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B4FS建筑設計公司同我們分享了他們參加新加坡Punggol濱水區住宅設計國際競賽的作品,該作品入圍了決賽并獲得了優秀獎。
這個設計競賽開始于2008年12月,它的目的是為濱水區域設計出不同的,創新型的高層的公共住宅。競賽要求參與競賽的設計師結合新的可持續開發理念,實現“臨水的綠色居住建筑”的主題。
競賽的第一階段要求參與的公司為住宅區設計新的建筑設計方案。第一階段的前五名將進入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這些公司將在第一個方案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將景觀和其它細節納入到設計之中,使作品更加的完善。
總體方案/城市設計
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清晰的表明了在城市環境中需要通過擴大城市邊界或提供現有城市區域密集度的方法來迎合這種增長。在這兩種可能性當中,毫無疑問,密集化是城市發展的最可行的方法。這一說法可以通過土地和水資源管理,能量和農作物生產,污染控制,氣候改善和大量使用的土地幾個方面來證明。建筑中國網。
然而,這種增加密集度的方法也會為城市帶來諸多的問題和挑戰,它會導致城市人口數量增大,開放的娛樂休閑空間減少,在這方面東京就是個例子。
方案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擴大漫步道,增大娛樂休閑空間,建筑的第一層不被使用,同時可以為居民提供免費的運動,文化和社交場所。通過該工程,擴大的漫步道路同住宅區南部區域相連,并連接了學校,教堂和運動區域。
方案中也包括了景觀設計,通過公園和河流將建筑同城市周圍的環境連接了起來。
建筑群中間是一個開放的31mx40m的天井,每個住宅樓通過入口連接在一起。天井中有許多的花園,種有鄉土的樹木和灌木叢,同時建筑也有屋頂花園,地面花園和屋頂花園相互呼應,相得益彰。一條林蔭大道連接著南北兩端,東西方向通過有綠蔭的平臺相連。這些道路同樣可以供救護車,消防車和垃圾清理車使用。
建筑的形式非常多樣化,建筑群中有三種高度的住宅樓,它們都面對著河流而建。這種設計使得屋頂花園看起來錯落有致,同河流景色連接了起來。方案中也有許多其它的公共設施,比如托兒所,公共休閑空間,咖啡廳等,人們也可以在河流上劃船。每個建筑都有舉行公共活動的區域,這些區域可以是開放的,也可以是封閉且通風的空間。
房屋設計方案
從每個房屋中都可以看到花園和河流的景色。這種設置可以使住戶很容易融入到花園之中。
每個房屋的設計也都非常靈活,同時為了能夠獲得最大的靈活性,建筑的承載結構被建造于外部框架之中。這種外切結構使得室內的各種因素都不會受到空間的限制,每個公寓都配置了可移動的分割區域,這些區域都可以很容易被調整。像浴室和廚房這些用水較多的房間都被統一的安排在特定的區域。
該設計方案非常清晰的體現出了建筑的公共區域和私人區域,建筑體和景觀區。建筑以當代的建筑形式所建造,以其現代化的技術手法充分的說明了高密度型的房屋建造是可以實現的,同時這種建筑具有明顯的特征并非常適于居住,這是新加坡未來項目的一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