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畫畫真的挺好,在這里是自由的。能使我少了許多歧視、多了很多夸獎。在這里老天爺是公平的,你投入多少功夫就能得到多少回報。
20歲:在生活的道路上我曾經設想過無數種生存方式,但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了繪畫,我將不知自己會干什么。
30歲:濟南這座城市是以經和緯的編號來為南北不同方向的馬路命名的,據說河南鄭州也是如此。比如山東美協就在緯二路經六路117號,這使我想到人的一生及一個畫家的發展也應有自己的座標。一個畫家要以歷史的回溯與傳承為經,以當代及世界的學術視野為緯,從而找到自己位置的交叉點,確定自己的藝術座標,而且這個座標鎖定的越早越好。
40歲:政治是一切的統領,但太冷酷;經濟是生存的基礎,但太現實;科學是進步的階梯,但太嚴肅;只有藝術能牽動你心底的浪漫,使你能在冷酷、嚴肅、現實中生活得愉快、睿智、輕松。
50歲:一部繪畫史就是一部視覺圖式不斷變化、審美精神不斷遞進的歷史。從這個角度講,一個畫家要想在這個歷史上留下痕跡,就要有獨立的思考和見解,為后世留下以前的畫家所沒有的審美式樣和藝術觀念。歷史只能留下這些為數不多的創造者,而他們的大批追隨者卻都是影子,其所有價值只不過是擴大了創造者的影響而已。
60歲:藝術是什么?就像問幸福是什么一樣,好像沒有什么標準的答案。我從前以為藝術是人民生活的贊歌,后來認為藝術是個人心靈的吶喊。現在認為藝術是時代精神的折射。那么,作為一個藝術家,他藝術生命對后世穿透力的長短,在于其是否站在了所處時代的制高點上,用自己的作品代表這個時代告訴后人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