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稱《李翕折里橋陠閣頌》。東漢隸書摩崖刻石。 傳為仇紼書。 熹平元年刻。石在今陜西略陽境內(nèi)。
《金石萃編》載:石高七尺六寸,寬五尺五寸,文共二十行,滿行二十七字。文字剝泐已甚,明代縣令申如塤曾為之翻刻一石在城南靈巖寺,臆補四十九字,多不足據(jù),西安、北京廠肆多有翻刻。 隸法淳樸古拙, 萬經(jīng)《 分隸偶存 》評其:“字樣仿佛《夏承》、而險怪特甚,相其下筆粗鈍,酷似村學堂五、六歲小兒描砘所作,而仔細把玩,一種古樸、不求討好之致,自在行間,蓋摩崖則書刻俱倍難于上石耳?!眰魇滥局小靶V隆倍治磽p者為清初所拓,考見《校碑隨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