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展覽帶給新疆觀眾,我深感極具意義,也是對新疆這片土地深情致意。”9月14日,在新疆美術館舉辦的“想去的地方——范迪安風景油畫展”開幕式上,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動情地說。他將兩幅作品《白哈巴的傍晚》與《天山綠電》分別捐贈給新疆美術館與新疆畫院。時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他期待通過筆下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讓更多人感受藝術所呈現的新疆之美。
油畫《天山綠電》聚焦于新疆風力發電的標志性場景——廣袤天山之間,一座座風力發電機巍然屹立,葉片在光影間舒展,構成畫面的視覺中心,生動展現出新疆清潔能源開發的宏偉氣象。數據也為這幅畫面提供了有力印證:2025年上半年,新疆綠電交易電量達61.5億千瓦時,較去年全年增長13.57%,創下歷史新高。透過作品,觀眾得以見證這片土地正穩步邁向綠色與可持續的未來。
另一幅捐贈作品《白哈巴的傍晚》,則以細膩筆觸描繪出新疆鄉村的鮮活風貌,折射出鄉村振興與旅游發展帶來的深刻變遷。畫作捕捉了哈巴河縣鐵熱克提鄉白哈巴村一個寧靜的傍晚:木屋錯落,覆著薄雪,炊煙裊裊升起,牛羊悠然漫步于林間小道,彌漫著祥和的生活氣息。
這類兼具自然之美與人文溫度的場景,正是新疆鄉村優化人居環境、保留傳統特征的生動體現,也成為吸引游客的關鍵魅力所在。近年來,阿勒泰地區旅游業蓬勃發展,像白哈巴村這樣擁有原生態風光與特色民俗的村落,憑借其自然與文化優勢,已成為游客體驗新疆風情的熱門目的地,展現出新時代新疆鄉村的充沛活力。
本次展覽策展人、新疆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雷震對展出及捐贈作品作出解讀:“捐贈的作品是范迪安先生對新疆深情的藝術表達,也體現出全國美術界對新疆發展的關注與支持。”作為文化潤疆的踐行者,范迪安非常關注新疆,曾多次率領全國油畫名家參與“和美新疆——中國油畫名家采風創作活動”,以畫筆講述新時代的新疆故事。
范迪安在展覽自序中寫道:“20世紀以來,幾代中國美術家都感恩新疆,在新疆的體驗與感受總能加深人們對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理解,讓人心曠神怡,迸發藝術表達的豪情與逸興,從而催生出獨具風采的畫作,不少作品已成為藝術經典。”