電話中約好了見面來訪的時間……”。
此圖為“持寶人”送鑒作品
臨近黃昏時刻,老同學陪同“持寶人”按響了門鈴,助理馬上就去開門“接客”,樓道的門被打開以后使我大吃一驚,居然隨行人員共有七人,于是我心中暗喜,估計這寶貝錯不了,要不然怎會有這么多人隨行護寶呢……?可是當作品打開了以后,又是讓我異常的失望了,這件作品的外觀居然是傷痕累累……。齊白石先生的大名盈滿全球,老人健在的時候,其作品就已經很有價值了,該作品怎么可能會被主人安排成了“蟲吃鼠咬”呢(詳見上圖),其狀態慘不忍睹?可是要看整幅作品的風貌,又使人內心涌動,況且這作品看著又不像是模仿之作……,由此我想到了可能會是高新技術的印刷品并且做了舊,于是我用了30倍的高清放大鏡來細看端倪,上眼之后又是大吃一驚,作品的底子是宣紙,居然不是高清掃描的印刷品,內心盤算了一下,剩下的那只有可能就是榮寶齋的木版水印作品了,根據我的初步判斷,我開始給來訪的客人解釋這幅作品的用筆特征與行筆筆道飛白處暴露的呆滯刻板如何等等,況且作品本身就會與觀者說話,因為真人所繪不會缺少生氣的靈動云云……,最后我還是直白的告訴了他們這件作品可能就是榮寶齋的木版水印復制品。
此圖為網傳的榮寶齋木板水印作品
此圖為雅昌拍賣官網的2009年保利國際拍賣記錄
此刻,我的助理馬崢同學已經在網上飛快地找到了榮寶齋出品的此幅作品,而且網上介紹的作品競與來鑒作品是一模一樣的,只是新舊程度有所差異,后來我們又發現了這幅作品在多家網站上都有記錄,一幅是在保利拍賣公司官網記載的2009年上拍記錄,作品說明也標注的就是印刷品,另一幅是在博寶藝術網上的印刷品銷售介紹,因為是榮寶齋多年前的木版水印作品,因此也有一定價值,標價為人民幣5000多元,但是,最為吸引眼球的應該是在雅昌拍賣官網上的交易記錄:“北京泰和嘉成拍賣有限公司2011年3月書畫·古籍拍賣會:0384 蝦 鏡心 紙本”作品的介紹如下:
此圖為雅昌拍賣官網上的交易記錄:北京泰和嘉成拍賣有限公司2011年3月書畫成交記錄
作者:齊白石 尺寸134×33.5cm
作品分類:中國書畫>繪畫創作年代 暫無
估價:RMB100,000-120,000
成交價:RMB123,200 HKD145,626 USD18,480 EUR13,552
看到這里,來鑒作品的驗真結果已經浮出了水面。這幅榮寶齋出品的木版水印四尺條幅作品竟以人民幣123,200元在拍賣會上交易成功,既令人興奮也令人沮喪,市場之變實在是讓人費解,可貴的是我們因此而看到了榮寶齋木版水印作品的收藏價值了。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大數據時代可應用于書畫藝術品鑒定的方便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